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丁玲完成长篇小说,毛主席不提看法,却对丁玲提出一点意见
世人皆知丁玲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家,她用笔描绘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崇高声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部传世之作完成之际,却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往事。
1948年深秋,丁玲将耗时两年完成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送到杨家岭,请求毛主席指导。彼时正值解放战争关键时期,令人意外的是,百忙之中的毛主席不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了全文,还特地召见了丁玲。更让人困惑的是,在那次谈话中,毛主席对这部后来荣获大奖的作品只字未提,却对丁玲本人提出了一个看似平常却意味深长的建议。这个建议究竟是什么?为何毛主席会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此关注一个作家的个人生活?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一、革命女作家的成长历程
1904年的湖南常德城,一个女婴的诞生给这个书香之家带来了喜悦。这个叫蒋伟的女婴,就是日后震惊文坛的丁玲。父亲是当地一位饱读诗书的清朝秀才,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蒋伟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这个变故并未阻挡这个家庭对知识的追求。1910年,年仅六岁的蒋伟就被送进了常德城里最好的漱芳女学堂。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红楼梦》等文学经典。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女子师范的蒋伟,亲眼目睹了学生们走上街头的场景。同年夏天,一份《湖南大公报》改变了她的人生。报纸上一篇署名"丁玲"的文章,让她萌生了用这个笔名写作的想法。
1922年春天,风华正茂的丁玲只身来到上海。彼时的上海,既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也是革命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初到上海的丁玲先是进入平民女子学校就读,后来又转入了上海大学。
一天,在上海大学的图书馆里,丁玲正在专心阅读一本俄国文学作品,一个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你也喜欢俄国文学?"抬头一看,竟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瞿秋白。这次偶遇让丁玲结识了一批进步人士,也让她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5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丁玲结识了同学胡也频。两人志同道合,不久便喜结连理。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胡也频因参与革命活动被捕入狱,随后惨遭杀害。这场变故成为丁玲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
1927年深秋,丁玲用笔名"冰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梦珂》。这部作品虽然稚嫩,但已展现出她独特的文学才华。次年,她又创作了轰动文坛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1930年,丁玲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进步刊物《红黑》。这份杂志虽然只出版了三期就被迫停刊,但让她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同年,她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左联的重要成员。
1933年3月的一个雨夜,正在家中写作的丁玲突然被国民党特务绑架,随后被押送至南京软禁。在长达三年的囚禁生活中,她多次策划逃跑。1934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她趁看守打盹时溜出房间,却在翻越围墙时不慎摔伤,再次被抓回。
1936年9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丁玲终于成功逃离囚禁。她没有选择留在后方安全地带,而是立即奔赴陕北革命根据地。当年深秋,她风尘仆仆地抵达延安,成为第一位到达中央苏区的知名作家。
二、延安岁月的艺术积累
1936年深秋,丁玲抵达延安后,立即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文艺工作中。她被任命为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同时担任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每天清晨,她都会早早来到报社,审阅投稿,指导年轻作者创作。
1937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丁玲的创作方向。一天,她随延安文艺工作团下乡演出,在一个叫做杨家岭的村子里,遇到了一位正在地里劳作的老农。这位老农告诉她,自己的祖父曾经是这片土地的佃户,父亲也一直在地主家做长工,直到共产党来了,他们家才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这次下乡经历让丁玲深受触动。从那以后,她经常带着笔记本到陕北的村庄里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候,她会在田间地头一坐就是半天,仔细观察农民们的劳作场景。晚上,她就在煤油灯下记录当天的见闻。
1939年冬天,丁玲被派往晋察冀边区进行文艺工作。在那里,她亲眼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一天,她参加了一个村子的群众大会,看到农民们手持借据,与地主进行面对面的利息清算。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她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会后,丁玲带领文艺工作团来到陕北一个叫做安塞的小村庄。在那里,她和当地农民一起收割小麦,晚上就围坐在打麦场上,听老农们讲述土改前后的变化。
1943年春天,丁玲来到延安郊区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里的社员们正在开展劳动竞赛,她跟着社员们一起插秧、锄草。一位姓张的老社员告诉她,以前在地主家干活,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参加了合作社,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能分红。
1944年,丁玲又去了陕甘宁边区的一个山村。这里的农民刚刚完成土地分配,正在开荒种地。她住在一个叫老王的农民家里,每天跟着老王一家出工。晚上,村里人就聚在她的房间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土改的故事。
1945年,丁玲来到河北省平山县的桑干村。这个村子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她住在村里一个叫刘福贵的贫农家中。白天,她跟着村民们下地干活;晚上就在油灯下写笔记。刘福贵的母亲常说:"丁大姐写字写得真认真,比我家闺女还用功。"
就这样,丁玲用脚步丈量着解放区的土地,用笔尖记录着农村的变迁。她不仅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更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些亲身经历和真实见闻,为她后来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一部史诗般小说的诞生过程
1946年初春,丁玲在一个僻静的小院里开始构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写作大纲。这个院子位于河北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庄,院内有一棵老枣树,枣树下摆着一张简陋的木桌。每天清晨,丁玲就坐在这张桌子前,整理多年来在各地收集的素材。
为了让小说更加真实,丁玲特地邀请了几位参加过土改的基层干部帮她审阅初稿。其中一位姓李的干部说:"丁大姐,你写的这些情节我都经历过,特别是分田地那一段,写得太像了。"另一位老农民则建议她多写写土改前后老百姓的生活变化。
