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将军三次退休准备的“落空”,78岁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党史博采 2024-11-01 17:32:23

文/水新营

张震,湖南平江人,1914年10月生,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中将。张震在近70年的戎马生涯中,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70高龄以后三次退休准备的“落空”更成为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副总参谋长到国防大学校长

1985年3月9日,中央军委调整总参谋部的领导班子,免去了张震的副总参谋长职务。此时,张震已是70开外的人了。所以,对于组织上的这一安排,张震早有心理准备,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光阴似箭催人老,现已鬓发如霜也”,“这次调整有利于今后工作开展,年轻人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相濡以沫45载的夫人马龄松更是高兴,说:“过去你忙,今后我们可有时间聊天了。”

3月18日,总参谋部召开各部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军委的任免命令。在离职讲话中,张震表示完全拥护军委的决定,热诚欢迎新调入总参谋部的同志,并衷心感谢五年多来杨得志总参谋长与各位同志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他曾对一些同志说:“我的军事生涯到此结束了。”按照杨得志的意见,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工作交接后,退下来的同志就可以安心休息了。

此时,中央军委正在紧张地拟制减少军队员额100万的方案。因为之前张震在总参时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些会议还通知他参加。一次会议后,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将张震留下,问他对合并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组建一所国防大学,有什么意见。早在1982年的军队体制改革时,军委就曾酝酿过三大学院合并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施。现在,军委决定减少军队员额100万,再不下这个决心,矛盾会更加突出。所以,当杨尚昆征求对三大学院合并问题的意见时,张震当时就表示:完全赞成。4月3日下午,杨尚昆约张震谈话,并明确地对他说:筹建国防大学这件事,由你负责,怎么样?张震听后,确实感到有些突然,根本没有想到军委会把这一重任交给自己。因为三大学院的主要领导都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萧克和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刘志坚,资历更老一些,威望也更高一些。于是,张震向杨尚昆建议:最好由萧克或刘志坚来负责筹建国防大学,他们一定会比自己搞得好。杨尚昆接过张震的话说:他们两位的能力是很强,但目前都在学院任职。让他们负责筹建,恐怕工作中会有一些不便,而且年龄也稍大一些。我看,还是你比较合适。

张震曾经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了12年,“文革”中受了不少苦,对院校工作,既有很深的感情,也留下了不小的“伤痕”,内心是不愿意再到学校工作的。但转念一想,杨副主席只是说要自己负责筹建,又没有说还要到学校去任职,觉得也不便推辞。于是,就表示说:就算是发挥“余热”吧。后来,他与杨得志聊起此事,杨得志笑称:你这是“下马”不“解甲”啊。

◆1988年,徐向前与国防大学校长张震(右)、政治委员李德生(左)在一起。

这次谈话之后,张震受军委的委托,分别征求了三大学院主要领导对成立国防大学的意见。萧克、刘志坚和后勤学院徐芳春院长、曹思明政委以及三大学院的其他领导,都对成立国防大学表示赞成,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三大学院即将合并的消息传出后,赞同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不少。个别同志讲得还很尖锐,说什么“撤销政治学院,是要负历史责任的,将来肯定要作检查,而且不出3年又要恢复过来。”有的同志责问:“天天讲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为什么又要把后勤学院撤销掉?”还有人直接给军委写信,明确表示不同意将三大学院合并。针对各方面的不同意见,4月30日,军委常务会议作出正式决定:“委托张震同志牵头,吸收三总部有关同志参加,负责筹建国防大学。”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筹建领导小组起草了《关于筹建国防大学的意见》。上报军委前,张震提请三总部办公会议进行审议。之后,又分别征求了萧克、刘志坚、徐芳春、曹思明等同志的意见,他们均表示赞同。军委常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原则通过了《关于筹建国防大学的意见》。军委在研究国防大学筹建方案的同时,也在考虑国防大学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就在张震接手筹建工作不久,总政治部余秋里主任告诉他,军委考虑由他出任国防大学校长。后来,军委又逐步明确,内定沈阳军区原司令员李德生任政治委员。

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张震出席了这次会议。为了进一步实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在这次会议上,64名年龄较大的中央委员会成员退出了中央委员会,56名老同志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张震就是其中之一,用当时的话来讲,叫作退居二线。张震想,完成了国防大学筹建任务以后,就可以退下来休息了。第一线的工作,还是应该由年轻一些的同志去干为好。于是,张震向军委领导反映了自己的考虑,但军委没有采纳他的意见。11月3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发布了国防大学领导班子配备的命令。张震任校长,李德生任政治委员。

从国防大学校长到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

1986年1月15日上午,国防大学成立大会召开。成立大会由李德生主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杨尚昆代表中央军委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三大学院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介绍军委决定合并三大学院、成立国防大学的缘由,勉励国防大学的教职员工,要树立办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事学府的雄心壮志。他特别强调,国防大学应当培养出能够驾驭现代战争、克敌制胜的将帅。

◆1985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在北京成立。张震被任命为国防大学首任校长。

杨尚昆讲话后,代表中央军委向国防大学授军旗。张震代表国防大学接旗,他正步向前,行完庄严的军礼后,双手接过军旗,高高举起,向全校教职员工展示。此时,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兵,张震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将士高举军旗,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今天,军委把军旗授予了国防大学,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国防大学的信任和厚望。随后张震代表全校教职员工表态讲话,表示一定要继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发扬我军办院校的好经验,坚持改革创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1985】139号文件精神,努力造就国防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光荣任务,为八一军旗增添新的光彩。

