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觉生活太艰难,劝君读读陶渊明

幻翠聊文化 2023-10-15 23:15:08

公元405年,陶渊明四十岁。

他本来已经无心仕途,准备余生在家自给自足,躬耕田园,虽然苦点,但是自在。

然而,田园生活也没那么容易,他穷得揭不开锅了,一群孩子还等着他养活,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们,陶渊明的理想笼罩着一层阴影。

一边是家人,一边是梦想,该怎么办?

亲朋好友都劝他,你可上点心吧,别为了所谓的理想,做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还是赶紧出去上班吧。

最终,陶渊明向现实妥协了,去当了县令,此时的他,已经没什么太大的追求了,已经不梦想着建功立业了,他只是想赚点钱,让家里不再那么穷。

陶渊明的决定,就跟今天我们很多人的决定一样,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生活,一次次妥协。

但陶渊明还告诉我们,这不是人生的结果,而是作为人的一个选择,只是简单和复杂之间的一个博弈。

心简单了,人生就简单了,想复杂了,人生就复杂了。

01

浔阳柴桑,风景秀美,四时之景不同,桃红,柳绿,青松,秋日稻谷飘香,然而,在纷乱不断的魏晋时期,柴桑的人们依旧苦不堪言。

公元365年,陶渊明在这里出生。

和世间大多数人比起来,陶渊明比较幸运,祖上的荣光还照耀着他,虽然已经微弱无比,但也给年幼的陶渊明,一个相对美好的生活环境。

陶渊明的祖父官居太守,外祖父是风流名士,到了陶渊明父亲这里,家世渐渐没落了,虽然可以维持温饱,但已经和普通人家没什么差别了。

不幸的是,陶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让原本落魄的家庭雪上加霜。

陶渊明发奋读书,发誓要振兴陶家。

那时候,文化上热闹非凡,书圣王羲之还在写字,画家顾恺之还在画画,谢灵运还没死,鲍照在写诗,社会上流行清谈,名士还备受尊敬。

陶渊明努力读书,渴望将来为国为民,出人头地,他崇拜孔子,觉得大丈夫生当建功立业,但他的性格里有一部分,却喜欢寄情山水,所以他喜欢老庄,儒家典籍读累了,就逃到道家思想里去休息。

他喜欢自然,不喜欢约束,他生性旷放,田园总是让他觉得宁静。

然而,他虽然喜欢山水,喜欢田园,但也想恢复陶家荣光,想要出人头地,每当这时候,他又回到儒家典籍里。

他说: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就这样,自由自在地成长。

母亲虽然渴望儿子能有所作为,但她终究没有干涉陶渊明的选择,而是默默打理家务。

今时今日,很多人一方面想躺平,可是一方面又怕自己是时代的失败者,最后的结果就是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很多年前,陶渊明就是这样。

02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陶渊明是幸运的,因为在他青春年少的日子里,过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虽然内心偶尔渴望出人头地,但最后还是选择躺平。

要说有些不美好的地方,也许就是比较穷,晚年的时候,他回忆说: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但只要生活是自己喜欢的,粗茶淡饭又有什么关系。

那时候的陶渊明,抚琴读书,自由自在,读到兴起时,欣然忘食,树木交荫,鸟儿歌唱,陶渊明看得欢欢喜喜。

盛夏六月,他北窗下一躺,享受着习习凉风,自以为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好不自在舒适。