1947年夏天,丁玲搬到了一个更加安静的院落专心写作。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个老裁缝,专门腾出一间朝南的房间给她用。房间里只有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盏煤油灯。每天天不亮,丁玲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深夜。
当地的老乡们都知道丁玲在写一本关于土改的书,经常给她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和新鲜鸡蛋。有时候,老乡们还会主动来讲述自己家的故事。一位姓王的老大娘告诉她,自己家祖祖辈辈都是佃户,直到土改才翻了身。这些真实的故事都被丁玲记录下来,融入小说创作中。
创作期间,战争形势时常紧张。有一次,国民党飞机突然轰炸,丁玲不得不把手稿藏在地窖里。还有一次,村里来了紧急撤离的通知,她连夜收拾行李,将手稿用油纸包好,贴身携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依然坚持每天写作。
1948年初,小说第一稿完成。丁玲并不满意,又用了半年时间对全书进行三次大的修改。最费心思的是人物对话,为了让农民的语言更加鲜活,她经常走村串户,仔细听老乡们说话。有时为了一句台词,她要反复修改十多遍。
修改期间,当地的老党员和基层干部给了她很大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很多土改运动中的细节,还帮她核实一些历史事件的准确性。一位参加过土改工作队的老干部专门给她讲述了当时分配土地的具体过程,这些细节让小说更加真实可信。
1948年秋天,历经两年多的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终于完成。丁玲将修改完成的手稿装订成册,一共二十多万字。这部小说以桑干河畔一个村庄的土地改革为背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本身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作史。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完稿,丁玲始终坚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她不仅记录了土改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更用笔尖书写了普通农民的命运变迁。
四、杨家岭的那次谈话
1948年深秋的一个下午,丁玲派人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手稿送到杨家岭。当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大量军事电报送到毛主席案头。令人意外的是,毛主席接到手稿后,放下手中的军事文件,开始认真阅读这部长达二十多万字的小说。
几天后,丁玲接到通知,说毛主席要见她。那天下午,丁玲来到杨家岭的窑洞。院子里,毛主席正在散步,见到丁玲后,便招呼她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这是杨家岭的一个普通院落,四周种着一些蔬菜,还有几棵柿子树。当时正值金秋时节,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警卫员端来一盘刚采摘的柿子,毛主席一边剥柿子皮一边和丁玲交谈。
让丁玲始料未及的是,毛主席对这部耗费她大量心血的作品只字未提,而是开始询问她的生活情况。"你现在住在哪里?"毛主席问道。丁玲回答说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院子里。"那你平时都吃些什么?"毛主席又问。丁玲说主要是自己做饭,有时邻居会送些蔬菜来。
毛主席听后说:"你一个人住,又要写作,又要做饭,这样不行。"接着,他对丁玲说:"我建议你搬到机关食堂去住,那里伙食有保障,也有人照应。写作是件费脑子的事情,你要把精力都放在创作上。"
丁玲连忙表示她住得挺好,不想麻烦组织。毛主席却说:"这不是麻烦不麻烦的问题,是关系到你能不能安心创作的问题。"说着,他让警卫员端来了一盘花生。
一边剥花生,毛主席一边说:"你看,延安的花生个头虽小,但是味道很香。"说完,将剥好的花生递给丁玲。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院子里不时传来远处的炮声,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怎样的特殊年代。
临走时,毛主席特意叮嘱丁玲:"你要注意身体,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现在革命形势很好,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天,组织上就安排丁玲搬到了机关食堂附近的一间房子里。这里不仅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还能按时吃上热乎饭。丁玲这才明白,毛主席不评论她的作品,而是关心她的生活,正是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
从那以后,丁玲的创作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她不用再为日常生活操心,可以专心投入到写作中。这次看似简单的谈话,不仅影响了一位作家的创作条件,更体现了革命领袖对文艺工作的深刻思考。
五、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
1951年3月的莫斯科,春寒料峭。一封来自中国的航空信件送到了苏联作家协会。这封信不是别的,正是通知丁玲获得了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项国际大奖,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消息传到北京后,文化部立即为丁玲办理出国手续。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密切,手续很快就办妥了。4月初,丁玲随中国代表团启程前往莫斯科。临行前,她特意带上了一套新制作的旗袍,准备在领奖仪式上展现中国女性的风采。
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车站时,受到了苏联作家协会的隆重欢迎。著名作家肖洛霍夫亲自到站迎接。当晚,苏联作家协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多位苏联作家称赞《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领奖仪式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举行。当丁玲站在领奖台上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她用中文发表获奖感言,由一位精通中文的苏联翻译家同声传译。讲话中,她特别回忆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受到的教育,以及创作过程中深入农村生活的经历。
这部作品很快被翻译成俄文、法文、英文等多国文字在国际上发行。在莫斯科期间,一件小事让丁玲印象深刻。一天,她去参观一所工人俱乐部,看到墙上挂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俄文版海报。一位年迈的工人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对她说:"谢谢你,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农民的生活。"
回国途中,丁玲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小站短暂停留。站台上,一群当地青年学生认出了她,手捧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俄文版请她签名。这让丁玲深感自己的作品已经真正走出国门。
1951年5月,丁玲回到北京。在机场,文化部和作家协会的同志们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当天下午,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她,详细询问了在苏联的见闻,并勉励她继续创作反映新中国面貌的作品。
这次获奖经历,成为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国际影响力,不仅为丁玲赢得了世界声誉,也让国际读者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新中国的面貌。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翻译工作也在不断推进。除了最初的俄文版,法文版、英文版、德文版等相继问世。每个译本都力求忠实原著,同时又照顾到不同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译者们都仔细推敲,力求准确传达原意。
这枚斯大林文学奖奖章,如今仍珍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内,见证着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重要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