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天下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正在家中工作。
忽然,他听见一阵整齐有力的敲门声。
邓小平望了望正感觉疑惑,立马让自己身边的服务人员去开门。“报告!”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话语声,原来来者是邓小平的老部下——张廷发。
不久前,由毛主席的批准、邓小平的推荐,他刚刚当上空军政治委员和空军党委第一书记。
邓小平复出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前来拜访。
邓小平拿出火机,点燃了一根他最喜欢的熊猫牌香烟,一阵吞云吐雾后,开门见山:
“你现在是空军主要负责人了,你对当前空军工作有什么打算?”
张廷发言简意赅地汇报了空军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表示要大力整顿。
在听完张廷发的汇报后,邓小平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只见他大手一挥,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你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保证每个党对每个空军部队的领导权。”
汗水顺着张廷发的额头,缓缓滴下。他能感觉到邓小平两个"保证"的分量。
张廷发皱了皱眉头,拿出军人那股特有的铿锵气概,慨然开口道:
“一定团结空军党委大多数常委,顶住一切压力,在整顿中抓本质,抓主流,抓影响全局的中心环节,坚决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
不久,在一片严肃的气氛中,叶剑英元帅也召见了张廷发,他缓缓开口:
“廷发同志,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这两位军委副主席的话归纳起来,一是要确保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二是部队要整顿。
张廷发肩头的责任比山还重,他深感形势严峻。
邓小平为什么要推荐张廷发为空军政委呢?
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什么为什么要对张廷发提出这至关重要的两点呢?
张廷发对共和国空军发展又有何关键作用?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飞将军1918年,张廷发出生于福建省沙县夏茂镇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银匠。
有句俗话叫“卖油的娘子水梳头”。
虽然张廷发的父亲整日与象征富贵的银镯子、银首饰相伴,可他只是一个收入微薄的匠人,生活困苦不堪。
因此,从张廷发记事起,家里都充斥着家人为生活忧愁不堪的呜咽声。
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张廷发的出生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他自幼天赋过人,在全县小学生国语演说比赛里夺得第一名。
由于家境不好,小小年纪的张廷发不得不辍学和父亲一起在手工作坊里挥汗如雨,去赚得一点可怜的报酬。
艰苦的童年让张廷发自小就显示出出众的组织能力,每次和小伙伴一起上山砍柴,张廷发就自告奋勇给大家分工。
一番下来,砍的砍,捆得捆。大家在他的组织下,活也干了,玩也玩了。因此,张廷发从小就颇受周围小伙伴的喜爱。
1933年,张廷发的老家迎来一支特殊的军队。
张廷发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帽子上都镶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五角星。
这些人也不同于以前的军阀土匪,买东西从不强抢而是按价格给钱,碰到老乡也会主动帮助。
这时,张廷发才从别人嘴里得知,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工农红军。
自从红军来到福建,短短几天,张廷发的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军在当地组织打土豪、进行土地改革为贫困农民争取到了大量的土地。
工农红军的美名在福建各地到处飞扬,甚至变成了歌曲戏词被传唱。
张廷发看着红军为贫苦大众争取利益,一腔热血让他也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工农红军。
正好红军的报名点就在张廷发家对面的教堂里。
他没有犹豫,找到了征兵处,很顺利,他加入了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这些人的错误指挥下遭遇失败,部队伤亡惨重。张廷发所在的夏茂独立营几乎伤亡殆尽。
看着昨天还一起嬉笑怒骂的战友就这么倒在自己身边,他们有人甚至都未成年。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张将军神情悲痛说道:
“可惜,其他人都牺牲了,有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张廷发起意识到,中国的革命是一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斗争。
沙场带走了他青年的稚气,只留给他面对敌人的沉稳,以及那颗始终对党组织,对中国革命的赤胆忠心。
经过残酷战争的考验,在部队里,他很快因为优秀的组织能力和过人的头脑受到了提拔。
经过短期集训,张廷发先是在某连任文书,不久当了营部参谋。
又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当了团通信主任。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廷发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每项任务,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廷发被编入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八路军129师担任作战股股长。
在这时,他与邓小平结下了缘分。
必须要提到的是,张廷发对于战局的预判能力相当出色。
1942年在反日军大扫荡期间,面对华北根据地穷凶极恶,动辄就搞三光的日本鬼子,张廷发凭借一些零散的情报和缜密的思维推断出,日军已经准确判断出八路军129师领导机关所在地。
万分危急,张廷发火速报告给刘邓二人。
在得到特殊批准后,他充分利用军事计谋,利用手里为数不多的警卫部队迅速掩护129师领导机关,及边区党政机关人员及家属安全转移,让来势汹汹的鬼子扑了个空。
日语“八嘎”的叫骂声响彻华北的天空,当然,敌人的谩骂反而是对张廷发最好的肯定。
在他的亲自带队下,这次转移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战争中的一个奇迹。
解放战争开始后,张廷发历任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桐柏军区汉南指挥部总指挥。
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领导下,表现出超人的指挥和领导才能,深得上级领导的厚爱。
1953年,张廷发刚刚从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归来,中央军委对他予以厚望,直接任命他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负责空军作战方面工作。
一个从福建山沟沟里走出来的红军战士,正式成为了共和国空军的一位飞将军。
来到1955年12月,为了加强内地和西藏的往来,中央决定,要在9个月内开通一条北京到拉萨的空中航线。
时间紧迫,在世界的屋脊上开通一条运输机飞行的航线,并同时在海拔高度4km以上的高原地区修建一个配套机场,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面对党中央交予的重担,张廷发没有退缩,临危受命担任这项任务总指挥。
他不顾自身的安危,亲自坐上飞机指挥飞行员寻找航线。
经过多次危险的航行,在1956年5月找到了一条可以飞行的航线。
这是共和国航空史上充满绚丽的一页,内地和西藏在天空中交织成一条紧紧的线。
坚守党性,成为党在空军的守门人1975年的一天,张廷发经过当时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的举荐,毛主席亲自批准他成为空军总政委。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不顾身体的不便,他语重心长问及张廷发:
“空军现在的担子在你身上,你是空军主要负责任的人,对于现在的空军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张廷发毫不犹豫地对空军存在的一些问题向邓小平做出了简要且如实的汇报,坚决表示用整顿的法子来解决掉这些困难。
听到这个回答,小平同志舒展了他那一向皱的很紧的眉头,悠闲自在地抽起来最喜欢的熊猫牌香烟叮嘱道:
“你当前任务就是保证党在空军的领导权,保证党在空军部队的绝对权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邓小平不久,在军队有重量级地位的叶剑英元帅也召见了张廷发。
在充满肃严气氛的办公室里,叶剑英这个军委副主席向他传达了两点指示:
一是要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空军要整顿谈话。
“是,保证完成任务!”
