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解读:如何看待中方对菲律宾侵闯行为的管制措施

幼柏玉渊谭 2024-03-06 17:59:33
3月5日,中国海警依法对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自今年1月份以来,菲律宾对在我仁爱礁上非法“坐滩”的军舰“马德雷山”号,已经执行了三次补给行动,菲律宾方面每行动一次,中国海警就会出动监视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警明确在公告中使用“管制措施”一词,在今年还是头一次。 要看清这种变化,我们不妨看看中国海警在应对菲律宾当局的前两次补给行动时,是怎么说的。 1月21日,菲律宾当局出动了一架小型飞机,向非法“坐滩”仁爱礁的军舰空投了补给,中国海警的表态是:“中国海警实时跟监掌握,依法依规管控处置,对菲方补给必要生活物资作出了临时性特殊安排。” 2月2日,菲律宾当局出动了一艘小型民船,为非法“坐滩” 仁爱礁的军舰运送生活物资。中国海警的表态是:“中国海警全程跟监管控。” 可以看到,面对这两次补给行动,中方都处于“跟监”状态。 而今天,菲律宾当局不仅出动了一支包括两艘海警船和两艘运补船在内的小规模船队,还妄图给“马德雷山”号运输建筑物资,从而对这艘锈迹斑斑、摇摇欲坠的非法“坐滩”军舰进行加固。 对此,中国海警的表述变成了:“中国海警依法依规实施管制。” 根据谭主了解到的信息,由于菲方这次的补给行动得到了其海军的支持,为了应对菲律宾此次非法侵闯行动,中方出动了多艘海警执法船,还利用高压水炮等强力执法手段,逼退了运载着建筑物资的“尤娜扎·五月”4号游艇。 有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中国海警的执法手段,会从跟监、警告、喊话等基础措施不断提升,并最终升级到航路管制和使用水炮的层面。 换句话说,中国海警在执法过程中,一直都遵循着有理有据、冷静克制的原则。 但如果对方肆意妄为,无视我方善意,那么中国海警的工具箱当中,也同样有非常丰富的手段和措施能派上用场。 实际上,从中方事后披露的信息来看,在这次非法侵闯过程中: “菲海警4407号船无视中方一再警告,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不专业、危险方式,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21555艇,导致发生轻微刮蹭,责任完全在菲方。” 其实,菲律宾方面这种主动寻求碰撞的行为并不新鲜。 谭主之前分析过,菲律宾当局在挑起事端时,都特别注重在国际舆论场合为自己炒作造势,其中就包括在每次补给行动时随船携带摄影设备,刻意追求记录下双方船只发生碰撞时的场景,从而塑造出中国“以大欺小”的印象。 相关人士告诉谭主,菲律宾此次行动,不仅带上了随船记者,甚至还在中国海警依法采取管制措施时放飞了无人机,其目的,就是选在中国两会期间挑起事端,幻想中国不会现场反制、事后发声。 然而,随着中方采取的一系列坚定管制措施,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有力发声,菲律宾政府的如意算盘显然是落空了。 在此次侵闯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当局第一时间在媒体上宣告了自己的“胜利”,其依据无非是有一艘运载着生活必需品的补给船,最终抵达了非法“坐滩”的军舰附近,向其提供了补给。 面对菲律宾当局的这种论调,中方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中国海警严格依法管控予以规制,出于人道主义对菲运送必需生活物资的1艘船只作出临时性特殊安排,现场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 中方所提到的临时性特殊安排,本质上是中国稳定南海局势的一种特别方式。 早在今年第一次补给时,中方就向国际社会表明了生活物资补给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为菲律宾当局所做的临时性特殊安排。 谭主在事后进行大数据复盘,并集合多项指标进行研判后发现,中方提出的“临时性特殊安排”这一概念,其传播声量达到了菲律宾运送物资信息的两倍以上。 要看清中方的这种特殊安排,还要注意一个大背景。 今年1月17日,中菲共同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第八次会议。在会议过程中,仁爱礁及其附近海域问题作为一个双方都重点关注的话题,得到了专门的探讨。 从时间线上来看,今年以来,菲律宾当局对非法“坐滩”军舰的一系列补给行动,都发生在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第八次会议之后。 换句话说,菲律宾方面每一次补给行动的“成功”,都必须经过中国政府部门的允许。 显然,这种基于人道主义考量,允许菲律宾为非法“坐滩”军舰上的菲律宾船员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临时性特殊安排,既不能被当做菲律宾政府大肆宣扬自己所谓“胜利”的明证,也不会变成菲律宾当局有恃无恐的护身符。 无论菲律宾在南海再挑起多少事端,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都只有中方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的决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