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没有带来中医的进步
肖相如
南京的老中医干祖望先生在《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一文中说:“我们这批老中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在建国之前没有“辨证论治”的中医怎么样?
现在“辨证论治”一统天下的中医又怎么样呢?
现在中医到了需要振兴、需要抢救的地步。这和“辨证论治”对中医的统治不能没有关系,是“辨证论治”使医学失去了目标。
医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治好病!就是希望西医对每个病都有特效药,中医对每个证都有特效方,能药到病除,医学才能真正达到征服疾病的目标。如果对所有的证,中医都以“辨证论治”来应付,则中医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目标。
“辨证论治”强调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对象单位的区别,就是西医以病为治疗对象单位,中医以证为治疗对象单位,这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在这个前提下,强调对证进行具体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个一个具体的证进行研究,确定每一个证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每一个证和对证有肯定疗效的治疗方法确定下来,使每个医生都有章可循,不会对证的概念产生混乱,医学才能稳定的传承和发展。
现在的“辨证论治”成了一个万能而空洞的原则,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中医特简单,就是是什么证就怎么治疗。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中医认为,对一个一个具体的证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是可笑的,是愚蠢的,有了“辨证论治”,就所有的病都能治疗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结果对每一个具体的证都没有真正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甚至对“辨证论治”提出以前积累的一些有肯定疗效的方证都不知道了。
这个时候对一个相同的证,每个医生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想法来“辨证论治”,但是现在的中医(就是有中医资格证书的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学会中医(标准很简单,就是学过四大经典没有),只知道“辨证论治”就是见到病人就是随我“辨”,然后各来一套,有的用阴阳,有的用五行,有的用运气,有的用八卦,有的用佛,有的用道,有的用儒,五花八门,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不行,就是自己厉害,总之一句话,中医很复杂,你们都没有学会,不按照我的这一套就不是中医,学我的这一套你们的水平还不够,比如学《易经》的就说,不懂八卦就不是中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同一个病人,十个中医能开出十个方来,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质言之,现在的所谓“辨证论治”,就是毫无根据、毫无规范的乱猜瞎碰。
“辨证论治”只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并不是肯定的疗效。就是说什么病都可以进行“辨证论治”,但是疗效怎么样并不肯定,即有的可能有效,有的可能无效。
追求“辨证论治”,医学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医学能达到的境界永远都是什么病都能治,有多少疗效并不知道。
本文作者: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伤寒大家,优秀主讲教师。出版著作有《肖相如论治肾病》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特异性方证》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