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端州留美名,清正廉洁人称颂。掷砚化洲传千古,为民请命显忠诚。”
宋朝时期的包青天,绝对称得上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贪官见其瑟瑟发抖,罪犯见其万念俱灰。
这位出了名的清官,得到了宋朝百姓的一致认同。
在如今众多民间传说以及戏曲中,有关包青天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很多人也忍不住好奇,包拯在宋朝做官,一年能领到多少俸禄?
然而他又将这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
1有道是“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因清正廉明名垂青史,“包青天”的称号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他被调往京城,出任开封府知府后,走到哪里,就为那里的老百姓洗脱冤屈。
纵观其一生,传奇断案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巧断牛舌案直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
包拯在早些年间,曾出任过天长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面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故事还得从那天夜里说起。
农民忙完农活,便把自家的牛拴在了牛棚里,可第二天醒来,眼前的一幕顿时让农民惊慌失措,只见老牛倒在了地上,嘴中鲜血不止。
农民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立马上前掰开牛嘴,不出所料,自家老牛的舌头竟然被人割掉了!
老牛辛勤一生,一年到头地里的好收成,全靠这头任劳任怨的老牛!
到底是啥深仇大恨,竟有用心叵测之人对老牛痛下杀手!
农民大清早便赶到衙门告状,请求包拯查出割牛舌之人。
无头冤案从何处查起?
众人面面相觑,可反观包拯却没有一丝慌乱,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事先别声张,回到家先把老牛宰了再说吧!”
可按照宋朝的规定,耕牛是不能随便宰杀的。
看到农民一直犯难,包拯有条不紊地解释道:“老牛被割掉了舌头,肯定活不成了,再者说这是我给你下的命令,何惧之有?”
老农以为包拯束手无策,只能回到家中把老牛宰了。
同样是第二天天没亮,就有人在衙门门口早早等候,包拯刚升堂,那人便跑进县衙告发农民私自宰牛。
包拯冷哼一声,勃然大怒:“大胆!你割了老牛的舌头,让人家的牛活不成了,现在竟敢倒打一耙,跑到衙门告发人家!”
包拯的话就像一根针一般扎入举报者的心中,他顿时感到心虚,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承认是自己割了牛舌。
真相到此水落石出,原来割牛舌者和农民有过节,好巧不巧那天天黑正好经过老农家的牛棚,于是心生歹意,选择趁机报复。
第二天又听闻老农宰了牛,于是天还没亮就赶到衙门报官,打算将农民置于死地。
2
包拯断案如神为世人所知,不论是巧断牛舌案还是鼓励百姓击鼓申冤,其断案能力自然不言而喻。
在捍卫老百姓权益方面,包拯也始终坚守底线,即便面对的是达官显贵,他也从不手软。
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期间,赶上了几十年一遇的水患,当地有条叫做惠民河的河道出现堵塞,汹涌的河水无法排泄,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得知此事,拍桌子怒吼道:“惠民河不惠民,那干脆别叫什么惠民河了!”
说罢,他就带领一帮人赶去调查,连续多日地走访,包拯查清了来龙去脉。
河道之所以堵塞,原因竟是一群达官显贵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为了让自己赏心悦目,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哪有这种道理!
包拯一开始并未选择撕破脸皮,只是下令要拆除河道上的建筑。
一方面是解决水患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给这些达官显贵一个台阶下。
他这些富家子弟却不知好歹,即便软硬皆施就是不肯拆。
包拯一纸奏章告到了宋仁宗那里,眼前事情即将闹大,达官显贵们顿时收起了狐狸尾巴,将伪造的地契撕了个稀碎。
3包拯的官越做越大,况且当时宋朝经济高度发达,包拯每年领到的俸禄也不少。
根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二品高官,每月领到的俸禄高达1500贯钱,一年下来足足有18000贯。
现如今距离包拯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近1200年,想要清楚地了解包拯的“年薪”在当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换算起来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在北宋时期,一贯钱相当于一千文钱,而包拯的年薪就能换算为1800万文钱。
古今之间的换算,往往基于实物更具借鉴意义,尤其是像大米这种粮食上的“硬通货”,更能体现出货币的价值。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一斤米大约能卖到11文钱,一贯钱差不多都能买100斤米左右。
根据金投网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近段时间米的价格大约维持在5.32元每千克,折合两块六毛钱一斤。
但从这一角度出发,包拯的年薪放到现在大约是四百多万人民币。
当然,这种换算也只能是一种参考,毕竟还要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
3包拯每年拿着这么高的年薪,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显然,即便身居高位、俸禄颇丰,包拯也始终没想过肆意挥霍。
晚年时期,他曾给后世子孙立下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他是这样要求后世子孙的,但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俸禄除了用于家庭日常开销之外,大部分都用在了救济穷人身上。
在任职期间,包拯亲眼目睹了许多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
他不忍心看着百姓在苦难之中拼命挣扎,只要自己目所能及之处,他总是尽全力接济穷苦之人。
在端州任职时,包拯以实际行动刷新了当地百姓对官员的认知。
在当时官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位知州在离职的时候,总会带上几块上好的端砚留作纪念。
由于制作困难,产量稀缺,一时间竟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抢购的对象。
但包拯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两手空空地到来,两袖清风地离去。
即便有很多抱着一颗升官发财之心的人,拿着金银财宝登门拜访,也会遭到包拯的严词拒绝。
包拯不论对外人,还是对自己的家人都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当有远房亲戚听闻包拯升官的消息后,纷纷慕名前来拜访。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穷亲戚,包拯敞开大门热情欢迎,尽地主之谊,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
但一提到违反原则的事情,包拯总是毫不犹豫地出面拒绝。
当时还有很多亲戚纳闷,是不是嫌弃自己没权没势?
可当他们走进包拯家中后顿时傻了眼,这位朝廷二品大官,家中竟然如此简陋,甚至连个像样点的椅子板凳都没几个!
结语“铁面无私照乾坤,包公清名万古存。”包拯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为民做主。
直至今日,民间仍然流传着众多有关包拯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
甚至还改编成了戏曲和小说,虽然大都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也反映出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