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呆架势”

顺江聊武术 2024-03-20 09:13:16

《纪效新书》之拳经部分看到《拳经》上这幅“呆架势”图,你也许觉得非常可笑,这架子也太难看啦。是不是古人不会画画,画走了形?非也,这幅画只是脚画的不对,脚尖应当是朝前的,中国古人不懂得“绘画透视”,画得脚尖外撇了,其他地方都对。

“呆”就是站着不动,俗话说“一边呆着去”。就是“一边站着去”。“呆架势”就是明朝绵张的桩功。

当今的我们早把老祖宗忘了,只知道的“浑圆桩”、“技击桩”之类以“虚腋架肘”为同一特征的桩功,反而把老祖宗不虚腋的桩功看成“另类”。

看看图旁边还有题字:“歌曰:万法皆从此中出,诸巧尽向里边生”。好个“呆架势”,它囊括绵张之大巧!

人们一定感到奇怪,为什么图中人两肘贴肋,两手向外,中门大开,根本不符合一般拳法的基本要求。

岂知巧就巧在这里,这叫“舍中射稍”,大法也。

人的肘部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弯曲,在向前“射”手时产生很大的阻力,对方经常控制你的肘部,俗话叫做“制肘”。遇到“制肘”,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架肘“顶抗”,岂知越是虚腋架肘,顶劲就越大,越进不去。而且造成手不对敌,“枪口”歪了,怎么打!

拳经与太极技法

“呆架势”告诉我们,遇到阻力,中节不要抵抗,肘顺势向里合,这叫“舍中”,把中节舍掉,中节顺着他劲走,稍节(手)就进去了。

比如他双手合按我臂,我如果虚腋架肘就无法有效打击。

只要肘顺势向里合,手向外稍微一翻,我的手就搭在他小臂上面,有效控制他臂。他的手跑到我肘下面、后面,成为废手。在这种态势下,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向上就是“双风贯耳”或锁喉,他来不及防守。向外缠臂抱拿肘,就是“抱虎归山”。

拳经与太极技法

单手“呆架势”同样适用。

先说“里门手”,我右手打过去,他用左手裹截或制肘,我如果虚腋架肘就无法继续进击。我肘顺势内合,手稍微向外一翻,他的手就跑到我肘下后面,成为废手,手已经进去了,向前一走就打脸。

拳经与太极技法

走“外门手”也一样适用。比如我右手打过去,他用右手向外拦,我如果虚腋架肘,就成了横向顶劲,(所谓棚劲),再者“枪口”也不对敌,打不了。只好“推手”画圈。

按照“呆架势”的办法:肘找肋,我的手转到他小臂上面、前面,稍微向外向前一切, 就“破门而入”,而且枪口正对着他。他的手却转到我手下面,枪口也不对着我。造成这种态势后,打法多多:向上就打脸。中进就打心,向下就插裆,他一低头,提肘打下巴,悉听尊便。

拳经与太极技法

“呆架势”的原则是:遇到阻力,肘向里合,手向外钻,加上身法步法的配合,手就能继续前进击打,“舍中射稍”, “出手不回手”,哧溜一下子就射进去。他打来,我不格、不架,哧溜一下子射进去,我打他,他想格架,我也不与纠缠,也是哧溜一下子射进去,这就没有了攻击与防守的区别,把攻和防合二为一,大大加快了打击速度。

老子曰:“无有入无间”。没有固定形态的东西能够穿透看似没有缝隙的东西。中节不抗劲,胳膊就成了“没有固定形态”的软鞭,像蛇一样,挡不住。

参透“呆架势”,实乃悟道之门。诚所谓“顶劲之源是架肘,入身之道在舍中”。所以拳经说:“从硬打到软,才有精法”。可惜现在许多师傅教的理论与拳经相差很远。

“呆架势”之巧还包括“接触点”变化奥妙,不要把接触点看做“死点”,粘着不放,所谓“粘黏粘随”,粘在一起画大圈。要把“接触点”理解为一个“滑轮”,一个“轴承”。阴阳翻转的同时,就要向前“射入”。这是一个极快的过程,触手即入,迅雷不及掩耳。

当然,这一切“巧”不只是手,还需要步法、身法的配合。如果步死身笨,不懂翩跹之法,一切都白说。

“呆架势”对全身各部间架都提出了基本要求,与其他桩功都差不多,不说了。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