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锁喉”执法引发热议:是暴力行为还是必要手段?

铸就论趣事 2024-05-24 07:58:26

5月21日,浙江乐清当地交警在纠治违法行为过程中,与违法者发生冲突。违法者拍下了采取“锁喉”方式进行执法的视频,并于其后发到互联网上成为热闻。

次日,当地公安官方号发布情况通报,通报了基本情况,并表示正在组织核查中。

从当前的舆论看,尽管调查还在进行中,官方定性尚未出炉,但大部分围观群众认为执法者就是在“暴力执法”。而在已有对交警的不良印象加持下,这样的认知更是“铁板钉钉”,毋庸置疑。

可以说,交警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警种,也因此各种各样的摩擦矛盾纠纷相比其他警种多。正是如此,也就导致一旦这个群体的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就自然而然地吸引到很多人前来围观。围观的每个人都能在冲突中找到共鸣,找到对执法者抱有意见和情绪的共鸣。

具体来说,交通违法行为是日常最常见和门槛极低的违法行为。对围观者而言,谁没违过法?谁没被罚过?作为行人,大概率闯过红灯吧;作为司机,很可能压过线吧。所以,共鸣这不就来了吗?于是,也就“同仇敌忾”了,自然而然形成对执法者的反感。

那么,至于事实真相重要吗?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再怎么说,你交警是“官”,而我驾驶人是“民”,我们是天然的不平等和对立者。你对我采取那样的执法方式,就是以权压人,就是暴力执法。

从视频也可以看出,执法者不克制的言语和气势汹汹的态度,更是火上浇油。因此,有时候也感觉很搞笑,就是现在不少网民像是网传的“公主”那样:我不要你怎么样,我只是要你的态度。

然而,执法就是执法,执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警察本来是国家暴力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针对屡教不改的泼皮无赖和潜在犯罪分子用点暴力惩戒的手段亦无不可,至于是否违反条例规定应结合伤情鉴定和执法记录仪影像综合判断,而不是简单由网络舆情左右。

执法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执法者所面临的情况也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不能苛责执法者面对瞬息万变的执法过程和背景不明的执法对象,都能保持足够理智和足够必要的高标准的规范、精准、有效执法。不能说限制其使用左脚还是右脚,或是要求应一律使用左手还是右手。相关规定应该也没有这么精细的规定,也都是概括性的规定。

该起事件全部情况是什么样的,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其所采取的执法方式是否是必要的,都有待进一步核查、辨别和定性。而不是一群围观者出于主观故意,仅凭一段不能反映全貌的视频就妄下定论。

再者,希望执法单位不为舆论左右,去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经调查,执法确有不当,确有违规,那就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如无违规之处,那就应当给执法者撑腰打气。

千万不能安抚民意和稀泥致黑白不分,不能谁闹谁有理,不能谁拍视频谁有理,不能谁执法谁无理。那不是在走人民路线,而是是在束缚执法者正当执法的手脚,一定程度上就是提高执法成本、降低违法成本,进而纵容不。

因此,这个时候,在调查结果未公布前,就给执法的交警扣帽子或者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是不客观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