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载:“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南让曹操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三国时期在史书上是个特殊的存在,其不仅人才辈出,更是史书家青睐的对象。当然,三国能受到那么多的重视并非徒有其名,假设仔细了解一下三国,便会发现其中值得议论的点有非常的多。
本文将就三国时期的人才地理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并谈一谈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
01 三国时期人才的地理分布魏国魏国的人才主要来自十二州、五十郡,八十五县,若还要继续划分,那么则具体可以概括为谯沛和颍川。
魏国的人才地理分布之所以如此,与魏国的掌权人曹操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曹操,字孟德,其家中虽然是豪门,但因为是宦官之后的缘故,曹操并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反而经历了不少鄙夷。
在众人轻视目光的影响下,曹操开始自己寻找出路。摸索的道路上,曹操见过了不少人,看人的眼光也得到了锻炼。
不过,曹操收获的远不止这些,因为酷爱读书的缘故,曹操的文学知识也十分充沛,这一切,都成了曹操的“垫脚石”。
174年,已经学有所成的曹操受到举荐,成为孝廉,后因其表现出色又成为洛阳北部尉。
此时看似曹操已经飞黄腾达,但他面前还摆着一个重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对洛阳进行管理问题。
洛阳当时作为皇室的聚集地,很难管理。曹操可不在意这些,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曹操刚接手管理就处死了皇帝宠幸的宦官。
《戒子植》载:“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可不勉欤!”
曹操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确造成了影响,但他的事业也受到了影响,曹操被调离洛阳,这一年,曹操23岁。
免去官职让曹操有些许不满,他却不后悔,然而,曹操的安生日子并没有到来。
178年,曹操再次被牵连,丢失了为官的机会,便回到了家乡谯县为生。
当曹操以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再难实现的时候,他又再次被朝廷召回。
曹操满心抱负,打算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发现官场的一切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而仅凭他一个人也无法撼动大环境。
当被压迫得久了,曹操逐渐厌倦了,并在189年陈留兵变的时候,选择了起兵。起兵后,曹操靠着早些年以及家乡积累下来的人脉正式开始了为王之路。
不得不说,曹操的确有成为上位者的气质,因为早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加上他能人善用的缘故,不少人都选择投入他的麾下。
不过,曹操麾下的人才大多是谯沛和颍川人士,尽管两人一文一武,但因为利益的缘故,他们也算相处得愉快,并助力了曹操政权的发挥与稳固。
2、蜀国
《三国志》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蜀国的人才分布主要在十州、三十郡、三十七县,具体集中在荆州和益州两地,而这样的人才地理位置分布同样与其掌权人刘备脱离不了关系。
刘备,字玄德,其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因而,麾下的人才并非吸纳,而是由旧将谋士转换而来。
此外,刘备自身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对待人才上面十分的好,且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自身价值。
刘备的行为让大多数人对他十分赞赏,在加入其麾下不久,更是将刘备作为拥护对象。
在这群人的拥护下,刘备成功地建立了蜀汉政权。拥有更高的权利后,刘备的行为举止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对人才依旧是采取善用。
刘备的这一习惯让更多的人才加入阵营,哪怕那时候,其谋士诸葛亮也依旧坚持这一点。
3、吴国
《三国演义》载:“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吴国的人才分布主要在十一州、三十二郡、四十四县,具体集中在淮泗和江东两地。
孙氏父子在早些年前就辗转各地征战,其中胜绩无数,更是凭借着这一点招揽了不少人才。
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差错,但他们所在的江东却成了他们最大的依仗。
江东地理位置条件优越,再加上人才已经积累的缘故,东吴政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体系。
而后,在发现的过程中,因为东吴统治者想法的问题,对于人才招揽一事,也以江东为主,由此也就造成了吴国人才多在江东、淮泗等地。
既然已经了解了各地的人才分布,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造就这一事情的形成呢?
02 人才地理分布影响因素《华阳国志》载:“西汉时,巴地人士仅有13人,而蜀多达19人,到了……达到了41人之多”。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的缘故导致每个人都想要寻求一个安稳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相对安定的巴蜀地方则成了众人追求的目标。
在刘备入川之后,地区内部的统治达到了一种程度的平和,而经济上的发达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人才分布的最终结果。
除此之外,文化因素也成了影响三国时期人才地理分布条件之一。
例如说,吴国的人才之所以集中在江东和淮泗,就是因为其掌权者热爱习武,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将频出,人才的类型也相对较单一。
反之,若以文为主,那么文将的比例较高。不仅如此,每个地区的历史不同,出的人才种类也不尽然相同。
总结三国时期的人才地理分布虽然与掌权者与用人政策、所处地点息息相关,但若真的细论起来,还有很多种方面。
例如说宗教、哲学、社会心理、地理环境等等,而这就不一一细说。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