当领导们不再自己写材料,这事就麻烦了

卖力五首 2024-08-07 19:53: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获取真知的重要性。在探讨领导工作的范畴中,“躬行”不仅仅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也应包括亲自撰写材料这一环节。

一、现象剖析

近年来,体制内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领导们不再亲自撰写材料。过去,笔杆子在体制内备受重视,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体制内干部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多数本科生经过短期培养都能处理一些文字工作。而且,内宣和外宣方式的多样化、科技化,使得宣传稿的处理方式也有所改变。除了重要的工作报告等大稿,很多单位的宣传稿已外包,日常外宣更多依靠新媒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材料撰写就不再重要。给领导写材料的文字秘书这一角色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但问题在于,如今从市长县长到副科级领导,很多人的材料都由手下代写。这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以我曾服务的副县长为例,他几乎从不自己撰写材料,若对我写的不满意,就找专职文字秘书,不太重要的场合讲话则临场发挥。我刚提拔副科那年,在年初工作讨论会上,我亲自撰写的工作计划获得认可,而其他人的发言明显是手下代劳,空洞无物。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反而成为了主流。

二、问题探讨

领导不亲自写材料,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这意味着领导们可能不再深入思考工作本身,不再强调自己的意志,容易成为秘书的“提线木偶”。而这些文字秘书由于难以接触一线群众,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有限,所写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多为“正确的废话”。

领导即便给秘书列提纲,也难以完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很多时候,领导还纵容这种“正确的废话”出现在讲话稿中。长此以往,领导的思考能力和工作规划能力可能会逐渐弱化。

有人认为,材料本身是形式主义,领导应多做实事。但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如果领导带头亲自写材料,用制度打击不写材料的行为,体制内的工作氛围会更有活力。甚至,领导亲自写材料,还能摒弃那些毫无意义的形式化内容,推动工作生态的净化。

也有人说领导太忙没时间写,这其实是借口。领导再忙,也应将思考工作如何落地放在首位,否则盲目工作,可能事倍功半。

三、深度思考

要真正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解决领导不亲自写材料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固然重要,但还应强调“知行合一”。领导干部应根据自身的位置、阅历和学识,客观具体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领导干部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少数,他们对工作的思考和谋划,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地效果。只有让领导干部亲自思考、撰写材料,构建系统性的工作布局,而不是盲目依赖他人,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如果领导干部只是按文件办事、随大流,做不到“知行合一”,那么所谓的“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也只是表面功夫。

总之,领导亲自写材料这一问题,看似细微,实则关系重大。这不仅是工作作风的体现,更是责任担当的彰显。这个顽疾,确实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我们期待领导干部能够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以身作则,通过亲自撰写材料,深入思考工作,为体制内带来新的风气和活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反思,也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积极的改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