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被推荐上大学是啥人,他们有啥优势?快来看看?

古今聊社会 2024-11-14 21:26:42

前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像不那么管用了。那时候,是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也是个社会大变样的时代。文化大革命那十年,中国的政治、教育,啥啥都变了样。那时候,上大学不靠高考,靠的是推荐,就是那个“工农兵学员”制度。

那时候搞推荐上大学,本来是想打破旧的教育规矩,让工人、农民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大学,好培养一批忠于党和国家的人才。

那时候,国际上风起云涌,国内也是刚从一大堆运动里出来,国家急着要人,要那些能坚定不移跟着党走的人。

所以,能被推荐上大学的,往往都是出身好、政治可靠、人缘好的。他们可能没经历过高考的打磨,但他们身上担着的是时代的重任。

不过,这种选人方式,到底是不是个好办法,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教育嘛,得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光顾着政治需求。那会儿的制度,到底给中国带来了啥,对后来的教育又有啥影响呢?

那时候的大学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想当工农兵学员,你得有个“硬核”出身。这出身,不是说你家有钱没钱,说的是你的政治背景和家庭成分。

如果你家有人参加过革命,或者你爸妈是劳动模范,那你上大学的机会就大得多。当然,光有好的出身还不够,你还得在群众里有好名声,比如积极工作、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啥的。最关键的,还得领导看得上你,这可比解数学题难多了。

想想看,一个农村小伙子,平时勤勤恳恳的,还经常帮村里的老人干干活,这样的人当然受欢迎。但要是没遇到个好领导,或者领导没注意到他,那他可能就得继续在地里刨食了。

那时候,推荐上大学的标准,看起来挺宽松,其实里面门道多了去了。文化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甚至不那么重要。比如说,有个村里的年轻人,虽然就初中文化,但因为经常帮村里修修补补的,大伙儿都喜欢他。

结果,他还真被推荐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几年后回来,成了村里的技术大拿,还带动了村里的农业现代化。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哪怕是在不那么公平的环境里。

你可能会问,那时候就真没有有才华的人吗?当然有,只是他们得比别人更努力,才能在推荐制度下冒出头来。就像一颗种子,哪怕落在不好的地方,只要有阳光和水,也能开出花来。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不管在啥环境下,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有个农村姑娘,从小就爱学习,家里穷,只能业余时间自学。后来,她凭着个人能力和大家的支持,被推荐上了医学院。

几年后,成了县医院的好医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她的故事,就像冬天里的暖阳,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但是,那时候的制度,也确实有些不公平的地方。比如,有些领导为了自己的私利,会优先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没机会。这种现象,就像是花下面的刺,让人又爱又恨。

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题和机会,对于那些成为工农兵学员的人来说,他们不仅改变了命运,也为国家的发展出了力。就像一位老教授说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时间过得飞快,那些曾经的工农兵学员,现在可能都已经是爷爷奶奶了。他们想起过去,心里肯定有很多感慨,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留下的痕迹还在。我们现在回头看,应该从历史里学东西,让教育更公平、更人性化。

毕竟,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让我们用更开阔的心态,迎接未来,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0 阅读: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