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我军干部结婚条件究竟是“二五八团”还是“二八五团”

云端漫步者小七 2024-12-13 10:47:38

电视剧《亮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剧中有一个桥段,八路军团长李云龙和赵家屿妇救会主任秀芹对上了眼。但是,李云龙有个心结,战争这么激烈,环境这么艰苦,自己和秀芹结婚,是不是不合适?团里那么多人还没有结婚,自己作为一个团长单独结婚,是不是会让人诟病?政委赵刚对他说:“你都干了这么多年的团长了,按照二五八团规定,何况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可以结婚,不违反政策。我支持你。”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二五八团。这是战争年代我军干部一个结婚的条件。

我们知道,结婚就意味着要有家庭,有家庭,你就不能全心全意干革命,你就得照顾家庭,生儿育女。有了儿女以后,还得想办法抚养儿女,这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毫无疑问是一件麻烦事。因此,大多数军人就不能像和平年代那样,都可以随意结婚成家,这就要牺牲很多人的幸福。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级别的干部,才能被组织批准成家结婚。那么,究竟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组织批准可以结婚呢?

据说,这个军队干部结婚标准,从来就没有书面规定。你想啊,战争年代嘛,战争随时可能来临,谁还能顾上结婚?然而,尽管顾不上,可这结婚成家也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打仗总得需要人,战争再怎么激烈残酷,后继无人也不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就是这个理。不过,在战争年代,假如所有人都在成年以后结婚,这仗也没法打。

1939年2月,周恩来首次口头提出了一个军中统一的结婚标准——“二八五团”规定。意思是说:年龄满二十八岁,有五年革命经历(也有一种说法是五年党龄),科、团级及以上干部,符合条件的,经过组织批准,可以结婚。此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二八五团”的规定也有所改变,但大都严格遵守了这一标准。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日本投降。中共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抢在国民党“接收”之前建立东北根据地。最先到的是东北原抗日联军干部,他们进入东北各地城市,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从起初深山密林的艰苦生活转变为城市的舒适生活,有的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革命意志蜕变。特别是在男女恋爱问题上,有些人革命意志薄弱,因为沉溺于男欢女爱,最终衍生出一些严重的政治案件。比如说东北合江军分区依兰县第5支队副司令杨清海叛变事件,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件事。

1946年1月的东北依兰情况,非常复杂。

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等人因为都参加过抗日民主联军,于是趁着日本投降,他们试图捞取政治资本,纷纷在当地自封为“司令”。虽然日本投降了,但是,民国政府军、中共军队都还没有进入东北,当地的伪满官吏、军警仍旧把持着当地的实际权力。

杨清海受这伙人的引诱蛊惑,很快腐化堕落。他的堕落,是从认识了开赌局的辛老头的女儿辛爱玉开始的。辛爱玉,外号“辛大姑娘”,是依兰城里有名的妓女。

杨清海在辛爱玉的诱惑下,两人同居了。

杨清海原本有老婆,手下有军队,辛爱玉相当于当了姨太太,那些开赌局的地痞流氓就把杨清海当成了保护伞,而国民党特务把杨清海当作策反对象。他们穿针引线,让杨清海和李华堂拉上了关系。杨清海接受国民党委任,与李华堂密切联系,等待时机准备发动叛乱。

合江军分区司令员贺晋年,是来自陕北的老红军。他对杨清海通敌活动有所察觉,便向上级汇报,准备把杨清海调到佳木斯,解除他的职务,审查他的问题。杨清海预感到情况不妙,便派人联络李华堂,决定提前发动叛乱。

1946年10月10日晚,依兰县政府的干部为杨清海设宴饯行,勉励杨清海到了佳木斯好好学习,处理好家庭问题。杨清海潜意识里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他表面客气,心中暗藏杀机。夜里,他命令亲信在营房动手,打死了依兰独立团三位干部,煽动部属跟着他叛乱。就这样,杨清海拉走依兰独立团150多人,长短枪160多支,到西山与李华堂会合。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杨清海叛变,在当时的东北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1946年10月中旬,贺晋年司令员带领骑兵在牡丹江追剿李华堂,李华堂的土匪被打散。辛爱玉受伤被俘,杨清海只身逃到国民党盘踞的长春,在那里靠赶大车度日,后来到沈阳做小买卖隐藏起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被群众检举揭发,于1951年8月由公安机关逮捕,同年9月28日被枪决。

