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了上千个教育咨询案例之后,我发现孩子的很多错误行为,其实都是父母一手制造出来的。
一边无意识制造问题,一边费劲力气儿解决问题,孩子就在这中间被来回拉扯,充满矛盾。
下面这三个常见的案例,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一个妈妈咨询说:孩子只能靠外部刺激才会好好吃饭,比如边看电视边吃饭,玩一会儿吃一会儿,现在都5岁多了,如果大人不强行喂饭,这个饭就能吃一个多小时。
为了能让孩子专注、快速的吃饭,妈妈先是用了表扬、积分兑换奖励的正面方法,刚开始确实管用,但是一段时间后就失效了,妈妈忍耐力逐渐见底,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连吼带骂最后揍一顿,孩子哭着吃完了饭。
然而,总不能每顿饭都先揍一顿吧?
妈妈想不通,吃饭明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为什么在自己家就这么难?
我问妈妈:孩子从加辅食开始到2岁之间,孩子是如何吃饭的?又是谁来负责孩子吃饭这件事的?
妈妈说:孩子2岁之前是老人带的,吃饭都是老人喂着吃,追着吃,2岁之后主要由我来带,我知道喂饭不好,所以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刚开始纠正过来了,但后来有了二宝,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就会让孩子看着动画片吃饭。
听起来似乎都是孩子的问题,但只要回溯家长的代养过程就能发现,问题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家长见不得孩子吃饭弄脏衣服、弄脏餐桌地面、怕孩子吃的太慢浪费时间、又或者想让孩子多吃点,于是选择了喂饭、边玩边吃等省时省力的办法。
等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开始着急了,决定放手让孩子独立吃饭,这才发现积重难返。
当初是你们让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的,现在又责怪孩子不看动画片就不吃饭,这实在是怪不到孩子头上啊。
一个吃饭习惯不好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想省事、图轻松的带养人。
同样的制造问题模式,还出现在以下场景:
总是用手机帮自己带娃,结果反过来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机。
不花时间给孩子读绘本,结果反过来责怪孩子不爱看书。
经常用买玩具买零食的方式安抚哭闹的孩子,结果反过来说孩子总是用哭来威胁大人给自己买东西。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得: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确实如此,很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追根溯源都能找到父母行为的影子。
我们能清楚的看到这个所谓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孩子身上生根发芽的。
所以当我们抱怨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孩子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
一个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朋友的儿子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孩子,在临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焦虑的情绪,变得非常黏朋友,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哭闹。
孩子爸爸看不下去,觉得马上要去幼儿园了,孩子不能这么矫情,于是开启了一系列他认为是对的,实际上错到离谱的做法:
在饭桌上教育孩子说:你要是在幼儿园里这样吃饭,老师可是要批评你的。
在孩子不睡午觉的时候说:你要是在幼儿园里不睡午觉,老师可不会惯着你。
在孩子不顺从的时候说:以后上了幼儿园,你要是不听话,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入园初期,每天都会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哭得惊天动地,最后被幼儿园老师强行抱进去。
孩子每天都会说:我不要去幼儿园。
在孩子的入园焦虑上,爸爸是功不可没啊。
本来孩子对从未接触过的幼儿园就心存焦虑,担心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地方,结果孩子爸爸这一顿恐吓,坐实了孩子的消极想象。
幼儿园果然是一个充满危险、动不动就要被批评的不友好的地方,孩子想去才怪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孩子入园上学之前,喜欢用吓唬的方式来驱动孩子,固执的认为孩子只有害怕了,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
然而人在面临恐惧时的本能却是逃跑和回避。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说:我们跟孩子在一起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让孩子陷入恐惧,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核心原则就是不能制造恐惧。
恐惧会让孩子的大脑处于原始的紧张状态,从而影响整个身心的发展。
一个学不会自主如厕的孩子有一个家长给自己2岁的孩子卸掉尿不湿,训练自主如厕,半年过去了,孩子依旧会尿在裤子里、床上、沙发上,不能在有尿意的时候提前去卫生间,坐在小马桶上小便。
家长非常生气,不理解都训练这么久了,孩子为什么还学不会,有尿了就去卫生间这很难吗?
于是乎,家长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聪明的办法:往孩子的裤裆里倒水,让孩子感受湿漉漉、凉飕飕的感觉,有了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孩子肯定就不愿意尿在裤子里了。
结果家长又被事实打脸了,孩子依旧尿裤子,每天尿湿好几条。
家长忧心忡忡的问我:孩子会不会有问题?都2岁半了,还学不会自主如厕,以后上幼儿园可咋办。
我回复他:恐怕你2岁的时候也学不会。
不知道现在的父母是怎么了,对孩子的要求高的离谱,6个月实现自主入睡,2岁脱掉尿不湿独立如厕,3岁不哭不闹情绪稳定,4岁意志坚强知难而进。
我不否认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超前发展的天赋型孩子,但我们不能拿这些孩子当做自己孩子的标杆。
大多数孩子都是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起来的,且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2岁的孩子学不会自主如厕,是因为负责自主如厕的生理机制未发育完善,但家长偏偏认为如厕是一件主观意识就能控制的事情,提出完全不符合孩子生理水平的高目标。
超出孩子实际水平的目标要求,孩子自然做不到,这绝不是孩子的能力问题,而是家长的认知问题。
家长的无知有多少,孩子的磨难就有多少。
每个父母都或多或少的对孩子有养育期待,但这个期待不能超出孩子的客观发展水平,否则你将会带着孩子一起掉入“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的负面深渊。
你会觉得孩子很难养,孩子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家有幼儿》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有正确认知,能够合理、科学地养育孩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发育良好,潜力无限的孩子。
古人用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播种插秧,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都是有规律的,急功近利的拔高,禾苗就会枯萎死去。
孩子就如同这禾苗,成长发生在时机成熟之时。
看完这三个案例,你或许会感到惭愧,原来孩子承受了很多不可承受之重,原来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
那么,就请你从此刻开始,停止给孩子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