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去济南,见到了长征时的警卫员陈昌奉:你现在官不小

优雅小羊史书 2025-01-09 19:48:39

《1958年毛主席去济南,见到了长征时的警卫员陈昌奉:你现在官不小》

世人都知道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众多,可谁能想到,其中有一位曾是长征路上的"红小鬼",从15岁开始就追随主席左右。1958年的一天,当毛主席来到济南视察工作时,看到昔日的小警卫已是位高权重,笑着说道:"你现在官不小。"这位警卫员,就是陈昌奉。当年那个几乎不识字的少年,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干部的?在长征途中,他与毛主席之间又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跟随时光的足迹,去寻找这段动人的革命情谊。

一、从"红小鬼"到警卫员

1934年的江西宁都,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15岁的陈昌奉站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望着来来往往的红军战士,心中充满了向往。这个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少年,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述红军的故事。

当时的宁都,是中央红军重要的根据地之一。红军战士经常来村里宣传革命道理,帮助乡亲们干农活。陈昌奉看到红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作风,更是坚定了参军的决心。

一个雨天的早晨,陈昌奉背着简单的行囊,悄悄跟随一支红军部队出发。由于年纪太小,起初连队首长并不同意收他入伍。陈昌奉跪在地上,恳求道:"我虽然年纪小,但能吃苦,请让我参加红军吧!"

看到少年如此坚决,连队首长终于同意了。就这样,陈昌奉成为了红一方面军中最年轻的战士之一。因为个子矮小,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小昌子"。

入伍后的陈昌奉表现出色。他不怕吃苦,训练刻苦,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特别是在一次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为受伤的战友送来了急需的弹药,这份勇气和忠诚得到了首长的赏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于陈昌奉表现突出,加上年纪小、身手灵活,被选调到中央警卫团。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党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不久后的一天,陈昌奉正在执勤,突然看到毛主席从住处走出来。他立正敬礼,毛主席却走过来,和蔼地问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了?"

"报告主席,我叫陈昌奉,今年15岁。"

毛主席听后颇为惊讶:"才15岁?你这个年纪应该在学校读书才对。识字吗?"

"不认识几个字。"陈昌奉低下头回答。

"不要紧,革命工作也是一所学校。"毛主席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本,"来,我教你写自己的名字。"

就这样,在行军途中,毛主席开始抽空教陈昌奉认字。每当队伍休整时,毛主席就会找来一些报纸,教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陈昌奉也十分用功,常常利用站岗的时间,在地上写写画画,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文字。

后来,组织上正式任命陈昌奉为毛主席的警卫员之一。这个15岁的少年,就这样开始了他为党中央和毛主席站岗放哨的日子。每到一处新的驻地,他都会最先查看周围的环境,确保安全。

二、长征路上的成长历练

在金沙江畔的那个清晨,年轻的陈昌奉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教育。当时红军正在准备渡江,部队暂时驻扎在云南丹桂村的杨家大院。这座院落是当地一户地主的房子,被征用作为临时指挥部。

那天夜里,陈昌奉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听到一阵悦耳的钟声。循着声音找去,他在杨家的一间偏房里发现了一只精致的八音钟。这钟声清脆动听,让他想起了一个问题:毛主席经常工作到深夜,但身边却没有一件可以提醒时间的器具。

第二天一早,陈昌奉就把那只八音钟放在了毛主席的房间里。当毛主席看到这只钟时,立即问道:"这是哪里来的?"陈昌奉如实相告。

毛主席听后,立即召集了警卫人员开了个短会。他说:"我们红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八音钟虽然是地主家的东西,可是未经请示就擅自拿来,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

这件事成了陈昌奉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课。此后不久,部队就开始了著名的金沙江突击渡江。在渡江过程中,陈昌奉亲眼目睪了红军将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制的木筏、皮划艇完成渡江的壮举。

渡过金沙江后,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在翻越大雪山时,高原缺氧、寒风刺骨,许多战士都出现了高原反应。陈昌奉作为警卫员,不仅要克服自己的不适,还要时刻关注毛主席的安全。

有一次,部队在雪山上行进,天气突然变化,大雪纷飞。陈昌奉注意到毛主席的棉鞋已经被雪水浸湿。休息时,他立即脱下自己的棉鞋,想给毛主席换上。毛主席却说:"大家都在雪地里走,我为什么要特殊?"

穿越草地时的场景更是令人难忘。茫茫草地上没有固定的道路,每走一步都可能陷入沼泽。陈昌奉和其他警卫员轮流在前面探路,用竹竿测试地面的坚实程度。一天夜里,队伍在草地上宿营,陈昌奉负责守夜。为了让毛主席能够休息得更好,他悄悄收集了一些干草,铺在毛主席的睡处周围,以防潮气上涌。

在这期间,陈昌奉还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任务。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经常断粮。作为警卫员,他要负责为首长寻找野菜和可食用的植物。在部队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他还要负责与当地百姓沟通,寻求支援和帮助。

每到一处新的驻地,陈昌奉都要第一时间勘察地形,确定警戒位置,规划紧急撤离路线。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关系着领导人的安全。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陈昌奉的革命意志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三、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

1935年1月,红军到达遵义后,陈昌奉突然患上了重病。那时正值寒冬,连日的行军和恶劣的天气条件让这个年轻的警卫员累倒了。当时部队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发着高烧的陈昌奉只能躺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来到陈昌奉的床前。"发烧多少度了?"毛主席伸手探了探陈昌奉的额头,立即让警卫员去找军医。由于条件有限,部队里只有一些普通的退烧药,毛主席便让人去当地找中医。

