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看懂徐祭酒假死3步错棋,才知宁王为何结局全身而退

书影看剧 2025-01-15 19:48:45

“徐公诈死脱身,实属无奈之举。文官清流们虽失助力,好在能借改制重塑朝野势力。他日时机成熟,徐公再现身,那便是残害忠良的铁证。”

徐祭酒的死就是个局,他是蒋长扬的恩师,也是帝师。

他在朝堂之上,作为文官清流们的砥柱,一直跟宁王派针锋相对。

与年轻的圣上相比,宁王人力物力丰满,在各地都有他拉拢的势力,在军队更是有自己的人。

很多事情,他直接替圣上阻断了。

圣上一派势单力薄,也不敢明面上跟宁王起冲突。

作为帝师,徐祭酒便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宁王与士族联系密切,一直看不起寒门学子,更看不上这些文官清流。

他眼看着徐祭酒背后的文官队伍越来越大,便起了杀心。

宁王派人刺杀徐祭酒时候,恰好被蒋长扬发现了,便将计就计,找了一个与徐祭酒身形相似的死囚,帮助徐祭酒诈死脱身。

同时宁王派去的这批人全部被灭口,而蒋长扬趁着雨夜,毁了他们的脸,扔进河中,替徐祭酒把假死圆了过去。

宁王也是太过于自信,也没有深究死者身份,便把这个事情了了处理了。

蒋长扬以为自己布的这个局,定会给宁王一个致命的打击,却没有想到,宁王竟然最后依旧是全身而退。

一、宁王的罪证

宁王为何敢如此嚣张跋扈呢?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身份。

周围人都称呼他为大王,很简单,因为他是嫡长子。

他一直觉得皇位应该是自己的,却没有想到竟然是三郎。

为此,他一直运筹帷幄,为的就是造反篡位。

他的眼里根本没有天下百姓,只想的是如何拉拢权贵,能够早一日坐上自己想要的位置。

拉拢人心需要金钱,因此他不断地收拢钱财。

底下的人为了讨好他,也是各种送钱送宝,只为了谋个一官半职。

宁王贪污受贿毫不收敛。

蒋长扬是圣上的好友,为了帮助好友巩固大权,他便甘心当个人人喊打的贪官,与宁王同流合污,为的就是收集宁王的证据。

他是花鸟使,圣上的红人,不仅仅为圣上搜集美女进献,还明目张胆地敛财。

只要有人给他送金银珠宝,他就来者不拒。

多年以来,臭名远扬。

由于蒋长扬是圣上眼前的红人,宁王确实想过拉拢他 。

李幼贞丧夫后,蒋长扬是宁王择婿的第一人。

可是蒋长扬表明此生都不愿意被婚姻捆绑住,宁王与蒋长扬几次试探后,放弃了让蒋长扬做女婿的想法。

很显然,蒋长扬不好控制,可以合作,但是宁王拿捏不了他。

李幼贞一味地对刘畅念念不忘,宁王不得不将就允了李幼贞。

蒋长扬敛财的事情众所周知,因此宁王贪污受贿的事情也从来不瞒着蒋长扬。

宁王贪污受贿的罪证都在蒋长扬手里。

除此之外,宁王操纵官员的任免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宁王安插在吏部的崔侍郎,是宁王操纵官员任免的爪牙。但是无论如何审问,他都不敢供出宁王。

圣上和蒋长扬都知道宁王是背后最大的主谋,但是就是没有人敢出来指证宁王。

宁王和各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任何人都奈何不了宁王。

二、蒋长扬的漏洞

蒋长扬与圣上联手对付宁王时候,并不是步步棋都走得完美无缺的。

其实宁王心思很缜密,当时徐祭酒死后,脸面看不清楚,他真的没有怀疑真伪吗?

并不是。

只是他不在乎。

徐祭酒只要不出现在朝堂之上,就汇聚不了众多清流的力量,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蒋长扬没想到,宁王能够把刘畅扶起来。

最初,蒋长扬没有把刘畅当做对手的。

这是蒋长扬对付宁王时候的第二个漏洞。

刘家一副贪财的样子,蒋长扬理所当然地认为刘畅也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前脚刚刚与何惟芳和离,后脚就来长安纳亲了。

虽然刘畅还没有和李幼贞拜堂成亲,但是外人都默认了刘畅就是宁王的女婿。

宁王也一直想要把刘畅安插在重要位置上。

宁王去蒋长扬府上,特意带着刘畅,就是为了给刘畅铺路。

“日后无论是做官,还是赏花,你们都要同心协力。”

蒋长扬为了何惟芳,特意疏远了刘畅。

“子舒高才,定会得到圣人赏识。”

一向精明的宁王看出来了蒋长扬的排斥。

由于徐祭酒的身亡,官学私学录取比例改为六比四。

这是给天下的寒门学子打开了官场之路。

这在宁王看来,是扶持寒门,故意打压士族子弟。

宁王虽然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但是也没有办法。

他把之前寄托在蒋长扬身上的希望放在了刘畅身上。

作为王府的女婿,宁王想要给刘畅弄一个从四品官衔。

当时的蒋长扬并不在意刘畅,也没有在刘畅身上下功夫,却没有想到刘畅最后竟然差一点把自己放倒。

刘畅眼下是跟宁王一条心,为了权力,也为了跟蒋长扬争。

最后是刘畅竟然踩着宁王搭建好的青云路攀附上了圣人。

宁王和李幼贞对人格的践踏激起了刘畅的反心。

他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被宁王和李幼贞牵引着的傀儡,最后投靠了圣上。

即便这样,蒋长扬最后依旧没有扳倒宁王。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宁王嫡子的身份。

蒋长扬低估了权势和帝王心。

原著中的宁王虽然暗中拉拢了很多势力,手上也不干净,但是他没有走到最后造反那一步也落得了一个善终的局面。

权贵之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宁王的病却是没有好转的迹象,缠绵病榻,等闲不出来走动,渐渐淡出了朝堂,几乎成了一个透明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