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破并举增强金融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1-22 07:21:09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高效的资金融通与精准的资源配置,金融扮演着技术创新“助推器”、产业升级“催化剂”和经济运行“稳定器”的重要角色,是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效率、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稳健程度,关系到实体经济能否行稳致远。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发展面临内外双压的挑战。从内部看,一边是经济增长基础不稳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与地方债务风险三重叠加;一边是国内需求不足的强支持需求亟待响应。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导致金融风险偏好全球性降低。对此,我国通过优化金融政策供给与金融系统改革双轮驱动,以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为基底、以持续优化的资金供给结构为支撑、以稳健运行的资本市场为目标、以加速形成的耐心资本为新动能,实现了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度、有力、有效向前推进,金融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且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与人民币贷款增长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全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与普惠小微贷款均实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债券“引力”增强,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12个月增持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外汇“定力”显著,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且总体稳定,跨境贸易投资活跃,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14.8%。

客观上看,对标金融强国目标,我国目前的金融系统运行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信贷资源分配不均,仍集中于大型企业;货币传导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不足;资本市场机制不健全,创投市场“募资难”“退出难”问题突出,长期资金入市存在卡点堵点等问题。未来,要以政策合力将过往各方面积极因素继续凝聚并转化为发展实绩;还应以政策定力为各种可能到来的“压力测试”提供充分回旋与向内发力的空间。

从“立”来看,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确保财政、货币、就业、产业、金融等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并注重提质增效,做好增量,优化存量,打好政策“组合拳”。货币政策除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还需优化信贷结构、重视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注意降准后可能产生的资产泡沫风险和资金空转问题,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要稳住楼市股市。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保持股市流动性合理充裕,在股市出现异常波动的“非常时期”,可采取推出平准基金、暂停或取消征收印花税等非常规手段,稳步释放政策利好以推动投资者信心恢复等。通过稳楼市股市,防范系统性风险,更好发挥财富效应对提振内需的支撑作用。

“破”的方面,应以资本市场改革为核心,加快推动投融资动态平衡的市场综合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方式,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改善市场结构,如放宽社保资金、险资、银行资金投资比例和范围限制,拓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对长期投资进行适当减免征税,拓展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及其他创新产品投资,提升市场活跃度。通过降低行政干预,优化让利、收益分配、税费优惠等政策,提高民间资本活力。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一批符合上市条件、经营水平和公司治理相对较高的公司优先上市。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田轩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