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之前,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贪吃的骆驼 2023-11-17 07:54:13

0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事,几乎是人尽皆知,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早在28年前,毛主席就曾有机会和美国总统进行见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不过当时具有军事优势的国民党,在抗日战场的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而非常关注亚洲局势的美国政府,在随后的时间里,发现中国除了国民党之外,还有一个军事力量薄弱,但是抗日精神却无比沛的政党——共产党。

1943年年初,美国的一名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返回美国,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希望美国政府能派人考察一下共产党位于延安的根据地。

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就向蒋介石去电,询问这件事的可行性,蒋介石自然是坚决反对,于是这个建议暂时就被搁置了。

02

但是等到第二年的年初,一些欧美国家的记者突然向蒋介石提出,他们要以记者的身份前去延安,因为这是非正式的访问,所以蒋介石迫于压力只好同意。

于是当时就有一批欧美记者走进了延安,亲自采访了毛主席,并深入了解了我党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些情况传出延安之后,美国政府对我党更感兴趣了,而且随着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不给力,以及日本给美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就再次向蒋介石提出了正式访问延安的要求。

为了说服蒋介石,罗斯福在当年的5月份,安排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亲自去见了蒋介石,蒋介石在美方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同意,但是蒋介石也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要求,不能把去延安考察的规格定为军事代表团,而要降格为观察组,美方为了早日去延安,就选择了妥协。

03

当年的7月22日以及8月7日,美方先后两次派人前往延安,主要目的有两个:

第一,考察我党的军事实力,

第二,建立和我党高层的直接联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之所以那么积极的想接触我党,主要目的也有两个:

第一,是给蒋介石施压,让他看到美方对他的现有表现不满,且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第二,美方当时想在中国战场上消耗日军,而美军想选择的很多关键位置,当时已经在我党的控制范围之内。

在考察组考察过后,美国政府对于我党更加重视,当年的11月,罗斯福的驻华私人代表赫尔利,又亲自去了一趟延安,12月的时候,驻华美军的两个军方代表,也来到延安,这次他们直接谈到了更为实质的内容,如果美方在东北空降一批25000人的部队,我党的态度和应对措施会如何。

04

因为东北的地理位置,以及中、美、苏三者的关系都很微妙,所以毛主席没有贸然给出答案,而是向美方提出,这种牵涉很广的问题,最好有更深入的交流,毛主席当时还提出,他甚至愿意亲自去美国见罗斯福。

美方和我党的合作,可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但是因为当时罗斯福的身体和年龄,其实已经出了一些问题,他的主要精力又放在了别处,再加上美国政府的内部,有人担心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以及蒋介石在美方的一些积累,所以当时很有可能实现的一次历史性会面,在当时并没有能获得实现。

而且在一些人的干预之下,美方开始慢慢偏离了最初正确的轨道,而越走越偏,虽然没有美国人的帮助,甚至在他们还拖了后腿的情况下(美方支持国民党),我党不光打赢了抗日战争,还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0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到了冷战时期,主要对峙的两大集团,分别是前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以及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美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不顾的利用占据我国那个小岛的那一小撮国民党溃兵,妄图影响我党新建设的新中国,为此中美的关系开始走向冰点,随后美方又趁着朝鲜半岛出问题,妄图借机踏足亚洲,从而做更多不利于我国的事,但是他们最终迎来的是一场迎头痛击。

在这种演变之下,美方和我国的关系自然长期处于不利于高层交往的冰封期。

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妄图通过当世界警察而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又利用越南的一些内部问题,开始动用军事力量插手。

06

于是长达15年的越南战争又开始爆发,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海外战争中,美国先后投入了65万兵力,750多万吨的军事物资,以及至少2000多亿美元的直接支出。

这场花费巨大的战争,让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深深的陷入了战争泥潭,美国的经济和声誉等多方面都受到了重创,已经连续捧出两任总统的美国民主党也颜面扫地。

1969年,共和党的尼克松接任总统,尼克松上任伊始,就开始改变美国在越南的战略,准备慢慢退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之所以喜欢当世界警察,主要是因为想取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当战争的方式玩不转以后,它就只能改变思路。

而当时的中国,已经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潜力巨大的经济市场,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很具有影响力,因此美国和中国交好,是对美国非常有利的。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和美国合作也是利好很多,尤其是老大哥想三想四之后,于是毛主席等高层也愿意和美国方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促成了那个历史性的会面。

有些人,你不让他感觉到疼,你不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他可能不会主动坐下来和你坦诚且深入对话。

参考文献:《尼克松回忆录》,《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中美关系史话》等

0 阅读: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