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皇五帝的战争,你不知道那些年古人是如何面对战争

君达看文物 2024-11-09 05:07:09

【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相传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30世纪),神农氏部落进攻斧燧氏部落的作战。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距今约5000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族集团。神农氏是古夷人部族集团的一个部落,生活于今河南东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已有冶陶手工业及交换市场。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另一古夷人部落斧燧(或称补燧)氏,发生利害矛盾,引起冲突。斧燧氏部落不肯屈服。神农氏遂北上进攻斧燧氏,将其击败、兼并。随后,神农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阳地区迁移至今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落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此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作战行动。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黄帝率领本部落联盟武装在中原地区征服其他部族的战争。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距今约万年时,先民足迹已北达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通过各氏族、部落的增殖、分化及相互通婚、联盟、战争及迁徙,至距今约5000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族集团。

姜姓古羌人集团生活于今关中、豫西及晋南;古戎人集团生活于今豫中、豫北及冀南;古夷人集团生活于江、淮之间及今山东;古苗蛮人集团生活于江、汉之间及豫南等地,相继进入军事民主制时代。以黄帝为首的轩辕氏部族迅速强大起来,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联盟。对内严密社会组织,对外加强武力开拓,对不肯归附的部族经常进行攻战。、

周边较小的氏族、部落,或被征服而加盟,或被驱逐而远走。黄帝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部族联盟领袖。专用于战斗的兵器,已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有了石矛、石钺、石戈、石殳及弓箭等。部族勇士组成的营卫队已形成,平时保卫首领,战时即为骨干。当时比较强大的还有炎帝部落联盟,不服黄帝号令。黄帝遂攻炎帝于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经多次激烈战斗重又解仇结盟。风姓古夷人集团,此际已繁衍分化为以少昊及蚩尤为首领的两大部落联盟。

蚩尤部落联盟:史称“九黎”,善制兵器,战斗勇猛,曾征服20余部落控制了今苏、鲁、冀、豫交界地区,积极向西、北扩展。黄帝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擒杀蚩尤。少吴与黄帝结盟,听从黄帝号令。黄帝在泰山举行了联盟大会,古苗蛮人部族亦有参加。“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

从此黄帝英名远播,“东至于海”,“西至空桐”(今青海固原:一说甘肃高台),“北逐荤粥”后至于釜山(今河北怀来),“南至于江”,此后一些不同血缘、文化的古羌、戎、夷、苗蛮部族加速了融合,为华夏族及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阪泉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的一次交战。神农氏之后,中原出现两大部落联盟。其首领分别为炎帝和黄帝,据传皆少典氏后裔。炎帝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以姜为姓。其族沿黄河流域向东发展进入中原,成为黄河中游地区的强大部落联盟。

黄帝长于姬水(即岐水,今陕西境,亦有他说),以姬为姓,东进中原后,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称轩辕氏(又称缙云氏、帝鸿氏、有熊氏)。其族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部落联盟。黄帝经常进攻附近不肯归附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大。炎帝也在不断扩大自己势力,两大联盟终于爆发冲突。黄帝率领以熊、罴、貔、貅、、虎、雕、歇、鹰、鸢等为图腾的各部落,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各部落交战。经三次激烈战斗,黄帝部落联盟终于获胜,初步建立了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

【阪泉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的一次交战。神农氏之后,中原出现两大部落联盟。其首领分别为炎帝和黄帝,据传皆少典氏后裔。炎帝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以姜为姓。其族沿黄河流域向东发展进入中原,成为黄河中游地区的强大部落联盟。

黄帝长于姬水(即岐水,今陕西境,亦有他说),以姬为姓,东进中原后,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称轩辕氏(又称缙云氏、帝鸿氏、有熊氏)。其族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部落联盟。黄帝经常进攻附近不肯归附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大。炎帝也在不断扩大自己势力,两大联盟终于爆发冲突。黄帝率领以熊、罴、貔、貅、、虎、雕、歇、鹰、鸢等为图腾的各部落,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各部落交战。经三次激烈战斗,黄帝部落联盟终于获胜,初步建立了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

