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怎么办,他们根本不让说

胖胖说他不胖 2024-11-20 19:40:39

hi,我是胖胖。

最近职校发生的这事,胖胖有话想说,却又担心发不出来。

胖胖尝试一下,能不能把这些话变着法发出来。

其实这些问题胖胖会觉得并不是某所学校、某个专业、或者某些实习项目的孤立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系统性的问题:

从学制安排、课程设置,到职业规划与实习安排,各个环节都暴露出了深层的矛盾。

之前那篇被删除的文里,里面胖胖提到一些学校与企业、工厂签订所谓的合作协议,其中不乏有“阴阳合同抽水”的情况。

学校通过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实习,从中拿回扣,甚至将学生廉价劳动力当商品倒卖。

胖胖在文中举过例子,像胖胖接触过的幼教行业中,HR去职校招聘实习幼师,开出的条件是每月700元,包吃包住,实习三个月。

有些是既不包吃住,也没有工资,学生不仅要自掏路费,还得自己租房!

这些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现象,胖胖也不理解怎么这些话不可以发出来,这些话可能并不讨喜,但实话实说往往难听。

胖胖只想把这些所见所闻摆上台面,让大家看到职业教育背后的一些真相。

整个系统的失衡

除此之外呢,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很多家长对职校的印象仍停留在“成绩不好、没出路”的偏见里。

这种观念,不仅伤害了职校学生的自尊,也让职业教育一直难以摆脱低质低效的恶性循环。

你像现在,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问题愈发凸显,胖胖就会想,你说这教育的意义究竟为什么?

教育难道只是为了某个狭隘的,自私的目的服务,还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够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获取基本生活保障?

如果教育无法实现“学有所用”,那它的价值又在哪?

它不是说为了教育而教育。

你像曾经的热门专业,比如土木工程、IT行业,在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繁荣时期是炙手可热的选择,但在现在却成了就业的重灾区。

这种巨大的行业波动不仅暴露了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变数很大,所以一些学校在就业课程上的规划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眼中视为普通教育的“备胎”,尤其在大学本科教育的语境中,常常带着一种“不够格”的标签。

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偏见:

只有考不上大学、走投无路时,才会被家人送去职校。

这种“技校等于失败”的观念,甚至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渗透了。

家长们常常警告孩子,“你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去技校”,就好像技校是某种让人丢脸的归宿。

这种歧视性的语境,有些时候就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也进一步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

比如像胖胖平时刷短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亲类内容里经常出现对某些低学历群体的明里暗里排斥。

一些职校毕业的学生在谈起自己的学校时,也都显得羞于启齿。

别人问他们毕业于哪所大学,他们通常会含糊其辞,因为“职业”两个字在很多人眼中带着一种屈辱的意味,甚至不被看作真正的“大学生”。

在很多人的语境里呢,会认为,只有普通本科或至少是大专,才算得上是体面的学历。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职校本身的办学条件也确实堪忧,设备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这种恶性循环让职业教育进一步陷入尴尬的境地。

但其实这种现象其实暴露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职校生与“跨越阶层”无缘,好像职校的路注定无法通往更高的人生台阶;

另一方面,即便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本科生,你其实放到现在也很难靠学历实现阶层跃升。

一个血淋淋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两年大学毕业生动辄千万,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而职校毕业生虽然在一些领域供不应求,比如护理和养老,却因为生源不足,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很多企业并不需要那么多“高学历人才”,但社会却倾向于制造一个“高学历泡沫”。

结果是,本科生被市场抛弃,职校生又因偏见被低估,最终形成了一个双输的局面。

这种结构性矛盾,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失衡体现。

这是不是一个怪圈?

长期积压的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疏解,会导致什么后果?

旧的问题无解,新的问题又不断堆积,结果就是整个系统陷入停滞。

所以胖胖就觉得现在的职业教育也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传统的培养模式跟不上市场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

其实胖胖按客观角度分析,职业教育的目标本来应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而不是继续走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路线。

比如说,现在电子商务和直播行业火热,不少职业学校已经开设了直播课程,虽然胖胖昨天说主播的套路很多,但其实如果为了吃饭有时候就不得不入这一行。

学校也可以直接教学生如何运营直播间、管理网店、分析电商数据。

与其死读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框架,不如教会学生毕业后如何快速赚钱,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如果是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认为这是一条“低人一等”的路,甚至看不上这些技能型行业,这种偏见不仅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也限制了很多人自身的可能性。

一个行业如果长期被歧视和忽视,怎么可能走向好的一面,

有些现象让学生丧失信心

当下呢,内卷已成常态,年轻人无路可走,像一些问题自然层出不穷。

如果是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失业,找不到工作;

另一边呢,养老护理、保健医疗等行业却又面临人手短缺。

这种割裂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育和产业需求之间的鸿沟没有被填平。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让人避之不及。

其实,职业教育如果可以被用“技术视角”重新审视,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不是继续被歧视或污名化。

再比如,校企合作名义上是为学生服务,实际上有一部分是“阴阳合同抽水”盛行,把学生廉价卖给代工厂或劳务中介,连最基本的合同保障都没有。

如果学生被蒙在鼓里,辛辛苦苦工作却拿不到钱,而学校和相关负责人却赚得盆满钵满,这种现象,只会让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教育内容和市场需求的脱节

如果教育停留在陈旧的内容里,未能与实际产业需求接轨。

像以人工智能、新能源为例,这些领域正在快速发展,这其实是一个风口,也可以真正的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去开启一些最新的课程。

当然,胖胖也不是说可以盲目扩招,盲目扩招更是雪上加霜,像土木工程、IT专业学生的过剩泛滥历历在目。

胖胖最近看到新闻说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并且要求从业者每两年回炉培训一次。

但说实话,让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去学家政服务,可能性真的不大。

如果是从职业学校入手,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系统化地引入这类技能,让它们成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部分。

归根到底,如果就业难、行业困顿得不到有效疏解,只会像前几天发生的问题一样,只会催生更大的不可逆问题。

可话说回来,这些问题的责任该由谁承担?

谁能站出来负责?

这个时代需要的不只是对症下药,更是有人愿意承担起责任。

只是把提出问题的嘴巴封了,其实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可能出在没人站出来。

站出来干嘛?

承担责任,解决问题。

2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