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秘木箱引发的连环笑料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起点就是一个大木箱,里边装着一尊佛像。为了把日军在中国进行细菌实验的证据交给八路军游击队,我姥姥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直接钻进了木箱里。
郭大叔骑着驴车装载着这个蕴含故事的木箱,前往石桥村的路上遭遇了日军和汉奸的检查。眼看着形势危急,这位老哥凭借机智和临场发挥,上演了惊险的求生剧目。
劫后余生的心情简直惊心动魄!虽然躲过了对木箱的搜查,但又被迫当起了"带路党",这下可有意思了。
然而最搞笑的还得是达到了石桥村门口。按理来说,村里突然涌进来一群日本鬼子,村民不是该吓得四处逃窜吗?结果相反,两个老太太却站在村口,跟看大戏似的,完全不怕被抓。
再说说我们进村后的那些引人发笑的细节。你知道我们在房前木门上发现了什么吗?是现代的门神画像!这奇特的年代感一下子就让人穿越了。
现在的人看这些穿帮镜头可能会觉得好笑,更别说当时的观众了。但奇怪的是,当年竟然没人发现。
必须承认,这些穿帮镜头反而使这部抗日喜剧增加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日军士兵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搜查时明明就在眼前,恰恰不能看见任何人,他们的演技实在是无人能及。
正因为有了这些"不经意"的穿帮,电影才会显得更加真实,更有生活气息。
说实话,如果这些穿帮镜头出现在严肃的抗日题材电影里,肯定会被大家批评的。
第二章 重返火车站的惊心动魄
不得不倒回去讲讲火车站那场戏,旧话重提之下,得先把村口那段戏份儿讲完。
你还记得"我姥姥"在列车站躲避日军搜捕的那段戏吗?本来应该是紧张刺激的对抗场面,但是由于这些穿帮镜头,变得像喜剧一样。
请让我逐一列举出这部影片中隐藏的"惊喜"有多少。
首先来聊聊这一场激烈的战斗戏。当时八路军战士在列车上突然袭击日军,场面是相当的热血沸腾。可是回头再看,简直是要笑到岔气。
有一个日本兵先是被八路军战士来了个漂亮的过肩摔,然后整个人被扔了出去,带刺刀的长枪也跟着飞上了天。
但是!当镜头切到桥下视角时,那把长枪直接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变魔术吗?简直笑死人了。
更让人惊奇的是火车两边的布景。列车疾驰而行,两侧林立的并不是老旧的木质电线杆,而是水泥电线杆!这种现象在那个年代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就像是直接穿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样。
等等,别急!画面拉回一些,你会发现列车后面居然出现了一连串现代高楼!这显然已经不是建国后的场景了,而是直接跳转到了改革开放时期。
这场景转换的速度,比现在的高铁还要快。
其中最逗的就是日军的那架战机了。远看似乎挺像战机,机身上的红日旗随风飘扬。但仔细一看,它不就是个玩具模型吗?而且那个飞行轨迹,连纸飞机都比不上,太假了。
那帮日军的神奇枪法,简直就是“人体描边大师”在线表演。子弹愣是打出了绕弯的特效,就是就是打不中人,这技术得练多少年啊?搞得跟演杂技似的。
不过,这些穿帮镜头却让紧张的战斗场面多了几分趣味性。
不得不说,虽然这些穿帮镜头很离谱,但它们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不完美的地方,反而成了最完美的点缀。
三、"罗圈腿"鬼子的搞笑人设
关于《举起手来》的灵魂角色,必须提及潘长江出演的"罗圈腿"鬼子兵。
最出彩的部分在于石磙追人的那段戏。“罗圈腿”不小心让大石磙从坡上滚下,他被吓得慌不择路地奔跑。本该是一个惊险刺激又好笑的场景,但!眼尖的观众发现,画面左上角竟然站着一个身着现代服装的路人!这位老铁是不是以为自己站得够远就不会入镜?结果可好,人家就这么淡定地站在那,跟等公交似的看着“罗圈腿”被石磙追着跑。
更搞笑的是渡边太君的那场戏,他在滑坡上踩到村民们扔的玉米粒,就像踩了滑板一样滑下,简直就跟瞬间开启"滑板模式"一样。
镜头拉近一看,好家伙,背后居然躺着一个木制滑板!这道具组太省钱了,连个像样的特效都舍不得上。
但是!这个滑板可不是一次性用品,简直就是这部电影的"劳模"。渡边太君用完,转手就给咱们的"罗圈腿"主角用。
当"罗圈腿"被村民设计的陷阱弹飞出去,从斜坡滑下来的时候,他又见到了这位"老朋友"。这个重复利用道具的操作,确实为环保事业献出了一份力量。
