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眼中的窝囊废汉献帝是怎样的人?怎么看这位亡国之君(二)

钧翔生活 2024-09-27 00:55:16

献帝为什么复兴汉室失败?

1、

历代王朝,除了宋朝,其余的都将抑制土地兼并当做关系王朝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究其原因,首先就在于大量的土地兼并容易产生流民。

土地一方面可以供给百姓生活,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土地,可以把农民绑在土地上。农民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土地,即形成流民。这种时候,如果恰好有人能用某种办法将这些流民组织起来,那么对王朝的统治会是极大的威胁。

黄巾军张角就是有这种能力的人,方法则是宗教。

2、

黄巾之乱只是大汉王朝乱源的契机。

太常刘焉提议,在地方设置州牧,以便于统一剿匪,灵帝同意了这一提案。从此,大汉王朝的行政区划等级,由两级变为三级,由郡县制变成了州郡县制。

两级和三级的区别,在于分权的不同。

本来,在大汉王朝的两级行政体系中,最上一层为朝廷,然后是近一百个郡,每个郡下辖约十五个左右的县。

可朝廷直接管理一百多个郡的难度实在太大,因此,从武帝时期开始,开始设置州刺史,到光武帝时基本成熟。具体做法,是将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每州派驻刺史负责监察郡太守以及区域内的治安问题——这里的州只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也就是说,郡太守的个人操守,由州刺史负责监察;但郡内行政,由郡太守向朝廷负责。

而刘焉关于州牧设置的建议,则直接改变了整个行政规划体制。从此,太守向州牧负责,州牧向朝廷负责。

至此,地方终于获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

3、太常刘焉之所以向朝廷提出这样的建议,是怀了私心的。刘焉眼见天下大乱,便想脱离政治中心,去交趾避难。因此他一开始看中的,是交趾牧的职位。只不过后来有人跟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刘焉于是才改了主意,并最终获任益州牧。

刘焉这种人不是少数。几年以后,在诸侯会盟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曹操见识了更多心怀异志,保存实力的人。

4、《出师表》云:“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和灵帝年间,两次党锢之祸,基本上将对汉室江山负有责任心的读书人扫荡一空。

5、东汉年间,即便刘秀以开国皇帝的威势,竟然也对豪强们束手无策。此时的豪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有钱人,而是有钱有势的文化人。

这些人因家传学问而入官,往往是几世为官。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出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这样的世家大族。

士族的崛起,也成为后来南北朝时期门阀社会的滥觞。彼时,天下只见孝子,不见忠臣。

6、如上种种,不一而足。因此,从表象上看,大汉王朝的灭亡是因为黄巾之乱,是因为董卓乱政,是因为曹丕篡汉;但事实上,大汉王朝已如朽木一般,树大中空,摇摇欲坠。

到这时,我们就知道摆在汉献帝眼前的这条路,有多么的难走了。在许昌期间,汉献帝应该有过三次谋诛曹操的举动,只可惜最终都失败了。

献帝并不是没有成功过。几十年前,在长安,如曹操一般的权臣董卓就曾经授首,但结果呢?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还是一如既往的纷乱,汉献帝自己的日子,甚至还不如董卓在时。

这条路,不是难走,而是根本不通。

刘协,只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之上,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尽管他一点都不像一个亡国之君,尽管他也曾试图反抗,但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一个虚有其名的皇帝所做的种种努力,不过是螳臂当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