偶尔看到家里的情况,他也会想到要出去打工赚钱,奈何,生性淡薄名利。

读了十几年书,他也出去游历,可是入目所见,全是人间疾苦,那些自以为上层社会的士大夫们,沉迷享乐,不思报效祖国,不思为民做事,朱门酒肉穿,路有冻死骨。

一想到自己要为这样的国家工作,要和那样一群人做同僚,陶渊明的心就凉了半截。

他看到人民水深火热,国家领土不完整,可是当官的一不思为民请命,二不思收复失地。

陶渊明实在看不起这样的人。

所以,游历一圈,他继续回到田园,一边耕一边读,他娶了妻子,过着夫唱妇随的日子。

随后,陶渊明成了父亲,可他实在不是一个种地能手,家里越过越穷。

终于,在陶渊明二十九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陶渊明只得出去工作。

他“投耒去学仕”,为的是家里能好过一点,再不工作,全家都吃不上饭了。

他看着年迈的母亲,觉得自己真是不孝,怎么能让母亲吃这样的苦。同时,他心中的热血也并未完全冷却,他还是想做点什么。

一番权衡,他决定去做这个州祭酒,上司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那一年,陶渊明二十九岁。

生活是简单的,但简单是困难的。

有些时候,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03

陶渊明的上司王凝之,是道教的狂热教徒,每天吃丹药,对着张天师的神像膜拜。

这让陶渊明很看不起。

当陶渊明带着厚厚的材料向王凝之汇报工作时,总是看见王凝之披头散发,吞服丹药,如同疯子一样。

官场太复杂了,陶渊明这样的人,实在玩不明白,也不想玩明白,他不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往上爬,但他实在做不到。

于是,陶渊明打了辞职报告,准备回到田园。

上司觉得,他是干不来这个事情,于是给他另一份更轻松的工作,待遇相通。

可陶渊明去意已决。

回到家里,他才觉得舒服。

随后,又来人请他出去做官,但陶渊明全都拒绝了。

和很多人一样,陶渊明出去打工,是被生活所迫,不同的是,很多人不敢抽身而出,最终成了一颗螺丝钉,但陶渊明的本性,要求他活出自己。

回到田园,陶渊明决定,再也不出去了。

他打算耕读传家,一边耕地一边读书,远离官场。

可是他不擅长种地,家里的活儿大多都是妻子做的,妻子心疼陶渊明,她也不强迫陶渊明出去找工作,但要把破破烂烂的日子过出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本是柔弱女子,却学着村中农妇,下地种田,照顾家人。

妻子由于劳累过度,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老天似乎跟陶渊明开了一个大玩笑,他备受打击,痛苦不堪,常常借酒浇愁。

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吃饭,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揭不开的锅,陶渊明说不出的苦涩。

实在没办法了,他只能出去找工作。

出去之前,在母亲的操持下,他续娶了翟氏,毕竟家中的孩子还需要有人照顾,老母也需要有人照顾。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即便是在今天,很多人也只是嘴上闹着要回归田园,但一想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只能默默地工作。

田园有田园的好,但内心若是不够强大,是很难真正回到田园的,因为他受不了这样的苦,自然也享不了这样的福。

04

对于陶渊明来说,每次出去,都是为了讨生活。

其实他并不讨厌做官,他讨厌的,只是那与他心性不合的官场行事作风。

他听说桓玄人挺好,有大志向,还礼贤下士,于是,陶渊明就做了桓玄的幕僚。

陶渊明想,这次应该能干出一点事情来。

后来,陶渊明发现,桓玄果然想搞事情,但他不是要平天下,也不是要平叛,他想造反。

这怎么行,陶渊明可不想当乱臣贼子,于是找了一个理由,辞职回家了。

同事劝他说,元亮啊,何苦跟自己过不去,而今世道惨淡,找份工作不容易啊。

可是陶渊明头也没回,直接离开了。

陶渊明回到家里,在田里劳作,两年后,桓玄造反,被刘裕平定。

三十多岁的陶渊明,为了生活出来当官,可是最终又为了心中的理想,回到了梦中的田园。

像极了为生活四处奔波的现代人,像极了一万次想辞职但第二天准时到公司上班的现代人。

此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人间多无奈,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有些事情,也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

05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是这地,咋就那么难种呢?

