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生肖神殿中,有一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它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它有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尾,集各种动物所长,还会飞,擅变化,甚至可以呼风唤雨!
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它就是龙,也是即将要到来的农历甲辰年的属相。关于龙的传说我们听过太多了,龙族的“名龙”也是一抓一大把,哪吒闹海里的敖丙;西游记的敖烈、敖广等等。马上就要到龙年了,一起上龙宫热闹热闹吧。
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01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古龙浮现
说起中国龙啊,那可得好好唠一唠,最早的中国龙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1982年,在辽宁阜新查海村西南2.5公里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处8000年前的先民遗址,经过前后7次的发掘,共挖出原始房址55座,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石块堆塑龙。据考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龙形遗迹。
查海遗址石堆塑龙
而在河南濮西水坡遗址中也发现了早期龙的形象,这座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在45号墓中,埋葬了一位男性,遗骨的左边用蚌壳摆塑了一条龙。
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蚌壳摆塑龙,右边的摆塑是虎
由此可见,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龙就已经在中国人的文化体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红山文化C形龙
故宫博物院藏
C形龙是传说中的“中华第一龙”,是距今5000多年辽宁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同时也出土了玉猪龙。
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考古博物馆藏
从这些龙形象中其实可以读出一些别的信息,那就是在原始社会中,龙的形状和外表实际上是还没有被确定的,这时候的龙是形而上的,是一种图腾,而非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东西。
陶寺龙纹盘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地区龙的形象,距今4000多年了。这条龙是蛇身,身上的黑色是鳞片,方形的头,还有两个小耳朵,嘴里边还衔着一个植物。
这件盘子应该不是一个实用器,因为彩绘一沾水就会掉彩。有可能是贵族的承盘,也可能是祭祀时期盛酒用的。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这条龙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一般被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这件绿松石龙是夏文化最重要、最精美也是最独特的文物之一,有“超级国宝”的称号。
龙形器细节
这件绿松石龙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对应着《诗经》中“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记载。
龙身初现
接下来就到了青铜时代。其实从出土的各类青铜器中不难看出,龙纹在青铜器中的应用那可是相当多的。
这个时候的龙从图腾摇身一变成了掌管某种自然天象的神明。为什么会从图腾崇拜转变成神灵崇拜呢?
商 象尊 可见表面龙纹
湖南省博物馆藏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产生的关键是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也就是学术界称为“产食革命”的阶段。宗教信仰也自然而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巫术等过渡到多神崇拜阶段。
西周早期 外叔鼎,红框处为龙纹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从中国的传说来看,中国的农业革命发生在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时代。《易·系辞·下》里有记载: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砍削木头作为耜,揉曲木头作为耒,将耕地锄草的方法教给天下人们。
商周 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夔纹也是龙纹的一种
四川博物院藏
人们学会了种植和饲养,文明程度提升。但农作物长得好不好,那全是老天爷说了算,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从中外原始民族的宗教信仰来看,在各种自然神中,雷神是最早形成的神灵之一。
古代人们觉得雷与农作物和牧草的发芽、生长、结果有关,许多文献对此都有记载。《说文》云:“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易·说卦传》:“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商 龙形觥
山西博物院藏
而咱们的龙,可能就是初代的雷神。《山海经·海内东经》记雷神形象为“龙身而人头”,《淮南子·地形训》称其为“龙身人首”。《易·说卦》:“震为雷,为龙”。而后来呢,人们又把龙和降雨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
龙形觥龙纹细节
龙与帝王
随着秦汉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形成,“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观念盛行,龙开始和帝王产生了联系,“真龙天子”的观念逐渐出现。
秦始皇就被称为“相龙”,虽然“相龙”究竟指的是什么,史家说法不一,但说明秦始皇与龙神拉上关系当是无疑的。
汉 S形龙玉佩
徐州博物馆藏
汉朝各代帝王更加精于利用龙神的神力和地位以树立权威,每一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是真龙天子。传说汉高祖刘邦系其母刘媪与蛟龙交合而生,《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而且秦汉时期龙的艺术风格更为精细具体,特别是西汉龙的造型章法变化较大,一是龙纹多呈一种蟠螭图案,“螭” 也是传说中的龙属神兽,其蛇形体长弯曲,造型与龙纹多有相似之处,身尾不分,融为一体。
汉 透雕螭纹玉饰
徐州博物馆藏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东汉以来交互盘绕的结龙形象逐渐消失,从壁画、画像砖、墓志石、石棺等来看,龙的形象呈现出身尾分明、体似狮虎、龙角前卷、四肢细长的特点,身躯雕琢鳞纹趋密。
南朝 龙纹砖
常州博物馆藏
大多数的龙有飞翼、鹰爪,有的飞翼夸张成细长的飘带形,造型风格与以前稳重沉着的静态相反,一般呈匍匐爬行状较多,线条流畅讲究行云流水。
邓县南朝画像砖 青龙
河南博物院藏
这个时候龙的形象也慢慢从形而上转变为形而下,人们都开始对龙有了清晰的认知,龙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品种和分类。