那几天,毛主席每天都会抽空来看望陈昌奉。一天晚上,陈昌奉发高烧不退,毛主席便坐在床边守了大半夜。当时遵义的天气非常寒冷,毛主席见陈昌奉盖的被子太薄,就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给他盖上。

"主席,您不能这样。"其他警卫员连忙劝阻。

"他还是个孩子,病成这样怎么能不管?"毛主席说着,还特意叮嘱警卫员轮流值班照顾。

在遵义期间,中央红军进行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期间,陈昌奉的病情逐渐好转。等他能下床时,毛主席特意给他安排了几天休养时间,并且叮嘱他要注意身体。

病愈后的陈昌奉更加忠诚地履行着警卫员的职责。1935年5月,部队准备强渡大渡河时,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为了确保领导人的安全,陈昌奉和其他警卫员在河岸上设立了多道警戒线。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炮弹在毛主席住处附近爆炸。陈昌奉第一个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毛主席。这一幕被在场的战士们永远记住了。

后来在部队总结战斗经验时,毛主席特意提到了这件事。他说:"我们的警卫员不仅要有忠诚的革命品质,还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陈昌奉同志就做得很好。"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经过长征的磨练,陈昌奉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警卫员。在陕北期间,他继续跟随毛主席参加了多次重要会议和军事行动。

有一次,部队在陕北一个村子里休整。陈昌奉发现村子周围的地形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他主动向首长请缨,带领几名战士对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侦察,绘制了一份地形图,并制定了详细的警卫方案。

这份用心和细致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毛主席说:"要永远保持这种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革命工作就是要注重细节。"

四、建国前后的重要使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昌奉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1937年,他被调往华北前线,参与了平型关战役的警戒工作。在这场著名的伏击战中,陈昌奉负责为指挥部提供日军行动情报。他带领侦察小组,在险峻的山路上潜伏了三天三夜,成功获取了日军运输队的详细信息。

这些情报为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役结束后,首长找到陈昌奉,说:"你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警卫员了,组织上决定让你担任一个连队的指导员。"

1940年,陈昌奉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臂,送到后方医院时,毛主席特意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得知你在战斗中负伤,甚是挂念。望你安心养伤,早日康复。"

伤愈归队后,组织上考虑到陈昌奉的伤情,将他调到后方担任训练新兵的工作。在训练营里,他把自己在长征时期和战场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战士们。

1946年,内战爆发。陈昌奉被调往山东战区,参与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这次他担任了一个特殊的角色——负责与当地群众建立联络网,为部队提供敌情信息。他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情报传递方法。

建国后,陈昌奉被组织安排到了济南工作。从一线战场转到地方工作,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但他依然保持着在部队时的作风,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群众疾苦。

1952年,济南市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市政建设。陈昌奉担任了重点工程的负责人之一。工程进行期间,他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察看进度,经常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上。

有一次,工地上发生了一起塌方事故。陈昌奉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当得知有工人被困在坍塌的土方下面时,他二话不说就带头跳下去救人。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让工人们深受感动。

1955年,陈昌奉被任命为济南市的一位重要干部。上任第一天,他就在机关大院里种下了几棵果树,说:"我们要像种树一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工作中,陈昌奉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每次开会之前,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遇到重大决策,他总是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一些老同志说:"陈昌奉同志现在是当官了,但还是保持着当年在部队时的那股劲头。"

五、济南重逢的深情时刻

1958年初春,济南城内一片繁忙景象。消息传来,毛主席将到山东视察工作。这个消息让已经在济南任职多年的陈昌奉格外激动。自从建国后,他虽然一直关注着主席的动向,却再没有机会近距离见到主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毛主席的专列缓缓驶入济南站。站台上,陈昌奉作为地方干部代表,站在欢迎队伍中。当毛主席走下火车时,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昔日的小警卫员。

"陈昌奉同志,你现在官不小啊!"毛主席笑着走过来,亲切地问候。这句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意外。谁也没想到,主席会记得这位普通干部的名字。

视察期间,毛主席特意在陈昌奉工作的机关停留。看到院子里那几棵已经长大的果树,毛主席说:"这树种得好,看来你这几年工作扎实。"

毛主席随后询问了陈昌奉的工作情况。当听说他主持的市政工程已经完工,而且深受群众好评时,毛主席点点头说:"从15岁参加革命到现在,你一直没有辜负组织的培养。"

在座谈会上,陈昌奉向毛主席汇报了济南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他提到了1955年组织的市政建设,说起了工地塌方时救人的事情。毛主席听后说:"你还是和当年一样,关键时刻敢于冲在前面。"

这次见面,毛主席还特意询问了陈昌奉的家庭情况。得知他的几个孩子都在读书,而且学习成绩优秀,毛主席很高兴。他说:"要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

临别时,毛主席拉着陈昌奉的手说:"你现在的工作岗位很重要,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番话,让陈昌奉想起了长征时期毛主席的教导。

这次在济南的重逢,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视察,更是革命情谊的见证。从15岁的小警卫员到济南的重要干部,陈昌奉的成长历程印证了新中国干部队伍的发展轨迹。

离开济南时,毛主席还特意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把陈昌奉同志的事迹好好总结一下,他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这句话传开后,陈昌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相见之后,陈昌奉始终铭记着毛主席的教导。在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对年轻同志说:"不管职务高低,永远要记住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