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0日晚,河北廊坊火车站广场上演了一幕现实版古惑仔。
提着钢管和凶器的两拨人马聚众斗殴,最终,造成1人死亡,多人不同程度受伤的恶性案件。
事发后,以一曲《朋友》唱出时代共鸣的摇滚人臧天朔卷入其中,成了这起“涉黑”案件绕不开的名人。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关臧天朔“涉黑”的报道层出不穷,真伪难辨。
5年后,臧天朔在前往汽车修理厂的途中被警方控制。
随着调查展开,最终,法院判定臧天朔罪名成立,获刑6年。
明明已是名利双收的摇滚名人,为何卷入了“涉黑”案件?这后面有什么隐情吗?
1、 顺风顺水,摇滚才子名利双收
说起这起案件,就不得不提臧天朔的摇滚之路。
1964年3月6日,臧天朔在北京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呱呱坠地。
6岁接触钢琴,整整学了9年,为他日后从事音乐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17岁开始,臧天朔便穿梭在北京各个专业艺术团,主要负责为艺术团进行美声钢琴伴奏。
经过2年的摸爬滚打,19岁的时候,臧天朔便固定为四个专业文工团进行舞蹈、声乐、器乐钢琴伴曲。
工作内容由原来的单一伴奏趋向多元化发展。
也是在19岁这一年,臧天朔加入不倒翁乐队。自此,臧天朔便与摇滚一路同行。
不可否认的是,臧天朔在音乐方面是天赋型选手。
加入乐队1年时间,便在20岁的时候,发布了处女作《心的祈祷》。
但臧天朔并不满足于眼下的成绩,在22岁的时候,他拜关峡为师,开始学习古典和声。
并在学习期间,完成了让他日后名声大噪的歌曲《朋友》。
23岁的时候,臧天朔第一张个人专辑《冲入禁区》顺利出版。
此时的臧天朔,可以说锋芒毕露,俨然成了摇滚乐上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时间,风光无限。
在乐坛,有了名气,就会如虎添翼,这个道理放在臧天朔身上也同样适用。
自此以后,商演接踵而至。
臧天朔顺势成了音乐会的策划者和参与者。
1990年,一场名为“1999年现代音乐会”的摇滚盛宴在首都体育馆成功举办。
一股与众不同的中国摇滚风瞬间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
此后,官方和乐坛纷纷将眼光投向臧天朔,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很快,臧天朔,开始活跃在娱乐圈的各个场合。
一边与黑豹乐队互动,奉献临终关怀义演,一边进军影视行业,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
到了1995年,臧天朔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专辑《我这十年》一经发售,月销售量便超过了15万张,更是成了1996年最为畅销的专辑之一。
这张专辑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朋友》,臧天朔凭借这首单曲,在96年的央视连续8周稳居排行榜榜首。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臧天朔的摇滚事业如火如荼。
他频繁活跃在各大舞台上,2000年到2002年,连续三年登上春晚舞台。
2、一波三折,从商一路磕磕绊绊
而恰恰就是在最盛名的时候,臧天朔一番权衡利弊,于1999年决定从事酒吧经营。
可正是这个决定,与他以后锒铛入狱的有了千丝万缕的连锁反应。
臧天朔经营的第一个酒吧开在北京。
他以让自己大放异彩的成名曲《朋友》命名,大概是希望这个酒吧会像这首歌一样经久不衰。
“朋友”酒吧一开始运营,正如臧天朔所希望的那样,生意红红火火。
可好景不长,一年的租赁期限一晃就到了,可房东却不愿再与臧天朔续约,这就迫使臧天朔不得不另寻场地,重开酒吧。
这一次,“朋友”酒吧摇身一变,成了“有戏酒吧”。
可惜的是,“有戏酒吧”并未延续“朋友”酒吧的经营状态,反倒受制于臧天朔庞大的圈子。
各色各样的朋友经常混迹酒吧,借着朋友的名义,一顿胡吃海喝,却很少买单。
这就使得酒吧运营困难。