《广雅》 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鹰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说文》 谓龙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尔雅翼·释龙》 谓龙有九似: “角似鹿,头似马,眼似兔,项似蛇……”
西晋 青龙画像砖,能看出这是一头三爪龙金昌市博物馆藏
除了这些设定,据《山海经》《淮南子》《太平御览》《述异记》等记载: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五百年为应龙。
能看出来,这是龙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可能也是等级制度的另一种反映。
南朝 仙人骑龙画像砖
浙江省博物馆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阶段。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唐代的龙头,既不像先秦以前的方形龙头,也不同南北朝时的扁长龙头,而是相似于麒麟的头部;龙腹凸起,身段紧凑,有点像虎豹的造型。
唐 鎏金铜龙饰件,也是一头三爪龙
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最特别的要数龙爪的演变,其实商代龙的四肢与爪数已依稀可见,战国时龙的四肢明显伸长,以三爪龙为主,一直到唐代,龙都以三爪为主,到了宋代,四爪龙就比较多见了,元代则有了五爪龙,明清两代也一直沿袭。
唐代鎏金龙与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之前,龙的身体还没有那么长;到了宋代以后,龙开始变得蜿蜒多姿,身体也变长了,元代以后更加明显。
唐 葵花单龙镜
弗利尔美术馆藏
南宋 三官图轴:水官图,红框处能看出龙为四爪
波士顿美术馆藏
自元朝起,规定只有皇帝和他的某些亲属才可以穿五爪龙的礼服。根据龙的形态,正向对着人的为正龙,侧向对着人的是为行龙。正龙只有皇帝本人可以使用,而行龙的限制则小一些。
清代龙袍 可见正龙纹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个时候,黄色的五爪正龙就成了皇帝的徽号,任何人不得越制,否则便会招至杀身之祸。
元 海水龙纹螺钿花棱盘,红框处可见五爪龙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明万历 掐丝珐琅双龙盘,能辨认出这是一只四爪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凸显的是等级制度。
明永乐 剔红双龙牡丹纹圆盒(局部),蓝框中可见五爪龙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青花云龙纹盘,红框中可见五爪龙
南京博物院藏
那些“名龙”
不仅仅是存在于文物上的纹饰,我们对于龙“有人情味儿”的认知,基本上都来源于各种传说,这些“明星龙”,给龙文化增色不少。
《封神演义》中的敖丙(左)
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中的敖丙(右)
近几年最火的一条“名龙”,莫过于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他出自传说《哪吒闹海》。哪吒闹海的故事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的记载。
漫画《非人哉》中的敖烈
其次大家都知道的“名龙”,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算一个。看名字可能不熟,但要说白龙马是不是就想起来了?唐僧的白马被这位三太子敖烈给吃了,于是他自己化作白马驮着唐僧西行。
02
西方龙,邪恶的化身?
同样是龙,西方龙的“龙生”就比较悲惨了。倘若把东西方龙放在一起,东方龙这边金光闪闪,威风凛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谁见了不要叫声龙王爷?
反观西方龙这边,长相恐怖,还爱囤积居奇。不管是《霍比特人》里屠杀矮人国的恶龙史矛革,还是《权力的游戏》里的冰霜巨龙雷戈,哪一个不是恶贯满盈?
电影《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中的恶龙史矛革
实际上西方龙的恶名由来已久,在《圣经旧约 · 以赛亚书》中,就有关于恶龙的描写:
In that day the LORD with his sore and great and strong sword shall punish leviathan(利维坦) the piercing serpent, even leviathan that crooked serpent; and he shall slay the dragon that is in the sea.
译文:到那一天,上主要用他那厉害、巨大、猛烈的剑,来惩罚「里外雅堂」飞龙,和「里外雅堂」蜿蛇;并要击杀海中的蛟龙。(圣经思高译本,译名不太一样。)
这里能看出来,龙在圣经里完全就是一个大反派的形象,圣经写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大概在西周时期。也就是说,西方龙的恶名基本上和东方龙的盛名同时开始流传,只不过一个名垂青史,一个遗臭万年罢了。
古巴比伦界碑,伊朗苏萨出土,最下方蜿蜒爬行的生物就是龙,卢浮宫博物馆藏
对于东方龙,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么西方龙又长什么样子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古巴比伦龙有四条腿,身上有鳞,且有翼。
古埃及和古希腊龙的形象是Hydra(海德拉),传说它有九颗头,砍掉一个又会长出一个,古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就曾经干掉过它。
亨利四世斩杀七头蛇
卢浮宫藏
另一种形象是chimera(喀迈拉),狮头、山羊身、毒蛇尾。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记载它有三个头,分别是狮头、山羊头和毒蛇头。
圣乔治勇斗恶龙壁画
卢浮宫藏
古英语长篇英雄叙事诗中的英雄贝奥武夫,杀死的龙也是蛇形,还有翅膀,会游泳,能吐水,有毒牙。亚瑟王的故事中出现的龙也是蛇形有翅,还能喷火鼓雷。
罗马圣皮埃特罗教堂的12世纪壁画,可以看到红色的巨龙
由此可见,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凶猛的怪兽与邪恶的象征,所以西方世界一直流行着“屠龙”的传统,除了刚刚那几位后世英雄,实际上这个传统还能追溯到更早。
伊什塔尔城门上的恶龙浮雕装饰
19世纪8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对尼普尔的一处苏美尔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3万余块记载着苏美尔文学的泥板文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
苏美尔神话中屠龙的有三位主人公,分别是水神兼智慧神恩基、战神宁努尔塔、丰饶与爱情女神伊南娜,他们所屠的恶龙名叫库尔,居住在地下世界,它的能力是能够引发地下恶水袭击诸神以及对大地造成危害,是黑暗冥界的象征。
公元前18世纪的滚筒印,其纹饰主题是伊南娜接受众神的崇拜,伊南娜脚下踩着一个头上生角的怪兽,应该就是库尔(红框中),大英博物馆藏
纵观东西方龙流传下来的故事,东方龙扮演的大多数是有“神性”的正面形象;而西方龙则扮演的是勇者必须要铲除的“怪物”形象。
塞浦路斯岛伊达星昂出土的银碗,细节处表现了腓尼基国王阿革诺耳的儿子卡德摩斯屠龙的故事
唉,同样都是龙,做龙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03
结语
龙文化传承千年,已经成了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一环,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图腾。炎黄子孙,同样也是龙的传人。
战国 龙首珩
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