一年忙到头,也不够一个温饱。

陶渊明,上有老,下有小,妥妥的中年危机,一家人的重担,都得挑着。

人生啊,实在太难了。

和所有人一样,他只想好好生活,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就如此困难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困难,所以敢做喜欢的事情,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他常常想,要是种地能吃饱,能安居,那多好啊。

可是,隆安四年初,陶渊明再次被生活逼着,出去打工去了。

一年后,陶母去世,陶渊明回家奔丧,三年服丧期满,他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多年浮沉,陶渊明已经看透了官场,如果不是因为生活,他绝对不会出去。

他就在思考,这么出去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终得到的答案,是为生活所迫,倾身营一饱。

这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走在路上,陶渊明想着的,都是故乡的山水,他想着的,是他的田园。

每次都是为了生活,才出来做官,然而又为了喜欢的生活离开,反反复复。

他真的厌倦这样的事情。

所以没多久,他又辞职离开了,幸好不用支付违约金,不然他钱没赚到,还得欠下一屁股债。

卢梭说: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但真正的勇者,敢于挣脱内心的束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06

人生有种两难的境地:

做喜欢的事情,可能你就要吃物质的苦。

如果你不想吃物质的苦,就得干自己讨厌的事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

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有的,那就是将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工作,变成安身立命的事业,然而在陶渊明的时代,却没有选择。

他自己是不怕苦,也不怕饿的,但是家人呢?总不能让他们饿着吧!

他已经四十岁了,家里一堆孩子,粮食也没了。

没办法,就做了彭泽县令。

上任之后,他整顿税收,清查人口,因此得罪了很多大户人家,但他并不在意,而是想方设法减轻赋税,希望能为百姓做点事情。

朝廷给了他一小块地,他全都种上高粱,打算以后用来酿酒。

可是做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学会溜须拍马,要学会逢迎上司。

朝廷派来督察员,下属告诉他,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人家到来,这就是职场礼仪。

陶渊明一听,不爽了,我已经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你竟然还要杀人诛心?

他告诉下属,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然后,他走了。

他决定,以后就算饿死,也不出来做官了。

这一次,他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他种在地里的高粱,还没成熟。

归途之中,他高兴不已,随口就吟出了《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那一年,陶渊明四十一岁。

此时,他终于看清了生活,宁愿身体苦点,也不愿再出卖自己的灵魂。

07

他对做官真的绝望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田园生活理想终于坚定了。

人生最可怕的或许不是穷,而是一个人为了钱财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他已经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前半生在仕途和田园之间摇摆不定,为了生活进进出出,一转眼,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人生啊,有几个四十年啊!

幸好,还有未来,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件事情没有太晚的开始。

种地吧,苦点也没关系,穷点也没关系,累点也没关系。

他努力种地,偏偏野草长得比豆苗好,他早出晚归,只求“但使愿无违。”

在这样的生活里,他一边种地,一边写诗,一边教育儿子,偶尔和朋友喝酒,好不快活,喝醉了,就对朋友说:我醉了,要睡觉了,你们回去吧。

岁月漫长,值得等待。

可是终究还是事与愿违,408年,陶渊明家着了火灾,本不富裕的家庭,这下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家里孩子哭的稀里哗啦,陶渊明心里蹦出两个字:粮食。

随后蹦出来的,就是生活怎么办?

房子被烧没了,一家人寄居在门口的小船上,没有吃的,肚子饿得不行,白天盼着天快点黑,晚上盼着天快点亮。

然而,陶渊明并没有抱怨,他带着孩子们玩水,和妻子一起采莲。

悠然自得。

人活着,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08

自从回归田园,陶渊明的生活,穷得连村民都看不下去了。

你说一个文化人,本来有更好的出路,却偏偏回到这山里,将日子过得这么穷哈哈的,这不是有病是啥。

确实,他有病,病是精神洁癖。

有个大爷,拿着一壶酒,找陶渊明喝酒,劝陶渊明说,哎呀,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有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你为什么要独自清高呢?

