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跑”者叹气:男女跑者为何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医生给出真相

一庆来看趣事 2024-11-02 18:00:32

无论是在晨光初照的绿地,还是在暮色笼罩的小径,总可以瞥见疾步者在微风中疾驰的身影。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从每天几公里到挑战马拉松,似乎许多人在跑步中找到了生活的节奏。有人称其为健康之道,有人却戏称为“瘾跑”——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跑步成瘾现象。为何奔跑会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男女跑者的“瘾”又是否各有不同?

奔跑成瘾的缘由:身心双重因素的交织推动。

参与身体活动时,体内能分泌出“愉悦因子”。

慢跑被视作能激发“奔跑愉悦”(jogger's bliss),即由脑内啡(enkephalins)及多巴胺等生化物质所触发的快乐情绪。脑内啡乃一种天生的止痛物质,其作用与吗啡相仿,能减轻痛感并带来愉悦及宁静的感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跑步的过程中,大脑会分泌大量内啡肽,使跑者产生一种幸福感。内啡肽的分泌增强了这种快乐感受,使慢跑变成了一种令人“沉迷”的运动方式。

心理层面的积极反馈系统不断运行着

跑步还会带来心理层面的正反馈。很多人跑步是为了保持健康或减肥,随着身体的逐渐变化,他们在镜子中看到更紧致的身材,在健康数据中发现进步,这种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跑步的兴趣。现代社会压力大,跑步成为了许多人释放压力、整理思绪的方式。这种心灵的“解放”在情绪上给人带来安慰,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循环,使得跑步成为他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医理中的“行气”理念:跑步助推体内能量循环

1. 古代医学对“跑步”疗效的理解

在古代中医学体系中,跑步或其他体力活动被认为有助于“行气”。中医学说里,“元气”是维系人体生命运作的核心动力,促进“气血运行”旨在保证血液与气息流畅无阻。古人相信,“气行则血行”,只有气血通畅,身体的各个器官才能正常运作。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到,适度运动能够改善脏腑功能,让气血顺畅流动。跑步这种长时间、稳定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调动人体内的阳气,帮助体内能量循环,因此跑步成为现代人健身的一种健康方式。

2. 现代医学如何解释“行气”现象

从现代医学的眼光审视,缓步跑对提升心脏及呼吸系统效能极为有利。奔跑时,深呼吸配合肢体有节奏的移动能增强血液含氧量,有效推动血液循环在体内顺畅进行。这种有氧运动还能减少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从而达到中医所说的“通畅气血”的效果。实际上,跑步后流汗、气息平稳的感觉,也正是体内循环改善的体现。

性别差异:男女在跑步成瘾中的不同因素

男性更倾向于参与竞赛活动并寻求自我突破。

研究表明,男性跑者往往受到竞争心理的驱动。对他们来说,长跑不仅是锻炼体魄的途径,更是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方法。许多男性跑者将跑步视为提高耐力、突破自我的过程。他们持续奔跑的源动力,在于追求更快的速度与更远的路程,敢于挑战马拉松乃至超长距离的超马赛事。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在跑步时,体内睾酮水平上升,这一激素能提升自信和竞争意识,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男性跑者对跑步成瘾,更倾向于追求难度更大的跑步目标。

女性跑步迷们更偏爱通过社交活动和心灵舒缓来达到放松状态。

女性常常将跑步看作是心灵慰藉的一种途径。女性跑者更倾向于通过跑步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寻找自我平衡。研究表明,女性在跑步过程中更容易体验到内啡肽的作用,从而产生愉悦感。跑步也能给女性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很多女性在跑步中建立了朋友圈,分享生活,彼此鼓励。可以说,对她们而言,跑步的价值不仅限于身体锻炼,它更是心灵的一次“加油”之旅。

跑步过度的健康隐患:传统医理与现代医学的提醒

跑步沉迷所带来的身体压力,与中医所述的“劳累过度损害身体”观念相吻合。

古人认为,运动虽益,但需适度。过度劳累容易伤及气血,特别是中医讲究“劳逸结合”,过度运动反而会损伤身体。《黄帝内经》指出,“用力太过则损伤筋骨”,也就是说,运动虽好,但不可操之过急。现代医学也警告我们,过度跑步会给关节和心血管系统带来压力。许多跑者在长期的过度训练后,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足底筋膜炎等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的风险。

大脑“过度仰仗”的潜在危险。

人们若深陷于奔跑带来的快乐之中,可能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离不开”的习惯。一旦停下,部分跑者会经历抑郁、焦虑等情绪波动,甚至出现类似戒断反应的情况。对于这类个体,慢跑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必需,以至于他们感觉“不跑不行”。专业人士告诫,确保锻炼的恰当与适量,才是防止“过度锻炼依赖”的诀窍所在。

如何享受跑步,避免“成瘾”?

1. 控制跑步频率与强度,避免极端挑战

为了享受跑步的益处,避免成瘾,建议跑者设置合理的训练计划,控制每周的运动量和强度。初学者不必急于求成,科学的渐进式训练更有利于身体的适应和恢复。针对跑步爱好者形成的习惯,推荐实施多元锻炼,融合游泳、骑行等多样活动,以减轻仅依赖跑步给身体带来的压力。

2. 合理设置目标,淡化竞技心态

特别是男性跑者,不妨将跑步看作一种休闲运动,而非不断突破极限的竞技活动。适度的跑步目标,能让跑者在追求健康和成就感的同时,不至于对跑步产生心理依赖。比如设置更广泛的运动目标,不仅仅是速度或距离,而是健康指标,如体能、血压等。

3. 用跑步调节情绪,避免依赖情绪疏解

女性跑者要注意,不要过于依赖跑步来调节情绪。可以尝试培养其他爱好,丰富生活方式,以免在跑步缺席时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况。通过多种渠道调节心理健康,能让生活更加平衡,避免“瘾跑”现象的产生。

慢跑属于既能增强体魄,又可舒缓心情的一种有益活动。任何活动的过度都可能导致成瘾,带来健康隐患。合理的跑步计划和节制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从跑步中获益,真正实现“运动益寿”。正如古人所言,“劳而不倦,适而不厌”,保持适度与平衡,才能让跑步成为终身健康的伴侣。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