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思维:乱世之中掘真金。

白猫学 2024-10-05 13:56:40

说到机构,很多人不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

机构,听着就很高级,似乎是很专业的资金。

其实,机构资金,不是单纯的某种资金,而是具备机构属性的一类资金。

通常,我们看到席位上,写着机构的有几类。

第一: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走的通道,就是机构通道。

公募基金大家再熟悉不过,传说中的接盘王。

其实,他们也有苦衷。

公募基金的本质,是挑选优质的个股,研究上市公司,但他们对于估值和定价,并不是很清晰。

手里有钱,就会买买买。

手里没钱的时候,就会卖卖卖。

无关价格高低,无关好坏,选定好标的之后,根据手头的资金情况来。

简单的说,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要赎回了,什么时候卖。

公募基金的灵活性其实很差,仓位也大多在90%以上,硬生生的穿越牛熊。

第二:阳光私募。

阳光私募,其实就是私募基金。

所谓的阳光,指的是去正规备案的私募基金。

还有一些民间私募,是非正规的,这个就不多说了,因为他们也申请不到机构席位。

私募基金能做的,就比公募基金要多很多了。

仓位更自由,选择更自由,策略更多,甚至可以去动用杠杆。

当然,私募圈也比较混乱,有一些私募都是去接盘的,反正拿的也是客户的钱。

还有一些私募喜欢短线交易,手法和游资差不多。

各种私募可以说是大杂烩,各有千秋,什么样的都有。

大部分能上龙虎榜的机构,都是属于私募范畴,因为其他机构不太喜欢打板。

第三:券商资金。

券商的资金,也是机构资金。

大部分的券商,都有一部分自有资金,是用来投资股票的。

当然,实际的回报率,也就那样,并没有好太多。

券商的投资思路,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主线行情的趋势,会适度参与。

还有一些会配置一些蓝筹股,以业绩为主要的参考标准。

券商配置股票,交易频率其实是比较低的,会根据策略,做一些季度轮换。

除了少部分激进的券商,大部分都是中规中矩,选股跳出沪深300的都很少。

第四:保险资金。

险资的交易,也是用的机构席位。

而且,保险的机构资金,数目其实是比较庞大的。

保险资金的投资风格,也是投研派。

很多保险公司,会深入到上市公司做调研,如果觉得上市公司不错,就会长期持有。

保险资金的体量,其实是非常大的,只不过实际投资进入股市的,比较有限而已。

险资作为中长线投资的重要力量,其实是举足轻重的。

第五:社保资金。

社保基金,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一句话,国家队嘛。

社保基金自然是机构席位,他们也是最灵活,盈利能力最强的机构了。

为什么盈利能力强,也很好理解。

一方面,社保的布局,主要是低估值高仓位,高估值低仓位。

所以,每一轮抄底,每一轮逃顶,都有社保基金的身影,堪称绝对风向标。

另一方面,社保的投资研究能力,也是异常强大。

这种强大,体现在很多方面。

普通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调研,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本身。

社保基金对于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是能够直接介入调研的。

可以说,社保买入的股票,几乎不踩雷,都是深度调研而来的。

五大主流种类,是整个机构的雏形,而整个机构的投资思路,更偏向于中长期和深入投研。

掘金,这两个字最适合机构了。

除了私募以外,大部分的机构是不做短线交易的,至少是波段型的投资选手,讲的是周期。

机构投资,主要的优势有几个。

第一,投研的能力足够强。

机构的投资研究能力,一定比游资,比散户高很多。

他们做投资的第一个要求,是上市公司是一个不错的公司。

对于一些短期的情绪,炒作的题材,大部分机构资金,是不会贸然去参与的。

他们的入场,会经过深思熟虑,足够多的研究调查之后。

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就是机构投资的风格。

第二,投资的周期足够久。

机构的耐心是足够久的,穿越牛熊的比比皆是。

做短线的机构很少,起码季度起步,有一些都是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

一些保险资金,买着蓝筹股,可能五年八年都没调整过。

机构投资很少去做高抛低吸,以绝对的大趋势为主。

第三,资金体量的优势大。

机构的资金优势,其实在投资中一定是占优的。

尤其是很多机构,都会变成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级别都不一样。

很多上市公司会主动向机构抛出橄榄枝,接受他们的调研,也是作为一种背书。

所以,机构投资者的准确度,会大大提升,对于上市公司的判断也会好很多。

资金体量越大的机构,投资起来越谨慎,出错的情况也就越少。

第四,号召力带来的溢价。

号召力溢价,其实很简单,也很常见。

如果一支股票被三家四家社保包围,那是不是就有号召力了。

很多投资者,投资机构,会跟风买入。

那么,社保就顺理成章的享受了市场给他带来的溢价效应。

溢价效应意味着可以套利,对于这部分资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大部分机构资金,只需要耐心的挖掘优质上市公司即可,不必想太多。

踏踏实实的寻找优质上市公司,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机构身上。

散户对于机构的投资选择,可以适度的做参考。

毕竟,大部分投资机构,尤其是社保基金这种,都是盈多亏少的。

一支股票,如果是零机构投资者,那么他的质地一定不怎么好,入不了机构的法眼。

涨不涨是一回事,机构是否参与,又是另一回事,不能算在一个维度里。

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机构踩雷的概率更低,投资安全性会高一个等级。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