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是什么意思?

文化小楼 2024-11-11 14:45:05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出自佛教经典《楞严经》。

“知” 可以理解为自己心中的知识、认知,对人、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见” 则是自己的见解、观点。通常有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等各种基于自我认知和分别心产生的见解。

“知见”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基于分别心而产生的认知、见解和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当我们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又进一步去确立某种特定的认知,也就是 “立知” 的时候,这便成为了无明的根本。

无明,通常被解释为愚痴、不能了解事物的真实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自己的固有观念所束缚。比如,我们可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认为他是某种特定类型的人。

这种基于过去经验和主观认知的判断,就是 “知见立知” 的表现。它使我们无法真正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陷入一种错误的认知模式中,从而成为无明的根源。

在佛教中,无明是指众生对世界的错误认知、迷惑和烦恼的根源。它使众生陷入生死轮回,无法解脱。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穿着打扮比较另类的人时,可能会立刻根据自己以往对 “另类穿着” 的认知,认为这个人行为怪异、不可靠。但实际上,这个人可能有着非常善良的内心和独特的个性,只是我们被自己的 “知见立知” 所误导,无法真正了解他的本质。

涅槃通常被理解为无明火的消灭吹散,灭除生死因果,得解脱,脱离苦海。如果我们对事物能够怀着 “无见” 的心态,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会被自己的主观认知所束缚。

比如,对于 “佛” 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做到 “无见”,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我们眼中都可以是佛。桌子、椅子、茶杯、花、太阳、风、空气等等,都不再仅仅是它们表面的形态,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味着超脱生死轮回,达到内心的寂静、清净和解脱,是一种彻底的觉悟状态。

以艺术欣赏为例,当我们带着 “知见无见” 的心态去欣赏一幅画时,我们不会被传统的审美标准所限制,不会仅仅因为这幅画不符合某种既定的风格或流派而否定它的价值。

我们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情感、意境,从而发现其中独特的美。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说当人们在原本的认知和见解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去执着、确立、强化这些知见时,就会陷入无明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度依赖和执着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念和见解,把它们当作绝对的真理,并且不断地去维护和强化这些认知,就会产生妄想和分别心,这就是无明的根本所在。

例如,我们对事物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然后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这种看法,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观点和解释,这就是 “知见立知” 的表现,会让我们陷入迷惑和烦恼之中。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则是说如果能够超越和放下已有的知见,不被它们所束缚,达到一种无见的状态,也就是心中没有了执着的见解和分别心,就能够实现涅槃。

当我们能够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不被固有的观念所限制,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就能够达到内心的清净和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北宋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时,读到这句话断错了句,读成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却当下豁然大悟。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和多种理解角度。修行,就是先除妄想,当 “见闻觉知” 时,若意根大脑,一念不生,无一丝 “妄念”,就是 “知见无见”,这个无妄念的 “当下”,同时能 “明明了了”,明明了了的这个状态,就是涅槃。

若能一直坚守这个 “明明了了” 状态而一念不生,即使生了妄念,要马上察觉,放下妄念,继续保持这个 “涅槃” 态。这句话强调了去除执着和妄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实现涅槃。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警惕自己的主观认知和固有观念,努力摆脱无明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越分别心的境界,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这句话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和行为提供一种深刻的启示。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认知模式,培养开放的心态和客观的观察力,逐渐减少 “知见立知” 的倾向,向着 “知见无见” 的境界迈进。

2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