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ofo用户,再一次被牵动了神经。01“老赖”再创业?凤凰网科技带来了ofo的新消息。去年2月,美国纽约最悠闲的社区之一格拉梅西公园出现了一家名为About Time Coffee(咖啡时光)的咖啡店,这正是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新的创业项目。
咖啡店主要卖冰镇珍珠咖啡,也就是boba coffee,类似国内的珍珠奶茶。按照咖啡店CEO玛莉安·陈(Marian Chen)所言,这家咖啡店的模式,是一个已在中国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而且“我们卖的咖啡味道更好,但比星巴克更便宜。”相关报道称,这家咖啡店的招牌冰镇珍珠咖啡,售价为4美元,而星巴克在美国的平均价格约为5美元,并且格拉梅西公园店外的一块广告牌上还写着,“前五杯我们请”。很快About Time Coffee就在曼哈顿市中心的地段接连开了4家连锁店。据悉,目前About Time Coffee已经筹集到的有1000多万美元资金,去年12月,About Time Coffee还在寻找新的融资,公司估值2亿美元。巧合的是,About Time Coffee目前的投资者中出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包括真格基金、IDG资本中国子公司和北京唯猎资本,这些刚好是ofo的早期投资者。猎云网相关文章称,玛莉安·陈表示,虽然戴威不参与About Time的日常运营,但他协助建立了About Time团队,并安排与投资者的会面,“是他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她表示,戴威是公司的小股东。但具体情况如何,或许就只有他们内部清楚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2月,ofo小黄车客户端彻底无法登录,微信小程序也无法使用,并在网络上引起一阵热议。中国经济周刊相关报道称,业内人士保守测算,目前至少还有1600万人的ofo押金还没有退,也不可能再退了。那戴威是真的没有还款能力了吗?也不一定。天眼查APP上显示戴威名下12家企业中,7家仍为存续状态。这7家存续状态企业,戴威在2家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在4家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等。风险信息则显示,戴威名下存在40条限制消费令,均涉及ofo相关公司案件。再怎么说,咱也是个体面人,所以,再创业成功的话,ofo小黄车用户押金还会退吗?02往事ofo诞生于北大校园里。2014年,几个尚还年轻的北大学子,先从学生手里回收单车,再投入学校使用,共享单车雏形渐显。2015年,在学长的投资帮助下,戴威等人正式上线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共享单车ofo。短短3个月,ofo就从北大一路外延到北京15所高校运营,注册用户高达40多万,日订单量达到1万。此时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尚还不知道ofo接下来会发展到何种地步。ofo在校园内的顺利推进,也引发了校外力量对“共享单车”未来的美好想象。2016年,ofo走出象牙塔,并很快吸引到了几轮融资,从ofo的投资方来看,其中更是密布着滴滴、阿里、经纬、金沙江创投这些大佬的身影。北大的光环、资本的热捧,ofo一下子成了社会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也由此埋下祸患。北京高校的推行太过顺利,戴威尚还来不及多做思考,就被推到了一个难以拒绝的高峰。ofo的发展如日中天,但要想快速抢占市场,还得投入大量的资金购车铺开,单车的运营维护同样也都要钱。押金模式也随之登场,从99元,到199元,再到299元,ofo迅速获得大量资金,但是押金押金,只是暂时抵押在这里的钱,最终还是要还给人家的。就按照现在还未退还押金的用户数量算,1600万人,即使全押了99元,也有近16亿元了,如果是199元,就将近有32亿元的押金了。但是这些押金并没有第三方代为监管,ofo拿着这笔钱,谁又能真的保证内心不会动摇呢?如果仅靠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时的租金,短期内很难赚回单车投入的成本,更别提还有后期的维护费用、折损费用了。所以讲白了,当时ofo的疯狂扩张,主要还是靠资本的输血,和可能存在的押金挪用,本质上,ofo并没有想好如何盈利。一边是盈利跟不上,另一边则是成本压力日渐增大。据伯虎财经,当时ofo的竞争对手摩拜的单车成本一开始是3000元,升级后降低至1000元;ofo的制作成本虽然相对较低,但单车使用率也较低。为了抢占市场,很多可能并不太适合大面积铺设共享单车的地区,也被投放了大量超出需求的共享单车,但在激烈的竞争下,无法盈利的店面自然就破产倒闭了。当时还出现了不少“单车坟场”的图片。画面触目惊心,其中不少都还是新车,这些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至于其用的钱,自然来自于那些投资人和付了押金的用户们。除了急速扩张带来的成本大幅上升,广告营销、运营维护都是成本。包括2016年底花1000万请鹿晗代言,花2000万给卫星冠名,花3000万请媒体投放广告……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开支。运营维护上,包括停放调度、检修更新等等,都要持续不断的人员和资金投入,伯虎财经相关文中指出,2016年,ofo共享单车的损耗率大概是20%,比摩拜单车的10%多了一倍。扩张期时,资本的输血和押金的输入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但当企业扩张逐渐触达边界,管理层又缺乏足够有能力的话事人,ofo就此从神坛上迅速跌落,小黄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0390后的创始人2015年ofo刚上线时,1991年出生的戴威年仅24岁。3年烧光150亿元后,又在27岁时负债几十个亿,1600万人排队等押金退还。3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戴威,不知成长几何。戴威无疑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出生于高干家庭的戴威从小接受着精英式的培养,2009年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先后担任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和北大学生会主席,可以说是手握男主剧本的厉害角色。2013年做了1年支教后,重返北大继续读硕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以共享单车为起点,戴威等人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其他各种形式的共享经济也由此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很快事情的发展,就超出了他的掌控。大学校园,尤其是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高校,本身就是极为特殊的,能在这里适存的商业形态,出了这座象牙塔,就未必行得通了。一方面,校内市场体量较小,竞争也没那么激烈,即使失败了,成本也相对可控;另一方面,校内人均素质水准也更能适配这样的共享经济。而走出学校,面对的将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战场。缺乏一定社会经验的戴威,迫切地想要变得成熟。据传,小黄车创始团队的秦淮说,“戴威创业后果然跟之前不一样了,说话净整些高级词汇”,什么规模效应、引爆、占领用户心智等等。言语也好、行为举止也好,这些都只是最表面的东西,戴威想要的,需要时间沉淀,对于当时的戴威来说,一切都来得太早来得太快了。被吸引来的资本实力雄厚,跟这些在商场里摸爬滚打多年了的资本相比较,即使戴威在同年龄段已经是个中翘楚,也终究走向了失控的边缘。有人可能会觉得,如果当初卖给滴滴,像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一样,早日潇洒退场,也不至于落到自己、资本、用户三败俱伤的地步。从戴威的角度来看,自己从小顺风顺水能力突出,ofo又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跟胡玮炜这种半路出家又转手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身在局中时最是迷惑。更何况当初的胡玮炜1982年出生,比戴威大了近10岁,还多出几年的工作经验,以戴威当时的心智,既难轻易放手,也难自己把控住公司的发展。关于ofo溃败的原因,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在朋友圈指出是vetoright(一票否决权),其实也是讲ofo管理层的问题。ofo倒下前,包括戴威在内有5张一票否决权,权力太过分散,企业的航向难以落定,就很容易迷失在茫茫商海中。当时的戴威还太年轻,我们不妨再多给他一点时间,也许,经过此番挫折后,二度创业的戴威,能够成为下一个罗永浩,还完押金也说不定。
下个贾跃亭吧!这家伙可不是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