祸不单行的是,因为酒吧的特殊性,自然少不了地痞无赖的光顾。
“有戏酒吧”即使有臧天朔的名气罩着,也没能让那群捣乱的混子敬而远之。
他们时不时的扰乱,让臧天朔烦不胜烦。
为换来“有戏酒吧”的安稳日子,臧天朔雇用东北吕长春看场子。
有了吕长春的加入,那些经常光顾“有戏酒吧”的地痞无赖一下子安生了不少。
但酒吧生意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很快,“有戏酒吧”便入不敷出,难以经营。
这时候“有戏酒吧”的房屋又面临拆迁,于是,臧天朔不得不忍痛割爱,关闭了酒吧。
如果这时候,臧天朔彻底放弃经营酒吧的念头,将人生的重心放在摇滚乐上,也许他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繁花锦绣。
可惜,人生从来没有如果。
很快,到了2002年,臧天朔应邀为河北省廊坊市一条新建的商业街做形象代言,便租下了该处的娱乐区作为新酒吧的根据地。
很快,“朋友”酒吧重新回归,在廊坊落地生根。
3、合作经营,引发“涉黑”案件
为了不让“朋友”酒吧重蹈覆辙,资金受限的臧天朔,经吕长春牵线搭桥,与孙某以七三开的条件,达成合作经营意向。
孙某在经营酒吧方面确实有几把刷子,让臧天朔一度信心满满地想将“朋友”酒吧开到全国各地。
而廊坊“朋友”酒吧便是打造模板的最佳选择。
廊坊“朋友”酒吧很是应景,一开业就火爆不已。
对此,臧天朔信心十足,觉得开连锁酒吧的构想指日可待。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原来,臧天朔和孙某商定,由占70%股份的孙某出资的部分,孙某并没有自掏腰包。
反而暗度陈仓,利用臧天朔的名气和名字,大肆赊账。
得知真相的臧天朔气愤不已,俩人闹到了派出所,但孙某拒绝为赊账负责,分道扬镳便成了注定的结局。
至此,“朋友”酒吧”的两个合伙人不欢而散,也为后来的案件埋下了祸患。
孙某离开后,臧天朔请吕长春担任酒吧经理,负责“朋友”酒吧管理。
很快,“朋友”酒吧一扫主要合伙人离开的颓势,有了蒸蒸日上的势头。
到了2003年,当年摆了臧天朔一道的孙某在廊坊火车站开了一家和“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酒吧,一下子分走了“朋友”的大量客流。
于是,两家酒吧开始明争暗斗。
随着摩擦不断升级,两家酒吧由最初的小打小闹上升到了肢体冲突,最后演变成了逞凶斗狠。
时间到了2003年6月20日晚,孙某以索要退出“朋友”酒吧时,承诺兑现给他的20万元散伙费为由。
给吕长春放话,双方需要在廊坊火车站广场见面好好“聊一聊”。
彼时,吕长春正好和臧天朔在北京一家新开的酒吧聚会,听到孙某大言不惭的叫嚣,便决定带人回去找回场子。
对此,臧天朔叮嘱了几句,便交由吕长春全权处理。
4、黑白人生,“臧爷天朔”入狱6年
岂料,吕长春的这一去便摊上了人命。
当时,火冒三丈的吕长春纠集几十人,直冲孙某的酒吧。
孙某也不甘示弱,一场混战持续了不到10分钟,双方便一哄而散。
然而,孙某一方的一个人却永远躺在广场上。
很快,警方介入,孙某被拒捕归案,而吕长春则跑回北京,找臧天朔商议应对之策。
臧天朔选择包庇,并让吕长春回了吉林长春。
半年后,吕长春乔装溜回北京,希望臧天朔托托关系,将这件事摆平。
这一次,臧天朔不仅选择了包庇,还为吕长春提供了假身份和住处,使得吕长春得到了庇佑,迟迟未落网。
直到2008年6月,不安分的吕长春又参与了聚众斗殴案件,警方顺藤摸瓜,这才将其逮捕归案。
2个月后,臧天朔被警方控制。
次年11月,北京二院判处臧天朔6年有期徒刑,让甚嚣尘上的“臧天朔涉黑”事件板上钉钉。
至此,白切黑的人生转变,成了臧天朔一生的转折。
后来,臧天朔争取到减刑,于2013年12月出狱,一边继续从事音乐创作,一边陪伴家人,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直到2018年9月28日,臧天朔病逝成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又将这个摇滚人拉回了人们的视线。
一时间,公众唏嘘不已。
摇滚乐上的繁华是臧天朔白色的高光人生,而6年牢狱经历是臧天朔黑色的至暗人生。
其实,很多是非黑白,往往都是一个人一念之下的选择而引发的蝴蝶效应,一步错,便是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