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869期
大家好,趁着午休这段时间,回复粉丝留言了解虚火口疮的分析和方法。
顽固口疮,就是西医所言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目前中西医对此病都没有很理想的疗法,在临床上也是易诊却难治的疾病。
顽固口疮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通过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₂以保持正常代谢功能,增强面机体免疫力,来促进口疮溃疡面愈合,这也是西医上比较常见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预防复发。
事实上中医调理顽固口疮可以做到从内治外的思路,来强化脏腑功能来标本兼治,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目的——
清代医家罗国纲著的《罗氏会约医镜》中有这么一句话:
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
意思是说,口疮疾病,其实是五脏六腑的功能偏盛导致的。
那五脏六腑功能偏盛如何导致口疮的呢?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喝酒太多,或太喜欢摄入辛辣肥甘厚味醇酒,或情志不畅、性格急躁易怒或郁郁寡欢,或过于疲劳劳倦过度,损伤脾胃等都可以引起口疮。
古中医早就认为口疮是口腔黏膜受火邪上炎熏蒸口舌黏膜所致,但火邪分实火和虚火,初期多实火,中后期多虚火或虚实间杂之证。
因此,口疮初期,多施以清热泻火消疮的方法,频获良效。
但随着口疮频发,频频使用苦寒凉药之品,久之必伤脾胃,脾胃运化下降,气血津液生化不足,久之气阴两虚,气阴不足,则不能收敛下焦,容易出现阴虚火旺,从而虚火上越,灼蒸口舌黏膜,发为口疮,且这种口疮还会缠绵难愈。
这就像明代医家龚贤庭在《寿世保元》中所说:
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
那该怎么治,清代中医外科大家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所言:
凡口舌生疮,初起不可便用凉药敷掺,恐寒凝不散,内溃奔走,久而难愈,必先用辛清升散,而后清凉,使郁火达外,再视其所因而治之。
所以,对口腔溃疡,你可以这样认为:口疮,初期有属虚火,但复发性口腔溃疡或顽固口疮,多为各种因素引起的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相火上浮所致。
下面分享一则中医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顽固口疮治疗研究——
如果是气阴两虚所致的顽固口疮,常有下面这些症状:
顽固口疮发作,内有溃疡,粘膜可红肿色黄,中央凹陷并覆盖有假膜,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疼痛比较明显,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摄入辛辣热咸等刺激性食物疼痛加重。可伴有心烦意躁,口热口干,身体乏力容易疲倦,尿黄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细。
那就可以下面的益气养阴消疮汤治疗,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表详方):
黄芪、太子参、北沙参、玄参、麦冬、炒白术、生甘草、当归、山豆根、金银花。
加减使用方法:
如果伴有血瘀,则方加丹皮、芍药、桃仁。
如果虚火较重,心烦不安失眠,则方加黄连、栀子。
如果湿邪较重,则方加茯苓、泽泻、茵陈、车前子。
上方常法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日一剂。
此方治疗气阴两虚口疮26名,和另外19名顽固口疮采用口服VC、VB₂治疗来做疗效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半月对比疗效,结果显示:
中药组26名,治愈9名,显效13名,有效3名,无效仅1名。
西药组19名,治愈3名,显效7名,有效4名,无效5名。
这个益气养阴消疮汤有什么道理呢?
方中黄芪为君,能益气健脾。
太子参、玄参、麦冬、北沙参、可养阴益胃生津,为臣药,和君药黄芪配伍形成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并举态势。
方佐以当归辛温活血止痛,防止寒凉药物太过。以金银花、山豆根来清热解毒消疮。
方以生甘草为使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能清热解毒,脱毒生肌。
全方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疮,对气阴两虚引起的顽固口疮验证有效。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3年第11期《河北中医杂志》赵宾彦等文章《益气养阴消疮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6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