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均GDP全国第三,平均工资排名只有第七,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五说说看吧 2024-11-16 16:30:33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鉴,涵盖了包括就业和工资在内的多个领域,先来看看几个传统经济强省(直辖市)的平均工资排名。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位列全国首位,达到了22.9万元每年。注意,该数据采用的是税前口径,也就是没有扣除社保、公积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以及个税的年工资总额,不是到手收入。

北京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第二,为21.8万元,和上海一起成为全国唯二的超过20万元的地区;天津、浙江、广东分列第四至第六位,均在13万元至14万元之间;江苏为12.5万元,排在第七位。

需要说明的是,西藏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高达16.5万元,仅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这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究其原因是当地职工享受特殊政策,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获得了较多的补贴,所以不能按照常规思路考量。

不算西藏,经济强省2023年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排名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

众所周知,人均GDP是衡量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与GDP总量不同,靠“人海”战术无法让人均GDP获益。所以河南和四川两个GDP总量位居第五和第六的省份的人均GDP排名往后挪了很多,而北京和上海则从十名开外跃居至前两位。

根据2023各地GDP总额与常住人口数据可以计算出全国经济强省(直辖市)的人均GDP排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天津、广东。

从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排名来看基本上可以得出两者关系密切的结论,如上海和北京在这两类排名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位。稍显特别的是江苏,人均GDP极高,就比北京和上海低,但平均工资在不算西藏的情况下排第六、算上西藏只有第七,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看来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忽略了江苏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不低的事实。

我国的就业人员分成三类,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农村就业人员,上面提到的平均工资数据仅涵盖城镇非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量为1.6亿,只占7.4亿全部就业人员的22%左右。

因此,要想判断一地整体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置还要关注另两类就业人员的收入。

以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例,2023年江苏的数据是7.5万元/年,排在上海、北京、广东之后位列第四位,与人均GDP的排名相差不大。

第二,江苏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注重企业为主导的投资带动。

GDP是全年所有经济主体创造的财富总值。财富被创造出来后如何分配呢?一般有三类主体分,一是政府,以税收形式;二是企业,以留存利润形式;三是居民,以工资形式。

江苏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注重投资,国资和外资唱主角,相比于毗邻的浙江,国企和外资获得的财富比例更高,居民以工资形式得到的财富相对少一些。

这并不意味着江苏的财富分配方式不公,国资和外资投入的资本多,分到更多的财富是正常的事情。就像张三每年往银行里存10万元,李四每年存30万元,后者的利息收益应该比前者高,否则才是不公。

归根到底,江苏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注重投资,国家和外资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并获得与之对应的财富,用劳动力换取报酬的居民从GDP里分得的财富相对少了些。相反,浙江经济相对依赖民营经济,投资比例低一些,民富方面更加突出。

当然,在剔除特殊补贴政策的前提下,总的来说说人均GDP越高的地区职工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只不过前几名里会有些细微差距。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