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童年——吃

俺去紫禁城 2024-08-16 19:47:02

人这一生忙忙碌碌,但我们大部分人终究是普通人,总归为了两件事,活着和生活,而这两件事都离不开吃喝。吃喝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生活。

我的河南农村老家还是比较贫穷的,当然在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日子已经好起来了,起码不再像我的爷爷和爸爸辈那样吃不饱饭,所以也没有怎么挨饿,但是要说吃的有多好,也谈不上。

我们平日的饭桌上总是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白面馍,一个是一碗酱豆子。酱豆子是我妈妈做的,就是把煮熟的黄豆放在一个坛子里,加上一把盐、一点调料,然后慢慢的等他霉变,黄豆慢慢的变成了一坛子有汁水的酱豆子。把酱豆子夹在馍里面,喝上一碗大米汤,这就是我们平平常常的一顿饭了。

小时候每顿都吃的酱豆子,也只有回忆了

有时候,我妈妈会摘一些她自己在家门口种的一点菜,最常见的就是豆角,我们那里叫豆橛子,现在网上说河南、山东天天吃、顿顿吃豆角吃到吐,但在我小时候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把豆角炒一炒,或者下在面条里,我总是要比平时吃的好多好多。

豆橛子

逢到春夏天,我们家里面的伙食也会变得好好,因为地里有野菜,树上有槐花、榆钱,有很多很多现在在城市里吃不到东西。每到这个时候,我妈妈就会给我和妹妹弟弟发一个小篮子,让我们去挖野菜,摘槐花、榆钱,回来给我们做拌面菜、做窝窝头、做菜馍。上学的时候学到一篇课文叫《挖荠菜》,说荠菜包饺子很好吃,我带着弟弟妹妹也去挖,可是我们哪里认识什么是荠菜哦,找来找去也找不到,问大人也说不知道,或许我们那里就没有荠菜,或者不叫这个名字。

小时候最常吃的野菜--马齿菜

加点面,大火一蒸,就是喷香的拌面菜

当然了,农村的小孩子吃的可不是饭桌上的饭,野地里面能吃的东西那就太多了。我们在上学前大部分的时间是在野地里玩,玩的天昏地暗、玩的筋疲力尽才想起来回家,有时候甚至会在地里找个柴火垛睡一觉。饿了,我们就会找一片茅根地,把茅根一根根从地里抽出来,洗一洗,甜甜的;挖田鼠洞,把他库里的花生一把一把的掏出来,洗一洗,可香了;挖洋姜,这个东西基本都长在坟地里,我们先对着坟头磕头,说着爷爷奶奶我们饿了来挖洋姜了(也不知道里面是谁,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但总归想着是老人,那叫爷爷奶奶准没错了),洗一洗,脆脆甜甜的....

甜甜脆脆的洋姜,花也很好看

这些都是小意思,真正饿的时候,小孩子的创造能力很强的,我们用自制的简易的柳树枝杨树枝编的筐,到河里面捞鱼;在野地里挖个坑埋个灶,把从不知道谁家地里拿(偷)来的的红薯、玉米、辣椒等等烤一烤,滋溜香....

农村孩子的童年怎么会没有野地烤红薯呢

1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