这一案例和教训,使东北局领导意识到:贪污腐化现象往往是从男女关系开始的。于是,东北局当时作了严格规定:连队干部和战士原则上不许结婚,高级干部结婚也要从严掌握。既要从严,还要照顾到军队干部的实际情况,便把“二八五团”的规定,修改为“二五八团”:男方年龄25岁以上,8年以上军龄(也有一种说法是党龄),职级在团级或团级以上才能被批准结婚。也就是说,从“二八五团”到“二五八团”,年龄降低了,军龄增加了,但是,文职科级、武职团级这个标准并没有改变。

当然,规矩既然是人定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规定可能更多的是运用在作战部队里。据说,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因为属于和平环境地区,这个规定可能稍微松一点,有的留守部队,营连级干部也可以被批准结婚。不过,后一项规定松了,前两项规定可能要求更严了一点。

关于这个二五八团的结婚规定,在执行当中,也给战争年代里很多人造成了一些困惑。我们都清楚,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出类拔萃的,大多都是男性。而由于我军成军于农村,这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类拔萃的,也大多数都是男性。

他们出身于贫下中农,从小没有上过学,只有一腔为穷人打天下的热血,不怕苦,不怕死。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个人素养算不上高,有的甚至很粗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骂人,说粗话。比如《亮剑》里的李云龙、张大彪、孙德胜等就是这样的人。

然而,在战争年代,能够有觉悟,向往革命的女性,大多数都是各大中院校的学生。这些女性有文化,有教养,而且很多人的家庭也都不错。

让这些有教养、有文化的女性,和李云龙这类个人素养比较低的男性结婚,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会让这些女性婚后有一种不如意的感觉。

比如李云龙和田雨的结合,初期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隔阂与问题就会与日俱增。两个人的结合,也绝对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问题,还有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冲突。李云龙和岳父田墨轩在认知上、观念上的冲突,就是最好的例子。田雨夹在父亲和丈夫之间,很难评判究竟谁对谁错,肯定也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另外,有文化的女性,大多有小布尔什乔亚思想,可是能和她们配对的男人,大多数没有文化,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浪漫,什么卿卿我我,什么恩恩爱爱,他们只有原始的人类激情,这也是摆在很多革命女性面前的尖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涌现的所谓爱情,恐怕大多数只能是政治婚姻。比如亮剑里那个医院政治部主任,每天都在忙着给很多大龄工农干部牵线搭桥,忙得不可开交。这样,就又出现一种老夫少妻的现象。这同样也是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女性的苦恼。

当然,更多的问题还有,就是男女两个人结婚了,可是,因为战争年代嘛,聚少离多,经常不在一个部队,或者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久而久之,婚姻也就形同虚设了,最后,完全没有了感情,也就分开了。

我们仍然还是以电视剧《亮剑》里的田雨为例,假如不是战地医院那个政治部主任每天逼着给她介绍对象,估计田雨也不会急着答应嫁给李云龙。也就是说,李云龙能够娶到田雨,一半是田雨敬仰李云龙的英雄形象,一半是被逼无奈的行为。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她并不是完全自觉自愿地因为喜欢而嫁给李云龙。要说和李云龙最合适的对象,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是赵家峪那个妇女主任秀琴。

在田雨朋友张白露甜言蜜语引诱下,李云龙险些出轨,这就说明他和田雨的感情基础并没有那么深厚牢靠。

上面例举的这些,都是作战部队。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隐蔽战线的假夫妻。比如潜伏里的余则成、翠萍,悬崖里的周乙、顾秋研,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何兰芬,他们虽然不必遵守二五八团这样的规定,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同处一室,很难保证他们以后最终还能够回归到他们原来的家庭。

在剧中,尽管顾秋妍反复向丈夫表白她和周乙是分开睡的,丈夫就曾经对顾秋妍说过一句话:“周乙是个好人。”显然,丈夫并没有真的相信顾秋妍和周乙两个人几年相处一室还是清白的。再比如说顾秋妍的女儿,从小就只认周乙是她父亲,而她真正的父亲她从来就没有见过。以后,她怎么接受自己的亲生父亲。

当然,既然是战争年代不得已的规定,肯定会损害很多人的幸福。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属于不幸的婚姻。有很多革命伴侣还是非常幸福的。比如彭雪枫和林颖、粟裕和楚青,陈赓和王根英,左权和刘志兰,他们就是战争年代里志同道合、非常幸福的革命伴侣。

好在战争年代毕竟不会长久,社会也不可能永远都处在战争年代。战争年代终究会结束,一切都会回到人类应有的正常状态。

在此,我们理应记住这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斗的革命先烈们。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他们丢掉的,何止是热血生命?更重要的,还有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自由的生活和幸福。我们理应永远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