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诉我,生理喜欢就是这样,看到他会不会目不转睛,闻到他的香水味会不会很贪婪,牵手的时候会不会出汗 ,只要能够达到这几点,那就是喜欢,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呢?
可是我还有些犹豫,所以我想问,生理的喜欢到底靠不靠谱。
有很多人觉得,生理的喜欢就是视觉嗅觉触觉带来的感受,但其实 ,这并不是生理喜欢的全貌,它只是一种生理上的情感反应。
真正的生理喜欢,除了你的感觉,还应该有一种源于身体本能却又受潜意识引导的深层次情感联结。
它不仅仅是外在感官刺激所带来的一时冲动,更是身心加总的共鸣。
就像晒太阳一样。
你喜欢阳光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在身体上的温度,还有的就是哪怕你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的光明。
之前和朋友聊天,朋友说遇到了对的人,其实是一种自我认知上的“奖励机制”。
那么什么是奖励?
就是那种没得到也不会过分的难过,因为从一开始这份喜欢就像是生活偶然洒下的一抹亮色,而并非是生存的必需品。
所以,喜欢上一个人,不仅仅要有感官之上的感受,还有要一种对于自我认知的“奖励”。
我们会在享受感官之上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从喜欢对方的这件事上,察觉到自己的优缺点。
也许是,在为彼此奔赴的时候,双方展现出来的耐心与信任。
也许是,双方在沟通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的言行有些不妥。
又或许,你发现了对方在包容接纳你之前从来都没在意的不足,而别人却不可以。
这种生理的喜欢,有点像是木桶原理。
其他的感知都已经建立了,唯独缺少了自我认知的这部分,那么这个木桶不论怎么继续地往里装水,最终还会漏出去的。
那么现在就要看,你的这种喜欢只是为了当下的片刻的欢愉,还是在未来里有更长久地考量。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心理部分并不是生理部分。
但是,内心部分与生理部分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生理反应可以在没有心理活动参与的情况下存在,比如膝跳反射,只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回应。
然而,在大多数与情感相关的情境中,二者紧密交织。
就像,你难过了会没有食欲,那么冷的天,你在冰雪大世界开心地玩一天都不会觉得冷,平常看到一颗葡萄的时候就是一个葡萄,可是在你喜悦的时候,你却发现,诶,它好像是一颗心啊。
就是这样,心理状态往往也会对生理状态产生影响,生理的喜欢,也会作用在心理状态上产生不同的意识作用。
所以,如果你只是单单从生理表征去和那个人接触,这种感受,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
因为没有心理层面的支撑,当最初的新鲜感和身体本能的刺激褪去后,便容易感到乏味。
只有在感官和认知上的共同发展,这种喜欢才是令人最难以抗拒的。
因为 ,在你喜欢那个人的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也在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爱自己,而并不只是身体上的愉悦,这种正向的激励才会源源不断的爱之不竭。
要知道,感官上的吸引的确会让我们有了接触的冲动,但是只有认知上的深化,才会像是树木的根茎一样,牢牢地抓住情感的土壤。
爱与被爱,本就应该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过程。
而这种成长,就是一种丰富且特别的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