【涿鹿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条)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位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

蚩尤部落联盟,相传由 81个氏族和9个部族组成,史称“九黎”。为争夺生存空间和领导地位,它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联盟首先发生冲突,并其击败。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遂联合起来共同与蚩尤部落联盟进行斗争。经多次作战,最后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残余一部退向南方,一部归并于少吴部落联盟。此后,黄帝继续进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在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各部族的融合,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帝,则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颛顼与共工之战】相传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共工率领部落联盟修筑西岸河堤,防止水患。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颛顼终于击败共工。

【帝喾攻共工之战】相传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约今河南辉县境)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黄帝之后,黄帝族部落联盟生活在中原东部高辛(今山东南部地区)一带。相传黄帝曾孙帝喾号高辛氏,继颛顼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炎帝族的一个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居其上流黄河西岸(约今河南辉县境),经常侵犯其他部落,不服帝管辖。帝喾遂进攻共工氏,将其一举击败。此战,给共工氏以沉重打击,巩固了帝喾及其部族的领导地位。

【尧攻驩兜丹水之战】相传帝尧时期(约公元前23世纪),帝尧部落联盟在丹水(今丹江,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流域进攻驩兜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尧成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帝尧名放勋,因其曾为陶唐氏首领又称唐尧,初居冀方(今河北唐县境),后迁晋阳(今山西太原),再迁平阳(今山西临汾)。他领导的部落联盟,在当时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较强的力量。三苗族中一支以修蛇为图腾的部落联盟,生活在丹水流域,首领为驩兜。它日益强大,经常侵扰中原。尧率中原部落联盟向其进攻,在丹水岸边与之大战,终于击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尧将兜及其部族驱赶到崇山(今河南登封嵩山)一带,缓解了矛盾冲突。

【舜攻三苗之战】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舜部落联盟在江汉地区进攻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舜继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帝舜姓姚,名重华,因其曾为有虞氏首领,又称舜,相传是颛顼七世孙。三苗部落联盟逐渐南移于江、汉一带,发展迅速,日益强大,常和舜领导的部落联盟发生冲突。舜遂率本部落联盟进攻三苗。经过激烈作战,将三苗击败。为防再发生冲突,又把三苗迁徙到偏远的三危(今甘肃敦煌东南,还有今四川、云南等说)。但其相当部分退至南方地区。

【禹攻共工之战】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北黄河附近)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生活着黄帝族系的部落联盟(今山西南部),舜为首领。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联盟,长期与舜领导的部落联盟争夺生存地域,并为治水发生冲突。于是,禹率领本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将其击败并驱离治水地区,以便治水。从此共工氏再也无力与黄帝族系部落联盟抗衡。

【禹攻三苗之战】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三苗部落联盟(今湖北、湖南、江西交界一带)的作战。帝禹姓姒,名文命,继舜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生活在南方的一些三苗(又称有苗氏,或苗民)部落再度发展起来,侵扰中原。禹率部落联盟进攻三苗。战前,禹率众誓师,宣布三苗“敢行称乱’(《墨子·兼爱下》引禹誓)的罪行,以激励士气,然后与三苗进行决战,大败三苗。三苗部落从此逐渐衰落。

【夏禹攻有扈氏之战】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禹攻三苗之战》条)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鹜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权力已超出部落联盟领袖具有的公共权力范围。在会稽之山召集部落首领集会时,防风氏后至,竟被禹杀。与禹同为姒姓的有扈氏,是位于禹所在地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西方的强大部族,对禹的权力膨胀,颇为不满。禹遂召集所属部落进攻有扈氏。经多次交战,终未能将其彻底征服。

【夏启攻益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所属部落在箕山(今河南登封境嵩山)南击灭伯益的作战。禹任部落联盟领袖时,因治水及战败三苗,得到各族系多数部落首领的拥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立政》)。禹生前向联盟会议推荐伯益为联盟领袖继承人。伯益(亦称益、伯翳或大费)是东夷的部落首领,曾佐禹治水,但时间不长。禹死后,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益则“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益进攻,将其杀死,夺取了中原地区的领导权,并迁居于夏(今山西夏县西北)。

