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前几天去商场吃饭,完事去优衣库转了一圈,权当消食了,试了件羽绒服,看了下吊牌:799元。
我记得类似的款,前年应该是599。
本来我平时买衣服的欲望就很低,一想到这茬,心里陡然冒出一股“占不到便宜就是被你占便宜”的情绪,瞬间解毒了,不买立省100%。
转头就看到几个热搜, 比如 #羽绒服涨价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 #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 #波司登平均价格已升至1600元”。
这么一比,优衣库好像还不算太过分。
前年年底,波司登副总裁说:集团整体的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了1600元。并很自信的预测:未来3年,均价会增长到2000元。
而主要的销售价位,会达到1500元—1800元之间。
当然啦,人波司登是要走高端的,牌子够硬,但老牌的雪中飞、鸭鸭,运动品牌的李宁、安踏,也丝毫不虚,都在开拓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线。
去市面上转转,或者逛逛网上的官旗和自营店,羽绒服的价格属实是有点飘。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4年-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已经由452元涨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经接近70%。
看来,年轻人今年流行穿军大衣和花棉袄,也不一定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全靠羽绒服衬托。
为啥羽绒服涨价?
万能的理由,是成本所迫,原材料涨了。
一件羽绒服,鸭绒、鹅绒占总成本45%左右,自2016年至2022年11月,90%白鸭绒从每千克200元涨至360元左右,90%白鹅绒从每千克不到400元涨至640元左右。
成本上涨,加上推出了新国标导致采购价上涨,消费者又更喜欢鹅绒产品,才有了齐刷刷的涨价。
说破大天,这些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实际上还是想卖溢价。
我看到评论区支持涨价的话术,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
“加拿大鹅上万排队买,凭什么国产不能卖高端?又不是没有几百的羽绒服,为啥非要盯着一两千的?国货品牌很难的。”
咦,不对,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怎么一股子“眉笔味”啊?
消费者能分不清楚是“集体涨价”还是“高端提价”么?同样都是几百的羽绒服,现在的质量和几年前比,销售比例和前几年比,是不是下降了,心里没点数么?
我觉得挣钱嘛,不寒掺,别立上“国货好难,国货良心”的牌坊就行。
不止是羽绒服,手机涨起来也不含糊。
今年发的小米14起步价3999元,荣耀100Pro起售价3399元,vivo X100起步价3999元,华为Mate60起步就是5499。
配置选高点,再上个pro版,就奔着六七千去了。
苹果15就不说了,毕竟,苹果的用户都自带适应系统,一直都这么贵。
GfK中国手机零售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手机市场的均价已达3480元。
2019年均价还在2685元,4年时间,就涨了800元。
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手机的平均售价增幅最大,达到16.1%,其次是VR一体机和智能手腕穿戴设备,分别增长了10.8%和10.6%。
今年,小米、三星、OPPO、华为、Vivo、荣耀的折叠屏越出越多,也拉高了均价。
讲道理,我觉得手机涨价比羽绒服好一些,至少芯片,存储,屏幕,高刷,快充,相机,确实比前些年强多了。
事实上,厂商最喜欢伺候的,还是高端机用户。
花五六千买手机的,不看游戏的帧率,因为他很少玩游戏,也不在乎冲电瓦数,20分钟还是30分钟无所谓。
就算手机出问题了,用户自己会pua自己,这已经是旗舰机了,不吵不闹,再换个就是。
唯独买中低端机子的,那是天天泡贴吧看B站刷评测,还在评论区吵来吵去,上来就是“XX一生黑”,“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厂商为了打造“水桶机”,把两三千的手机配置做足,把旗舰机拉高到五六千的水平。
一个用来满足“性价比”心理,另一个用来满足“贵就是好”的心理。
厂商有了利润,不同心理的消费者得到了满足,大家各取所需。
前几天和朋友一块吃饭,看他拿了个不知道是红米还是真我,两千多块钱就16+1T了,我不禁感慨,自己日常剪视频的笔记本才8+512还卡的要死。
如果涨价确实能带来使用体验的上升,带来“物有所值”的感受,能满足极其挑剔的需求,消费者也不是不愿意花这个钱。
羽绒服和手机涨价,是厂商们拼命往高端化的道路上挤。
找国际设计师,找IP联名,找小鲜肉代言,投信息流广告。。。
而高端化的前提是什么呢?
行业集中度提升。
这是千元以上羽绒服和旗舰机的共同特征。
华创证券的报告,现在中国羽绒服市场是“两超一强多头”:
Moncler和加拿大鹅主推万元高端产品;波司登主打2000元上下价格带,四季类、运动类、国际快时尚品牌,分布在500—1000元左右价格带。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21年底,羽绒服前十品牌的市占率合计40.47%,同比增长4.36个百分点。
手机更离谱,苹果华为加上荣米OV,TOP10品牌销额份额达到97%。
而行业集中度提升,又意味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
不完全竞争有两种:一种是垄断竞争,一种是寡头垄断。
如果拿概念生搬硬套的话,千元以上的羽绒服和4000元以上的手机,都有了“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生产和销售,每个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消费越是低迷,经济越是疲软,大厂商越是要做高端化。
道理很简单,消费越差劲,中低端的价格战越激烈,降价可能无法带来销量,却可以打击对手,行业陷入越卖越亏的内卷。
能笑到最后的,让富哥心甘情愿掏腰包的,一定是那些“提价而销量又不受影响”的公司。
结局是什么呢?
一定是大小企业的冰火两重天。
不只是羽绒服和手机,今年的宏观数据,几乎得到了一模一样的印证,破案了属于是。
华泰证券的报告说,1-9月份,零售企业的“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
证据是啥?看一个指标就行:限额以上企业的零售额增速,高于限额以下企业的零售额。
报告把零售额增速划了一条趋势线,然后再比较大小企业的不同表现。
截至到2023年9月,限额以上的零售额距离趋势值有6.7%的差距,比疫情期间明显收窄。
但是,限额以下的零售额距离趋势线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3.5%。
在消费萎缩的时代,小企业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你说提价就提价?你涨价消费者就会买单?
这个度,很难把握。
盟可睐可以,加拿大鹅可以,波司登似乎也可以,剩下的快时尚品牌和运动品牌一窝蜂的跟着涨价,结果可能只有一个:
把行业玩崩了。
典型的例子是白酒,前几年炒上天,2016-2020年,规上白酒企业吨酒价格从4.5万每吨左右,上涨至7.8万每吨,涨幅73%。
疫情三年,涨的更是变本加厉,白酒的平均吨价分别是7.88万、8.43万、9.87万。
结果是啥?
茅五剑郎洋汾泸把利润吃光,去年全国白酒产量671.2万千升,相比2016年腰斩,中小厂商倒了一大片。
今年更夸张,茅台还能逆势上调出厂价,五粮液、洋河、郎酒却再也跟不动了。
前几年的高端化,把酒价都炒上去了,赶上消费差的年景,老酒鬼喝不起,年轻人又不爱喝,被压货的经销商一肚子怨言,降又不敢降,怕损伤品牌,这是把酒企都架到火上烤啊。
接下来,会不会连茅台也扛不住?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预测。
羽绒服和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
吃饭都成问题了,还在那故作优雅的摆弄金银餐具。
消费越差,厂商越是跟风涨价,硬着头往高端路上挤,只会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代价,行业规模萎缩的牺牲品,被消费者抛弃的时代的一粒沙。
在粮食和蔬菜面前,任何品牌故事,都显得苍白且可笑。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