为把国防大学建设好,学校党委一班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国防大学党委之所以能够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1985年12月,学校党委常委组成后下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加强校党委自身建设的决定》。以李德生为书记、张震为副书记的党委成员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按照各自分工,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不搞一点特殊化。在班子里,张震和李德生年纪大一些,校务部的同志曾提出,要给他们的办公室装个空调。他俩的办公室,在军事学院时期分别是由萧克、何长工同志使用的。于是,张震明确表示:“没有空调,他们两位能办公,我们为什么不能?”就这样,在炎热的夏季,他们一直是用着电风扇。在国防大学,张震和李德生共事5年,遇事都能想到一起,相处得很好。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时,张震、李德生和洪学智、刘华清等17位同志一起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0年4月,中央军委调整全军各大单位领导班子,早已超龄服役的张震又一次做好了退休准备。在调整国防大学领导班子时,李德生政委退出了一线领导岗位。军委充分肯定:“德生同志是位老同志,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考验,具有丰富的部队工作经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对党委工作、政治工作抓得紧,对教学、科研等项工作也经常过问,同张震同志互相配合,较好发挥了核心作用”;“德生同志作风深入,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群众反映是很好的。这次安排退下来,主要考虑身体情况。”

◆国防大学成立大会上,杨尚昆向张震授军旗。

在李德生退居二线时,张震曾向中央军委提出:我们是一起来的,我还比他大一两岁,要下就一块下吧。最后,军委考虑到国防大学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张震的身体状况比较好,决定要张震继续留任,并兼任政治委员,同时担任校党委书记。就这样,76岁的张震成为当时全军大军区正职领导干部年龄最大的一员,也是年龄最大的现役上将。

从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到中央军委副主席

1992年,张震78岁,已近古人所称的“杖朝”之年,他早有退休的思想准备。在当年4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张震就表示,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军委的会议了,并就平时考虑到的有关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方面的问题,敞开心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随后,张震又向军委领导同志写了正式的书面报告,建议派一个合适的同志来接替自己的工作。

就在张震再次准备退休的时候,9月中旬的一天,一位同志来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中央根据小平同志的建议,考虑在党的十四大时,要张震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个决定对张震来讲,太突然了,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他一个晚上辗转反侧,没有睡好觉。张震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衡量一下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高科技知识贫乏,也缺乏指挥现代战争的经验,特别是年龄大了,在全军在职干部中是数一数二的,恐怕难当此重任。但同时他又想,党和国家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刻,能否保持军队的稳定是党和国家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在党和军队需要自己的时候,应当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

◆1992年,邓小平和张震亲切握手。

10月6日,邓小平给中央政治局写信,谈到对中央军委人事安排的意见:“今后主要由刘华清、张震两位同志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据我了解,刘华清、张震同志最熟悉军队。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 邓小平在信中特别指出,“军队要保持团结一致,保持老红军的本色,这点十分重要。”中央政治局完全同意邓小平的意见。

10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震又重新回到中央委员会的行列,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0月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刘华清和张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江泽民主席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同时确定迟浩田、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为中央军委委员。这样,组成了新一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10月20日,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党的十四大代表。当他走到张震面前时,突然停住脚步,紧紧拉着张震的手,亲切询问张震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张震激动地回答说今年已经78岁了。邓小平欣慰地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并嘱咐张震一定要协助江泽民同志,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保证各级领导权要掌握在忠于党的路线的同志手中。张震深知军委副主席的工作过去多是老帅们担当的,他们在全党全军德高望重。现在,党把自己放到这个重要岗位上,他颇有如履薄冰之感。张震深感只有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再为人民军队建设作出一份贡献,才能不辜负中央和小平同志对自己的希望和重托。就这样,张震作为一名老战士,按照邓小平的嘱托,在以后的几年岁月里,恪尽职守,和军委其他同志一道,度过了党和国家、军队的这样一段重要历史时期。他和刘华清一起,积极协助军委主要领导,坚持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发扬老红军优良传统,保证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开创军队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张震到军委工作时,邓小平对他讲,可以干一届。但就是这一届,能不能干得下来,他心里也没有多大把握,毕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张震的家乡有句老话,叫做“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到了这个年纪,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出问题。他曾想过,最好在党的两次全国代表大会之间,军委适时增补几位相对年轻的同志,有利于新老交替和军委领导稳定。后来,江泽民告诉张震,中央也有这个考虑。1995年9月,经过充分酝酿,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增补张万年、迟浩田为中央军委副主席,进一步加强了军委的领导力量。同时,也使十五大的军委人事安排有了基础,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997年8月17日,江泽民在北戴河主持军委常务会议,总结了十四大以来军委的工作,提出了十五大军委人事安排的意见,正式明确十五大以后张震退出军委领导班子。张震在会上发了言,表示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拥护新的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方案。同时,他着重回顾、检查了自己5年工作中的不足。张震在发言中还念了一首顺口溜:“八十三岁脱戎装,着我工农旧时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张震平时对作诗研究不多,此时吟了这几句,藉此表达一名老战士的诚挚心愿。

9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届一中全会确定组成以江泽民为主席的新一届中央军事委员会,张万年、迟浩田继续担任军委副主席。9月19日晚,军委召开了全军各大单位领导同志会议。张震表示完全拥护十五大作出的各项决定,完全拥护新组成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他衷心感谢同志们对自己过去工作的支持,坦诚地表示:“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在人民军队里战斗、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全军在职干部中,是年龄最大的。我感谢党和军队对我的信任,但以如此高龄还在岗位上工作,不利于新生力量成长,不利于军队长远建设。我现在退出了现役,成为一名退休老人,心里非常高兴。我与人民军队生死与共,对军队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退休了,仍将继续努力学习,关注党和国家的事业,关心军队的进步与发展。”至此,张震68年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3 阅读: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