【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今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启击杀益(参见《夏启攻益之战》条)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原先就对禹的领导不满的西方大族有扈氏,此时对夏启的夺权及改变制度更为不服,起而反抗。启遂调集配属战车的王室卫队及诸侯族军数千人,西渡黄河,进攻有扈氏,双方对阵于甘。

启在交战前,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借口“威侮五行,总弃三正”,作为有扈氏的罪行,宣布“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规定作战纪律:“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正”即为“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有命,戮于社”(《尚书·甘誓》)。然后下令进攻。夏军初战小胜,后又经多次作战,方彻底击败有扈氏,进一步巩固了夏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地位。

【夏启攻西河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军进攻西河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地区)部族的作战。夏王启击灭有扈氏(参见《甘之战》条)后,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矛盾。启将其子武观放逐到西河地区。武观不满,率领西河一些部族发动叛乱。为镇压叛乱,巩固王权,启调动大军,派属臣彭伯寿率领进攻西河地区。夏军一举击败西河部族军,控制了西河地区,平息了叛乱。

【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胤率领夏军,于边远地区进攻羲氏、和氏的作战。此时夏王朝都于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统治中原地区。羲氏、和氏是为夏朝掌管天文历法的职官,被派驻远方观测天象,制作历法,预报重大天文情况。然而羲氏、和氏却擅离职守,跑回私邑,沉湎于酒,昏迷天象,搞乱了历法,未能预报日食等情况,犯了死罪。于是仲康便命胤国君王胤侯率军前往攻打羲氏、和氏。战前,胤侯组编军队进行动员,然后,指挥大军击败了羲氏,和氏,将其绳之以法。

【夏相攻东夷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相率领夏军,进攻东夷(淮河下游地区,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夏王朝自太康(约前20世纪)以来,朝政紊乱。相即位后,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以便依靠同姓部族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的力量。东夷是生活在东部的各部族,相传有九个较大的部族。他们逐渐发展强大起来,进入中原,与夏朝发生冲突。相于即位的当年,便征调大批军队,进攻淮夷(分布在今淮河下游地区)、畎夷(东夷一支)。第二年,相又发兵攻打风夷(居地近海)、黄夷(东夷一支)。夏军两连作战,皆获胜。第七年,于夷(即孟方,居今河南睢县)慑于夏军之威,前来归服。

【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 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夏王太康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战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木(全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狼(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乘虚进入斟寻,夺取政权,绝太康回都。太康死后,后羿立其弟仲康继位,实由自己执政,仲康亡,后羿赶走其子相,自立为王。后羿也染于田猎,将朝政交部属寒浞代理。寒浞培植自己势力趁后羿田猎之机,联合后羿家臣杀死后羿,逼死其子面称王。寒浞极欲消灭夏后氏势力,以铲除后患。想逃到同姓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处,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的力量,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立国。

寒浞有浇殪二子,分别封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和戈(约在今河南中部)。他派浇率领有过氏(居过地)军进攻斟灌氏斟寻氏,将其攻灭,杀死相。相妻后缗是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女,逃到娘家有仍氏处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又派兵攻打有仍氏,欲杀少康。少康逃至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少康在有虞氏积极准备复国。他做了有氏庖正,并娶有虞氏二女成家;不断积蓄力量,“有田一成(方圆十里),有众一旅(500人)”(《春秋左传·哀公元年》。

夏朝遗臣伯曾在后羿手下任职,后羿死后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积聚力量,并和少康取得联系,准备配合攻打寒浞少康和伯靡乘寒浞频繁用兵,内部矛盾加剧之机,终于发起复国之战。少康采取先除其羽翼,后击其首的方略,先率有虞氏大军突然攻打过地浇的有过氏军,一举灭浇。又命其子季杼领兵于戈地击败军,杀死。寒浞两翼被剪,伯靡即率有鬲氏军大举进攻夏故都斟寻大败寒浞的有穷氏军,灭寒浞。伯靡遂立少康为帝。少康回到夏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恢复了夏后氏的统治。

