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这句话,张良听懂了,活了下来,韩信却没听懂,最终死掉了

银河荒芜 2020-06-12 13:46:54

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事最后的发生都早有迹象,只不过当事人未能读懂罢了。比如刘邦对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的一次公开评价。

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刘邦的这句话来分析,显然萧何、张良和韩信,属于刘邦创业团队塔尖上的三人。但若从这三人跟刘邦的关系来看,萧何的地位最超然。早在刘邦还当亭长,这个芝麻大的小官时,他就跟萧何认识了。

当刘邦反秦后,又是萧何把他推上了“沛公”的位置,虽仅仅是个虚名,可千万不要小看这类虚名。所谓:名正言顺!没有这个虚名,刘邦的许多事就没法开展下去。比如刘邦“挂靠”项梁时,人家必然要问,你们“沛县团队”谁是首领?只能是沛公刘邦!

从此刘邦的每一次前进,萧何都紧紧跟随发挥了巨大作用,直至跟项羽争夺天下时,形成了刘邦在外,萧何在内的“双核模式”。后来这种双核模式,也被曹操和刘备采用了,曹操和刘备在外厮杀,荀彧和诸葛亮在家掌管全局。所以,萧何的地位是最超然的。

张良,在韩王韩成被项羽杀掉后,才死心塌地跟随了刘邦。他的地位比较微妙。因为他是韩国贵族后裔。而秦汉之际,却是分封制和皇权一统,处于激烈较量之时。刘邦的本意是皇权一统,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最终分封了7个异姓王做个缓冲。

那么张良呢?当刘邦要给他齐国三万户食邑时,张良当即拒绝。显然,张良听懂了刘邦的意思,不惜自贬身价,向刘邦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我张良如今只做老大的臣子,只要把当初咱俩相遇的沛县的留地给了我,就心满意足了。刘邦当即同意,张良被封为留侯!

如今,汉初三杰中的前两位,萧何不用表态,刘邦就把他划归到身边,张良表态后刘邦也急慌慌地把他拉了过来。只有韩信被封为了楚王,站在了七个异姓王的行列,跟刘邦的皇权对峙。无论韩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与否,这都是他人生悲剧的起因。

须知任何时候,站在老大身边,都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刘邦的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提醒。过去,你们三人都因站在我身边,咱干掉强悍的项羽,拥有了天下,那么以后呢?张良懂了,韩信却不懂!

由此韩信的悲剧拉开了序幕。刘邦担心韩信谋反,来了个云梦之游,把韩信从楚王宝座上踢了下来,当了个淮阴侯。倘若此刻,韩信懂了刘邦的这个安排,他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的。

可惜韩信依旧执迷不悟,认为跟周勃、樊哙、灌婴等这些人平级,是极大的屈辱,以至于说出了:“没想到,我韩信竟然跟樊哙这类人,属于同一个圈子了。”真不知韩信意识到了没有,樊哙、周勃等人,都是站在刘邦身边的人。所以他的这句话后果有多严重?不用笔者分析都应清楚了——这就是对刘邦的一种鄙视和挑衅。

果然,后来刘邦召见他时,跟他闲聊打仗的事,就问:“如我能将几何?”即,你看我刘邦,能统领多少兵马?

韩信笑:“老大你最多统领十万人马就到极限了。”

刘邦追问:“那你呢?”

韩信说:“这就难说了,有多少就能统领多少,越多越好,没有极限。”

虽后来韩信意识到问题严重,连忙向回拉,吹捧刘邦是 “统领将帅的真正老大,我们没法跟你比,再牛,还不是你手下”。但可惜什么都晚了。

刘邦之所以非要把韩信降级为淮阴侯,本意应不是想杀他的,既然你不愿意站在我身边,那我就把你圈在身边,只要你能安分守己,就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可韩信却先以站在刘邦身边为耻,跟着就又当着刘邦的面表达出来,由此韩信是必死无疑了。

倘若他能在最初之时,听懂刘邦那句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提醒,学习下张良,韩信是死不了的。可惜他没听懂,或说是故意装听不懂!这才导致了后来被杀的结局。

所以,说话听音,要认清自己位置,是相当重要的。这点尤其适用那些“立下大志向的人”。至于寻常人,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为啥干出了成绩,却还不得志?答案就在这里,你真听懂老大的话中意思了吗?

这些东西,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生存和发展,且要命的是,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不可能失效,且哪怕家庭之中,其实也存在着这种现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