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总有一个人,能拥抱我们的锋芒

戏客 2024-08-26 19:24:44

“我从荒野来,要到大海去 。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生活却拦住了我的去路。”8月23日,由顾长卫执导,根据郑执短篇小说《仙症》改编,葛优、王俊凯领衔主演的电影《刺猬》在全国上映。此前,在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刺猬》已获得金爵奖最佳编剧奖。

作为一部家庭喜剧电影,电影《刺猬》从一个异类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怪咖”的故事。

“我”的姑父王战团(葛优 饰),是他人眼中的“神金”;而“我”则是口吃的周正(王俊凯 饰),是他人眼中的异类。

故事中,王战团与侄子周正这对“怪咖”是忘年交。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异类”,却是彼此心中的知己。两个被生活和亲情“卡住”的人相互陪伴,温暖彼此,并共同经历了一段独具荒诞色彩的东北往事。

王战团因早年的奇遇,变成了家人口中的“魔怔”和心病。在周正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爸妈总是告诫他远离王战团,以防中邪。

周正因口吃和学习成绩问题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而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也让他内心抗拒不已,苦闷无从排解。

可以说,将王战团拿到现实生活中类比,他的确很怪。他有一些非常规的行为举止,比如借味闻烟、指挥刺猬过马路等等,荒诞又无序,令人难以捉摸。而且,王战团似乎有臆想症。他骄傲讲述自己当过海军、潜艇兵,去过太平洋的“光荣事迹”,实际上这些可能只是他的幻想。王战团的家人视他为需要治疗的精神异常者,对他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比如大姑给王战团下安眠药,让他长期处于睡眠状态,将他排除在正常社会活动之外。然而,王战团看着挺疯,可很多时候他又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理性。比如,在象棋领域王战团有着高超的棋艺。他能够一边看书一边与人下棋,并且还能赢得比赛,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在日常生活中,他又一直坚持自我身份,始终一本正经地向他人介绍着自己,要求使用他的名字“战团”,不愿被家庭关系所定义。周正也是个病人,而且和王战团的待遇一样,也没人知道,没人关心他是怎么病的。

周正在电影中因为口吃和留级,一直被视为“异类”。他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挤,比如饭盒里被扔进粉笔。

周正身上长满了刺。他的刺从何而来?就是从周遭人的指指点点和嘲讽中来,从老师的羞辱中来,从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不理解与贬低中来。然而,王战团就是那个为周正撑伞的人,会在别的孩子嘲笑幼年周正的时候牵着他去吃鸡架,在周正父母教训周正时在窗外解围,在周正被关禁闭时奋力爬树给他递上一瓶汽水……王战团总是坚定地站在周正的身后,给予最大的理解和保护。

而周正也把王战团放在特别的位置上,在王战团卧床在家时找他下棋,去精神病院探望他。在身边人都觉得自己“有病”时,只有王战团相信他,告诉他“你没病”。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一直贯穿,两人对理想的坚守也同样在延续,终于周正带着王战团未能实现的理想一路出逃,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海员,得以奔向名为自由的大海。

影片中,王战团与周正之间互相支撑、彼此救赎的情感羁绊令人备受感动。也这对忘年知己间的惺惺相惜令不少观影者为之动容。

两人彼此支撑冲破世俗桎梏奔赴心中彼岸,即便不被理解,依然为理想执着奔赴。旁人把他们视为异类,只有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在不断地消解冤屈,引发生命的共鸣。作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他们的人生屡屡被“卡住”,王战团行事荒诞不经,常被视作“疯子”,而周正也被家人当成“病人”看待。

但他们也凭借着一份难得的清醒,让被“卡住”的人生得以重新找到出口。他们并未就此沉溺于周遭冷眼而困守不前。电影片名取为《刺猬》,影片中,导演也在故事里安插了这个独特的生命——刺猬。

在现实生活中,刺猬长了一身尖锐锋利的刺,但当它要对人好的时候,它又会把自己的肚皮亮出来,柔软且温暖。影片给了很多真实刺猬的画面,比如姑父王战团为治病吃掉的刺猬、被指挥过马路的刺猬。但刺猬也能意象化地共情到两个主要人物角色身上。

王战团与周正,他们都有防御外界的刺,那种“疯”,对王战团和周正来说,都是铠甲。但他们相互理解,相互陪伴,将温暖、理解、包容留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王战团是俗世里的一位奇人,偶尔疯癫,行为古怪,却有独一份的清醒。周正,敏感沉默的少年人,因口吃自闭,却有无声的反骨。两个不合群的人就像两种相似的风,王战团不觉得周正病了,周正也不觉得王战团疯了。当两种风一起吹过,才能体会究竟是什么卡住了他们的人生,听惯了世俗的规训,人才会“卡”在所谓统一的认知标准里。影片中那句“从此我不再会被万事万物卡住”,就像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勇敢宣言,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解脱。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只刺猬,带着刺,却渴望着温暖。

王战团和周正,他们互相都是彼此生命中唯一的光亮。像那些默默无闻的支持者,他们或许不被主流社会理解,但却在关键时刻给予别人温暖与力量。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xkxike@qq.com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