【浇灭相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浇率领有过氏军攻灭相及其领导的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斟寻氏(今河南巩义西南)的作战。东夷有穷氏(今山东西部)首领后羿推翻夏后氏。不久,其部属寒浞又篡夺政权。仲康子相跑到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避居,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力量,进行有限统治。浇是寒浞长子,被封在有过氏部族的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寒浞为铲除后患,命浇攻相。浇率有过氏军进攻斟灌氏及帝丘,一举击败期灌氏军,攻克帝丘。相再逃到斟寻氏处。浇又率军进攻并击灭斟寻氏,杀相。相妻后缗已怀孕,急从小洞逃出跑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处避居,生儿子少康。

【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 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率领有虞氏军在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攻灭浇的有过氏军的作战。寒浞夺取政权后封长子浇于有过氏的过地。太康死后,位传经仲康、相至少康。少康一家经浇追杀,几经劫难,只剩少康一人逃至有虞氏处(今河南虞城东北)立住脚跟(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灭相之战》条)。

有虞氏是原始社会末中原地区部落大酋长舜的后裔,首领虞思不忍夏朝奠基人禹绝后代,便任命少康为庖正(厨官),封于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并将二女嫁给少康。少康积极聚集力量,有一支500人的队伍,准备复国。他布施恩惠,施展才华,收拢夏朝遗民,安抚夏朝遗臣;又和在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的夏朝遗臣伯靡取得联系,共同行动。少康先派亲信大臣女艾到浇那里作间谍,分化瓦解浇的势力,刺探情报。然后,亲率有虞氏大军突然进攻过。浇忙率有过氏军迎战。有虞氏军一举攻灭有过氏军,为复国打下了基础。

【夏季杼灭殪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 19 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之子季杼率领有虞氏军于戈(约在今河南中部)攻灭所率有穷氏军队的作战。寒浞篡夺王位,后封次子于戈地。少康只身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灭相之战》条),聚集大批力量,开始复国之战。他先攻灭寒浞长子浇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条)。又令儿子季杼率军进攻戈地的。季杼先至戈地,引诱、麻痹,使其丧失警惕性。然后:率领有虞氏军队突然进攻戈,一举歼灭部有穷氏军杀死,为少康复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夏臣伯靡率领有鬲氏、斟灌氏、斟寻氏军于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攻灭寒浞所率有穷氏军的作战。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拢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夏季杼灭之战》条)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夏季杼攻东夷之战】夏王季杼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季杼派夏军进攻东夷(淮河下游地区,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夏季杼继其父少康之位,初建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迁于老丘(今河南开封东),继续统治着中原广大地区。东夷是居住于东部近海的各部族。他们不断发展壮大,经常与夏朝发生冲突。季杼便征调大批军队,派其子槐率领进攻东夷。夏军一直攻打到东海三寿国,大败东夷各部族。

【洛伯与河伯之战】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率领洛国军队与河伯率领的河国军队,在黄河、洛河地区(约今河南西北)的一次交战。洛国(今河南洛阳附近)是居于洛河旁的一个小国,国君洛伯名用。河国居黄河边,国君河伯名冯夷。两国一直不和。洛伯率领本国军队外出,与河伯所率军队相遇。双方发生争执,即行交战,河军击败洛军。

【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率领商军与河军,攻灭有易氏(今河北易县境)的作战。商族由东海之滨逐渐向内地迁移。他们擅长畜牧业,养牛很出名,常往来于各氏族间,从事商业交换活动。当其首领王亥代表氏族驱赶牛群到有易氏与河国交易时,有易氏君主绵臣贪财心起,杀死王亥,夺取牛群。王亥之子上甲微向河国君主河伯借了大量军队,并亲率商族军队与河国军队进攻有易氏,一举击败有易氏军,杀死绵臣,灭其族。

【夏不降攻九苑之战】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不降派夏军进攻九苑国的作战。夏王朝经常与周围相邻的敌对国家发生战争。夏不降即位后,夏朝与其邻国九苑相互为敌。不降于即位后第六年,便征调了大批军队前往攻打,将其击败,巩固了夏朝的大国地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