此话一出,张廷发的脸上满是军人的坚毅和自信。
连续受两个军委副主席召见,接受两个指示后,张廷发已然成为了党在空军的守门人。
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同志,他坚决依照邓和叶的指示,在空军部队中进行了一系列整顿,让空军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张廷发的党性在1976年这一年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年初,深受爱戴的周总理在去世了,他生前遗愿希望用我们自己的飞机,把其骨灰抛向中国的五湖四海。
张廷发强忍悲痛,拖着自己老迈的身躯,泪眼婆娑神情却又无比坚毅向战士下达命令:
把带着总理无限寄托的骨灰,随着当场人员的热泪,抛洒在了北京,密云水库,天津,黄河入海口,祖国的大好山河见证了张廷发的忠贞。
当年9月,天落垂泪,地举哀鸣。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紧随着总理的脚步而去,整个神州大地陷入一片哀痛。
作为一个负责任,有党性的共产党军人,在接受到叶剑英元帅“病要治,部队也要管”的指示后,张廷发强忍病痛,不顾身体安危出院回军队下达命令:
空军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防范不怀好意的势力趁非常时期打不好的主意。
可以说,人民空军的稳定,以及邓小平等人复出,张廷发都是做了很大贡献,立下汗马功劳。
立足大局,为空军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当时的空军历经动乱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问题。
比如,作战人员训练时间不足,维护工作马马虎虎,甚至出现维修用的钳子遗留在飞机里的事情等等。
飞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可以说,当时的空军如果不经过整顿,出现未及时是无法有效应对的。
带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大委托,1977年4月,张廷发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兼空军党委第一书记。
为了收拾好空军这一团糟的局面,张廷发从自己开始,强调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
先整顿好机关,让机关成为全军模仿的对象,从严治军当好排头兵。
训练时间太少,飞机质量不够是困扰空军许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张廷发成立了飞机装备检查和飞行技术检查两个小组,让两个副司令员专项负责,担任组长。花了半年时间把空军存在的问题彻底摸透。
随后,张廷发又抽调了精锐的技术人员成立工作组,把发现的问题分类按部就班,逐项抢修。
对于飞机的生产,张廷发也给了航空工业部门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大大提升了出厂飞机的质量。
到1983年,全空军近乎百分之百的航空兵团战斗力达到甲类标准,所有战斗团都能在三种气象条件下执行战斗任务。
相比于前几年的混乱状况,空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1980年,邓小平从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决定把空军负责管理的民航从空军中单独划分出来,以便更好创造经济效益。
许多老部下向张廷发哭诉:我们空军是不是不受重视了,为什么要拿我们开刀?
张廷发也带着不解,去了中央找小平同志诉说了自己的来意。
在北京的办公室里,小平同志坐在椅子上,依旧还是抽了根自己最爱的熊猫牌香烟,轻轻抿了一口那上好的茶,嘴唇微微瞥动,带着亲切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表示:
“现在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民航就应该归底下自己管,空军不要管太多,这样子是最好的。”
上面既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张廷发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表现出了识大体的一面。
经过这次和小平同志的交流后,他表示坚决支持中央决定,空军内部为经济发展让步。
接着,借助自己的威望,抱着不怕得罪人的态度,张在空军内部强硬平息了不同意见。
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将民航和空军彻底分家,还给予了刚刚独立运营的民航事业大量支持。
空军民航分家,对空军来说是一个大损失。
张廷发老泪纵横,他把自己三十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共和国的空军,共和国的天空也留存了他的一抹痕迹.
福建山村容纳了他的童年,而他的人生在蓝天白云上矗立。
只是党中央的命令如山,只要张廷发党心的那抹红光始终闪闪发亮,他就要一天听党中央的话。
古人云: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张廷发在这一点上是知行合一的。
随着邓小平干部年轻化的提出,张廷发主动带头辞去空军司令员的职务,为全党全军树立了一个模范。
可以说,张廷发为空军从根本上改变面貌,开创新局面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是一个真正为党,为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共产党人。
蓝天之下,立有贤人。白云由上,党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