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教授看到了数据,却看不到数据背后被牺牲的医务人员

全德健见 2024-07-19 13:46:34

近期,北大教授李玲接受凤凰网专访时,对国内的医疗现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教授的部分观点,被众多医生反驳,而李教授的全部观点,却被几乎所有医疗体系外的网友无限认同。

割裂感非常明显。

这种割裂的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我的感觉,李教授特别偏爱对数据的研究,特别偏爱使用醒目的数据,但对数据背后的含义,却难以给出逻辑的分析,对数据背后的代价,更是有意无意的忽视。

现在是数据时代,凡事用数据讲话,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同样的数据,用什么样的逻辑去分析,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未必相同。同时,数字是冰冷的,冰冷数字背后的“人”,却有血有肉,只看数据不看“人”,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

看看李教授的观点:

“2022年的全国门诊量诊疗人次大概是84亿,到了2023年就上涨到了95.4亿,一下子上涨十几亿,现在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年要看七次病,世界之最,发达国家都是三到四次,背后的原因是医院要创收、要挣钱,因此对于医院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量,这其实是一种过度医疗。”

李教授从“2022年84亿门诊量到2023年95.4亿门诊量,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年要看七次病,世界之最,发达国家都是三到四次”,得出了“是医院要创收、要挣钱,是一种过度医疗”的结论,无疑有违正常逻辑。

人均看病次数多、次数显著增多,体现的是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体现的是在中国看病更为便捷。

发达国家为什么看病次数少,排队时间长、等不起啊!

而84亿,95.4亿,从84亿到95.4亿,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只能看三到四次病,中国可以达到7次,这些数据里面蕴含了医务人员怎样的付出,李教授看不到。

再看看李教授的另一个观点:

“回溯至1978年,全国医疗总支出仅为约100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1万亿元,直至现今的9万亿元。”

“多年前在做初步设计方案时认为,8000亿就可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可如今9万亿为何仍然无法做到,钱到底去了哪里?”

钱都到哪去了我不知道,但9万亿这个数字和别的国家比比,真的高吗?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5%上升至2020年的5.6%。而2020年,美国该比重为18.8%,德国为12.8%,法国为12.2%,日本为11%,即使不与发达国家对标,世界平均也有10.9%。

这样对比下来,医务人员是用怎样的奉献精神在工作,李教授也看不到。

我相信李教授是真心想让医疗事业的明天更好,是真心想让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但只盯着数据,只盯着收支,是不够的。

别忘了,还有代价啊!

医改是一场攻坚战,谁都看得见胜利的方向,但你不能大手一挥:“不管牺牲多少医务人员,也要夺取战斗的胜利。”

胜利固然重要,被牺牲的医务人员,难道就不重要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