这位老农大概就是说,我劝你呀,跟这个世界同流合污,那样你就能活得更好。

陶渊明说,这当然可以学,但我本性如此啊,做不了做不了。

前半生,他和世人一样,为了生活奔波出世,可是后半生,他活成了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与其委屈自己的内心,不如潇潇洒洒,率性自然。

09

陶渊明爱酒,可是家里比较穷,不能经常喝。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一下陶渊明,可是总也见不到他,这位刺史没办法,就派人守在陶渊明家周围,一旦发现陶渊明的去向,立即报告。

得知陶渊明要去庐山游玩,刺史就带着好酒,在去庐山的路上拦截陶渊明。

随后,几人一起喝酒,聊天,直到日落西山。

刺史见陶渊明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赶紧吩咐左右,为陶渊明做鞋,陶渊明也不拒绝,伸出一双大脚,就叫人家量尺寸。

众人一看,哈哈大笑。

颜延之经常找陶渊明喝酒,后来颜延之做了太守,每次经过浔阳,都要去看望老友陶渊明,两人不醉不归。

颜延之调走后,给陶渊明留了一笔钱,陶渊明索性将钱送去酒庄,以便日后好喝酒。

有年九月九日,菊花正肥,陶渊明真想在菊花丛中喝酒,可是没钱买酒,就走出柴门,在菊花丛中坐着,手里拿着一大把菊花。

他看着南山,采着菊花,心中安然。

这时候,朋友来了,还带着酒,两人在菊花丛中饮酒,一边是菊花香,一边是清风,一边是酒香。

真名士,自风流。

也没有去家里,就在菊花丛中若无其事地喝酒,喝完了,各自回家。

莫道人生不美好,只因心无悠然意。

很多时候,你觉得生活不美好,是因为你的心是乱的,你的情也是乱的。

10

陶渊明有一张琴,但一根弦都没有,每次酒到尽兴,他抱着自己的琴,尽情地弹。

琴无声。

然而,他心中已有了韵。

越到晚年,他越是率真,有次,一个当官的朋友来看他,巧的是,那天他新酿的米酒刚熟,陶渊明取下头巾漉酒,酒漉完了,头巾沾满酒糟,也不洗洗,又戴回头上去了。

酒用来招待朋友。

此时的他,只是尽兴地活着,没有一定要活成什么样,世俗的成功与他无关,外界的纷乱与他无关,他只是想做自己。

这世上最酷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至死不悔。

年纪大后,他对生死已经看透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他告诉儿子,死后不筑高坟,也不求祭祀,他只愿长归尘土,回归天地。

427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潇洒地丢下这人间,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种地去了。

无数年后,陶渊明成了一个标签,因为他的生活,成了无数人的渴望。

苏东坡一生豁达,但他喜欢陶渊明,还告诉弟弟: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被贬时,他东坡耕种,经常读陶渊明的诗,也试着像陶渊明一样写诗,有些田园诗几乎和陶渊明一样静。

这两个伟大的灵魂,隔着数百年的时光,互相慰藉着。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往往不是人想怎样就怎样,但想怎样就怎样、活出了真我的人,留给人的,往往是灵魂里最重要的东西。

11

一千多年过去了,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但人们却越来越不自由,他们宁愿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维持基本的体面,也不愿为自己的爱好受苦。

很多人说自己喜欢田园生活,可是真要让他们选择,他们却不愿离开城市,因为这里能满足物欲需求。

就像陶渊明,他说:

量力守固辙,岂不贫与饥?

他很清楚,要回归田园,要面对的,可能就是物质的贫乏,可能就是贫困潦倒。

这些他都明白,任何人都明白。

可是他还是选择回到田园,因为这是他喜欢的,他必须活成自己,而不是活成其他的什么。

这一生,如果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拥有再多外在的东西,都掩盖不了我们灵魂的卑微。

文|不有趣灵魂

3 阅读:66
评论列表
  • 2023-10-16 01:29

    多么好的文章文采!关注,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