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印象(下)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3-12-24 07:26:06

作者:任义生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

任义生:大学毕业;1986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驻清迈总领事、驻利比里亚大使;现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

工信部的同事第二天与我会齐。白天,我们一起参加会议成果文件的非正式磋商;晚上,我们去附近一家名叫“雅思”的伊朗餐馆用餐。据说那儿因为环境好、伊朗饭菜正宗,外国人去用餐的很多,有时不提前订位还吃不上饭。

当地人在里面吃饭的人不少,男的西装革履,女的一身晚礼服,显然是富贵人家。餐馆布置得与西餐厅一样,但吃的还是地道的伊朗饭菜。我点了餐馆有名的“卡包包”烤羊腿、沙拉、汤、不带酒精的啤酒,吃的米饭上还撒有藏红花。

非正式磋商结束后的一天中午,我们去中国驻伊朗使馆拜会刘振堂大使,他是我们出席会议代表团的团长。

当汽车在街上行进时,我发现不少高楼大厦上都印刷有反美的标语或宣传画。街道上的车辆比想象的少,交通灯也不多,司机开车也比较随性。街边小店铺很多,但伊朗司机开玩笑说,商店的东西主要是用于陈设的。

伊朗街头的反美宣传画

偶然看见一对男女青年手拉手在大街上走路,我感到特别惊讶,因为伊是很传统的穆斯林国家。司机说,这也就是近两三年才有的事情,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警察在大街上发现男女同行,必定要盘问清楚双方的关系。如果发现男女同乘一辆汽车,不管双方怎么解释,是母子关系还是兄妹关系,警察通常是将二人带回警局,除了检查身份证外,还要打电话向双方家庭核实情况才会决定是放人还是依法处理。

他还透露,虽然女性在外面必须得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但在自己家里的衣着其实是相当随意的。

中国驻伊朗使馆

使馆座落在德黑兰北区一条安静的大街旁,会客室布置得古色古香。据刘大使介绍,伊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自认为是纯正的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势不两立,反美情绪高涨。伊资源丰富,石油产量190亿吨,仅次于沙特,天然气产量29万亿吨,仅次于俄罗斯。

德黑兰人口1500万,私车较多,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伊已开始重视发展地铁、城铁和高架桥。伊交通部长曾告诉刘大使,整个德黑兰像个缓慢移动的停车场,如不改善交通,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个动弹不得的停车场。

德黑兰庞大的人口规模给这座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一些问题,当地的石油以及汽车都很便宜,大多数德黑兰居民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辆。

伊领导人对中国在既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经济很感兴趣,希望向中国学习取经。两国贸易额当时约为70亿美元,但伊领导人希望能不断提高。中国承建的长达40多公里的地铁已运行数年,老百姓均知道是中国承建的。

会见之后,刘大使等请我们在一家名叫“闪迪斯”的伊朗餐馆吃有名的“西西里”烤羊排。每人一根四五十公分的扁长铁钎上插着烤好的6块羊排,估计有近半斤重。

作者品尝“西西里”羊排

我原以为自己肯定吃不下,不成想没多大工夫竟全吃光了。在刘大使的盛情邀请下,我又吃了半铁钎的羊排。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肉最多的一次。幸亏吃了不少沙拉、酸奶、酸黄瓜等助消化的配菜,不然估计得消化好几天。

德黑兰伊斯兰国际会议中心

5月31日,信息峰会亚太区域筹备会议在德黑兰伊斯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午举行专题报告会,下午举行正式开幕式。刘大使应邀在会上作正式发言。

信息峰会亚太区域筹备会议(前排左一为刘振堂大使,左二为作者)

数年前,伊为承办“伊斯兰会议组织”(后更名为“伊斯兰合作组织”)会议,专门兴建了这座会议中心。会场高大气派,高大的穹顶有玻璃采光,主会场楼上楼下能容纳一千多人。主席台上悬挂着伊最高领袖和国家总统的画像。

开幕式前,伊政府专门请来阿訇为会议祈祷,使人在感到庄严的同时,平添几分神秘的感觉。让我感到新鲜的是,会场里有不少一身黑巾黑袍的女记者在主席台、会场内穿梭拍照、摄像。

当晚,伊通信部长在伊总统休闲地为与会代表举行招待会。

作者与伊朗青年在一起

休闲地位于市区一片建筑群之中,占地并不大,里面陈设也不豪华,但闹中取静,环境优雅。

库尔德艺人表演节目

餐前,主人还请来几位库尔德艺人,为大家助兴。据同桌的一位库尔德青年告,库尔德人在伊从政的几乎没有,但与其他民族却也相安无事。看来,在伊朗的库尔德人要比他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胞幸福得多了。

巴列维国王王宫

利用会议间歇,我们还去游览了巴列维国王王宫。王宫座落在阿尔伯兹山脚下,周围大树参天,溪流淙淙,绿草如茵。王宫门前的道路两旁有很多高大的建筑,据说都是富人的私宅。看来,这一片地方的确是风水宝地。

据说王宫里大大小小共有80多座建筑。由于时间紧张,我们只参观了大王宫及其里面的国家艺术博物馆、绿王宫。在1979年被伊斯兰革命推翻之前,礼萨·巴列维国王及王室其他成员均居住在里面。

大王宫门前的雕塑

大王宫外表雄伟庄严,里面装饰金碧辉煌。王宫边门前有着靴的两条腿雕塑。据说是巴列维国王之父的雕像,1979年革命时被人将上半身切割掉了,且至今下落不明。

王宫内景

王宫是法国和伊朗建筑风格的结合,陈设有各国的珍宝,其中包括中国的刺绣、用青玉和红珊瑚雕成的仕女、英国19世纪油画、捷克水晶等;国王的军装、皮靴等生活用品按原样陈列;最引人注目的是会客大厅的巨大整块波斯羊毛毯,面积达120平方米之大。

绿宫

绿宫是巴列维国王之父礼萨·沙阿·巴列维(礼萨·汗)1928年成为国王之前为自己修建的宫殿,费时7年。因整座宫殿外表均用采自当地珍贵的绿色石头建成,因此得名绿宫。

宫殿开始修建时,巴列维之父只是原伊朗巴扎尔王朝的国防大臣;宫殿修建期间,他成为了总理;宫殿建成后,他已成为伊朗新国王。从礼萨·汗留下的照片看来,他身材高大,气度不凡,一看就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伊朗前国王礼萨·汗

礼萨·巴列维当上国王后,在绿宫前面山脚下修建了现存的大王宫,但老国王一直住在绿宫直至去世。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半个世纪之后,伊朗人民就通过革命将巴列维王朝给推翻了。

伊朗货币——里亚尔

有天下午散会后,我们去街上买东西,先去银行兑换了些当地货币——里亚尔。当时1美元可兑换近9万里亚尔,我用几十美元换了几百万里亚尔。像当年去土耳其一样,自己又当了回百万富翁。

德黑兰的大巴扎(市场)

我们一行人买了开心果、无花果、中东大蜜枣、藏红花等当地土特产。付完账后,口袋一下瘪了好多。

90年代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工作时,与伊朗常驻团的玛玛德回参赞等两位外交官相处很好,其中一位早年还曾在伊朗驻华使馆工作过。后来,两人先后回伊外交部工作。这次会议期间,我千方百计通过伊方会议工作人员找他们,居然没有打听到他们的下落。这是此次德黑兰之行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

【作者:任义生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凤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