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能快速崛起?英媒分析:离不开这三位“推动者”的贡献

墨忆使谈 2024-09-20 12:42:30

中国的崛起速度令西方世界震惊不已。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从落后国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一些西方国家感到难以应对。

英国媒体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惊讶地发现:

那么这三人究竟为我国做了哪些努力?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网】【人民网】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1961年,袁隆平在田里闲逛时,突然注意到一株特别高大的稻子。这让他兴奋不已,因为高大的稻子通常意味着产量更高。

为了找到更多这样的特殊稻子,袁隆平几乎天天泡在田里,弯着腰一株株地检查稻穗。

两年时间里,他检查了几十万株稻子,眼睛都快看花了。终于找到了6株特殊的稻子,这些稻子不能产生花粉,但可以结出籽粒。

袁隆平觉得自己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但还不够。他继续埋头苦干,到处寻找能用来改良水稻的野生稻。

1970年,他有了重大发现:在海南岛上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野生稻。

经过三年的努力,袁隆平终于成功培育出了新型杂交水稻,直接让水稻的产量提高了30%。

而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也传播到了国际上。1979年,杂交水稻技术首次输出到美国。

此后,袁隆平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全国和世界多个国家,帮助许多地区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但袁隆平并没有就此停步。他继续研究,想方设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995年,他又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杂交水稻,不仅产量更高,而且种植起来更简单,农民们种起来更省力。

进入21世纪,袁隆平又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的育种研究。从每亩产700公斤,到每亩能产1000公斤,袁隆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即使到了晚年,袁隆平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科研热情。

2022年,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了惊人的1581.6公斤,这一成就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袁隆平的一生都在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而奋斗。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科研数据上,更体现在千千万万农民的生活改善上。

二、钱学森:航天之父

“外国人能造的我们也能”

1955年的秋天,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

不久,他就应邀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考察。当时的院长陈赓将军,专程从北京赶回亲自接待他,参观过程中,陈赓将军带着钱学森来到了一个小型火箭试验台前。

从这一刻起,钱学森和陈赓开始携手为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而奋斗。

第二年,钱学森就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

“把我的知识贡献给新中国”

1960年,是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钱学森和他的团队在茫茫戈壁滩上搭建了简陋的发射场,他们要进行东风导弹的试验。

他们面临着技术落后、设备匮乏的困境,但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坚定的信念。钱学森亲自检查每个环节,反复核算数据。

发射当天,所有人屏息凝神。随着一声巨响,导弹腾空而起,划破长空。

钱学森紧盯着雷达屏幕,直到确认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才长舒一口气。

1966年,他们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导弹核武器成功发射。

紧接着,钱学森又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太空,他提出了发展卫星技术的构想。

从方案设计到技术攻关,从组件测试到系统集成,钱学森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培养后备人才。

他经常与年轻科研人员促膝长谈,分享经验,鼓励创新。

就在5天前,我国授予了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对我国的突出贡献,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今成就离不开钱学森的指导和帮助。

1964年的盛夏,茫茫戈壁上,作为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亲自参加东风二号的发射任务。

然而由于炎热天气导致火箭燃料膨胀,无法装入足够的推进剂,直接影响了导弹的射程。

在众多专家束手无策之际,年轻的王永志提出适当减少燃料。他认为,通过降低火箭自重,反而能够达到预期的射程目标。

但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不少质疑,其他人都觉得这简直不可能。

不过,王永志并没有因此退缩。他鼓起勇气,带着自己的计算结果,敲开了时任发射现场技术总负责人钱学森的房门。

钱学森耐心地听完了王永志的汇报,仔细看了看他的计算过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年轻人思路中的闪光点。

他对王永志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正是在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于敏:氢弹之父

随后,他就被带到一个隐蔽的研究所,那里的设备简陋得让人心酸。

接到任务,于敏二话不说,立即投入到工作。他带领团队日夜苦干,经常通宵达旦。有时候,他们连续几天不回家,就睡在实验室的简易床上。

1964年的一个深夜,于敏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抓起笔,在纸上疯狂地写着计算公式。

接下来的两年,于敏和他的团队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从未放弃。

直到6年后的一个清晨,随着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那一刻,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握住身边同事的手。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仅用了2年9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世界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奇迹。

这个成就震惊了世界,但于敏的名字却无人知晓。

他继续默默工作,参与更多秘密项目。28年里,他的家人朋友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只知道他很忙,很少回家。

直到多年后,于敏的贡献才被公开。

如今,中国正在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钱学森、袁隆平、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科技创新需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需要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这三位科学家的故事,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让我们致敬每一位为国奉献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