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夏天,国民党军集结了十几个精锐师,围剿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而受到卫立煌指挥的中路军,进展最为迅速,攻势最为凶猛,很快就攻陷了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金家寨,卫立煌也因此成为了“剿共英雄”。
卫立煌的“辉煌胜利”令蒋介石喜不自胜,很快就命令以金家寨为中心设立一个新县——立煌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剿共英雄”,最后却成为了新中国建立的忠实支持者,那么卫立煌将军,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反动,倒向人民的呢?
曾经的“剿共英雄”卫立煌绝对是国民党内的老资格,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年仅十五岁的卫立煌就在自己的家乡安徽省参加了抗清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卫立煌也没有留在北方加入北洋军,而是毅然前往南方投奔了粤军,并且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卫士。
孙中山先生去世时,卫立煌已经当上了旅长,蒋介石掌权后卫立煌更是成为了其第一批的嫡系班底。蒋介石不仅非常信任卫立煌,同时因为卫立煌的老资历,也必须要卖他三分面子。北伐战争爆发时,卫立煌是蒋介石的先锋军,反革命政变爆发时,卫立煌的部队是蒋介石的守备部队。
1930年后,卫立煌开始“剿共”,因为初期轻敌冒进卫立煌本人差点成了红军的俘虏。知道红军的厉害后,卫立煌再也不敢冒进,但是后方的蒋介石却一再催促部队进攻进攻再进攻。其他的国军部队都不敢轻举妄动,唯独卫立煌对蒋介石最忠诚,领着兵就打金家寨。
此时红军早已转移踏上了长征之路,所以卫立煌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金家寨。此后卫立煌连连高升,更是成为了蒋介石的“剿共急先锋”,足迹踏遍了全国十多个省份。此时卫立煌对共产党的观感,始终都没变过,就是匪军。但是很快,一场战争将会彻底改变卫立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
重新认识西安事变期间,卫立煌和蒋介石一起被张学良控制。卫立煌自知自己对红军有着血债,多半是逃不掉了。但是张学良却找到了他,告诉他自己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究竟何在,并且向卫立煌深入的讲了讲他们的“八项主张”。
卫立煌和很多国民党将领不同,他确实是有信仰的,也确实是一心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他认为张学良的“八项主张”和他本人的信仰,其实并不冲突,并且认为全国一致抗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平静下来后的卫立煌,开始认真的阅读西安的一些报刊。
最后对人说:“西安事变是完全没有想到的,这个结果更是想不到,简直是好得很!要不是张汉卿来这一下子,再打内战,恐怕中国就要亡国了!”
忻口战役打响后,卫立煌总算是和共产党有了正式的接触,当时八路军已经开始东进抗日。卫立煌最先见到的是周恩来,其实两人早就在北伐前后见过多次,就是一直都没什么交流。忻口战役爆发前,卫立煌对周恩来和共产党其实还是没有什么感觉。
直到战役期间,卫立煌的部队在忻口和日军血战厮杀,而八路军则在敌人的后方不断的切敌人后路,数次占领雁门关。忻口战役结束后,卫立煌激动的找到周恩来,感谢共产党在此战中做出的贡献,直言“共产党帮了大忙”。
1938年,卫立煌又认识了朱德,大家都是当年追随孙先生的老人,因此卫立煌对朱德很有好感,认为两人颇有相似之处。这一次朱德给他讲了讲八路军的治军经验,卫立煌深以为然。后来十八集团军在临汾设置了一个办事处,和卫立煌十四集团军的总部很近。
卫立煌有事没事就去那个办事处找徐向前聊天,徐向前就是当时差点俘虏卫立煌的人,两人一来二去倒是成为了朋友。后来卫立煌在明知赵荣生是共产党的情况下,还是将其任命为自己的秘书。当时是1938年,可见此时卫立煌对共产党的认识已经完全扭转了。
同年,卫立煌甚至参观了延安,见到延安的风貌后对共产党的好感更甚。1941年,蒋介石得知卫立煌和八路军交往甚密,直接撤了卫立煌的职位,后来更是直接扔到了缅甸。
逃港内战爆发后,卫立煌被派去东北背锅,辽沈战役即将结束前夕又被老蒋派飞机接了出来。离开东北后卫立煌被安排进了北平,当时北平城内人人自危,大家都担心解放军可能要入关。所以当时北平也没有人顾得上卫立煌,他干脆包了一架飞机带着家人前往了广州。
卫立煌准备通过广州前往香港,这个消息肯定瞒不过毛主席,他立刻通知了合肥县政府,要求当地的干部保护卫立煌的部分家属。因为毛主席同样清楚,卫立煌这么带着一大帮人跑去香港,肯定也瞒不过蒋介石。
果不其然,当卫立煌一家赶到广州后,很快就被保密局特务给监视起来了。其实毛主席高估了蒋介石,国民党确实没发现卫立煌的行迹,只是卫立煌来到广州后排场实在是太大了,自己暴露了。不久后,卫立煌被带去了南京软禁,蒋介石是打算把他带去台湾。
但是卫立煌坚决不上蒋介石的贼船,还好当时卫立煌的夫人病了,也就因此滞留在了南京。当夫人病好之后,已经是李宗仁掌权了。李宗仁撤掉了卫立煌家中的宪兵,就是保密局特务指挥不动。在李宗仁和文化界部分人士的帮助下,卫立煌最终成功摆脱了特务的控制,逃去了香港。
1955年,在香港滞留了六年的卫立煌终于重返祖国大陆,最终于1960年于北京去世。
参考资料:
《“剿共英雄”卫立煌的人生剧变》 郭广迪
《卫立煌秘密出走香港经过》刘小清《传奇将军卫立煌亲共之谜》 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