道具组的解释真的很有意思:"服装道具价格不低,滑烂了多可惜啊!"这个理由,让人竟无法反驳。
但老实说,潘长江在片中塑造的这个"罗圈腿"角色,的确为这部抗日喜剧注入了灵魂。就算是穿帮也让人觉得可爱,让人根本无法生气,反而会觉得搞笑性更强了。
无论是那些刻意搞笑的场景还是意外暴露的穿帮镜头,都让这个角色成为经典。
有时候,不完美的细节反而会让角色更具魅力。《举起手来》正是这样的经典喜剧,每个穿帮都像是对观众的意外惊喜。
四、石桥村的意外接连发生
五、石桥村的惊险事件
接着,咱们再说说石桥村里那些让人忍俊不住的、常常出现在镜头里的穿帮场景吧。
最绝的是“我姥姥”和男同学带着重要文件要逃跑的一段。本应是紧张刺激的逃亡戏码,然而当你看到围墙时,好家伙!现代工艺制作的红砖墙竟然清晰地出现在镜头里。
还有那场我姥姥学射击的戏。画面左边明明有一座房子,八路军教官指导我姥姥瞄准,一枪就把埋伏在屋顶的鬼子给干掉了。
那个翻译官的表演让人感到离谱,他手扒石块喊救命的时候,镜头里清楚地显示下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
结果画面一转,这哥们瞬间置身于悬崖峭壁之间!这个场景变化速度,简直比变魔术还快。
说到这里,真的很佩服当年观众的专注力,即使有这么多明显的穿帮场景,大家都没有发现,全都被剧情给吸引住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穿帮细节反而让整部电影多了几分生活气息,就像是在提醒观众:别太当真,这就是个让你开心的喜剧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穿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其实,有时候缺陷反而成了特色。像《举起手来》这样的电影中,穿帮镜头虽然看似与故事情节无关紧要,却在不经意间提升了电影的喜剧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仿佛置身于那个朴素而喜剧满满的时代。
五、穿帮镜头背后的另类成功——《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在2005年一上映,全国就掀起了追剧热潮。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能将严肃的历史话题拍成喜剧,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穿帮镜头,却反而使它成为了另类经典,让人对其喜爱有加。更加神奇的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观众的观影体验,反而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
现在回头看,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穿帮场景:水泥电线杆、现代高楼、玩具飞机、重复使用的滑板道具,还有突然消失的房子。这些放在今天的电影里,估计分分钟就要被喷上热搜。
这些放在今天的电影里,估计分分钟就要被喷上热搜。
但在《举起手来》这部影片中,那些"错误"却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潘长江和郭达的演技非常出色,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观众都沉迷于智斗小鬼子的快感之中。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做出了一种创新,打破了观众对抗战片沉重的刻板印象,通过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历史题材,把难以承受的重量变得轻松愉快。
说白了,《举起手来》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没有把自己太当回事。它通过夸张的表演、搞笑的剧情,甚至是那些意外的穿帮,让观众在笑声中体验到了抗战题材的另一面。
这些穿帮并不是缺陷,而是为这部电影加入了一些特别的调味料。
时至今日,电影特效已经相当出色,但《举起手来》中的“朴实无华”的穿帮,却依然能让人笑出声来,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它告诉我们:有时不完美,也可以成为最完美的。
这部电影中的"缺陷",让它在众多抗日题材影片中一枝独秀,成为了大家心中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