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的红色铁骑,被西方严重低估甚至抹黑的T-72坦克

海狸先生看天下 2020-06-01 10:48:19

T-72主战坦克是苏式坦克中影响力较大,也是最声名狼藉的一种坦克。在海湾战争之中,伊拉克军队使用的T-72在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精确制导的反坦克武器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像罐头一样被一个个敲开,即使是美军的M1坦克似乎也在与T-72坦克的地面较量之中稳占上风;在此后中东地区的一系列战争中,T-72坦克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很多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都出现了T-72坦克的身影——其中大部分都是炮塔被炸飞、身首异处的惨状。

这让很多人对这款坦克的战斗力产生了疑问,也对苏联的坦克制造工艺产生了质疑。不过我认为,评价一款坦克要结合它诞生的年代和背景,否则是毫无意义的,要知道T-72诞生之初美军还在使用落后的M6坦克,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的那些新型武器当时还只是设计师的美梦。T-72坦克的诞生离不开苏联从二战延续而来的“钢铁洪流”风格和对在欧陆战场进行大规模纵深作战的追求,它成本低、性能适中、产量大,十分适合组成坦克集群展开突击,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军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在海外市场也很受欢迎。

一、计划之外的产物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军高层认识到除了已经装备的几种高性能坦克之外,他们还需要一种用来更换现役过时装备的坦克(T-54和T-55),这种新式坦克应该满足性价比高,产量可观的特点。其实在原本的计划中苏军将大量生产苏联第一款三代坦克——T-64来取代T-54/55,而且在初期这一计划的进展十分顺利,军方人员也认为这种单一型号的配置可以有效减少后勤人员的工作难度。不过由于T-64的技术在当时还不是很成熟,匆忙服役后很快就出现了一些机械故障,负责维修的技术人员几乎每天都在解决不同的问题。

T-64的开发团队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将坦克完善到可以正常服役的标准,于是当局紧急联系了下塔吉尔设计局来帮忙对T-64进行改良。该局设计人员在检视了这种坦克所出现的问题之后,认为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那个美苏对抗激烈的年代时间就是金钱,一点点滞后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为了尽快满足军方的需求,下塔吉尔设计局用这笔改良经费围绕125mm坦克炮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坦克,技术人员全程使用了常规且成熟的技术手段,使坦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所提升,并最终获得了军方的认可,这就是T-72坦克的雏形。

1971年开始,趋于完善的T-72开始进入了野外测试阶段,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荒野上展现出了其出色的性能,两年后T-72坦克正式投入部队并和T-64一起高低搭配使用。高低搭配是当时苏联最好的装备方式,因为虽然当时的苏联如日中天,但也不可能一次性武装几万辆规模的装甲部队。各型号坦克在部队中可以扮演不同角色:较为落后的T-55负责对付敌方步兵和据点;先进的T-64负责和西方先进坦克对抗;T-72负责在T-64消灭敌方装甲部队后依靠其可靠性向前推进。虽然如今看来T-70坦克在海湾战争以及随后的数次战役中表现不佳,但在当时这种坦克无论是从个体性能还是集团作战来说都是占据优势的,这一度让西方想起了二战中苏军“钢铁洪流”的威力,不过当年强大的盟友已经站到自己的对立面了。

二、T-72坦克褒贬不一的防护系统

因为这几年中东战场上的巷战和反恐作战行动较为频繁,T-72的弊端凸显无疑,这种坦克被各种武器打爆的案例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它的防护系统嗤之以鼻。然而在诞生之初,T-72所采用的在钢板之间填充其他材料夹层的复合装甲可是饱受好评,虽然从升级潜力和强度方面来说比不上西式坦克的模块化装甲,但胜在结构完整、成本低廉。第一批生产的T-72的复合装甲内部填充的是玻璃纤维层压板,正面装甲厚度为280mm;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提高其对爆炸的承受能力,设计人员将夹层换成了多层钢板、弹性元件和橡胶等材料交叠而成的非爆炸式反应装甲,炮塔厚度更是增至300mm。除了这些改进之外,爆炸反应装甲也是那时苏式坦克的一大特征。

这种装甲可以通过自身爆炸来破坏敌方炮弹以降低对自身的损害,在实装后就如同一块块瓷砖一般贴在坦克的外壳上,是苏军装甲部队对抗敌军反坦克武器的法宝。不过这种装甲在发展的初期十分“敏感”,即使是小口径武器也可能将其引爆,且每块只能抵挡一次攻击。在苏联解体不久后的车臣战争中,俄军的大量T-72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了对反坦克武器的防御能力,军方为此对其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全新的Kontakt-5型号反应装甲。新式的装甲不会被小口径武器触发,也不会因为内层炸弹出现问题而自爆,极大增加了T-72的防御能力。

在坦克侧方的保护上,T-72装备有新型的橡胶侧裙,外面还包覆了钢板。而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军方为这种坦克安装了“Tucha”烟雾弹发射系统,使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烟雾来转移阵地或是避免敌方激光制导武器的攻击,这些系统的安装大幅度提升了T-72的生存能力。实际上在海湾战争中饱受诟病的那批T-72甚至还加装了专门防止穿甲弹攻击的30mm附加装甲,虽然在遇到美军现代化战争体系后一败涂地,但是在与英军对抗时却毫不吃力,可见导致惨淡战绩的主要原因不是T-72太弱,而是敌人太强——如果这种坦克真的存在基础设计上的严重不足的话,那为什么在苏联解体之后还被很多国家选用,并作为本国坦克研发的样本呢?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T-72在海湾战争中展示出的疲态是整个苏联后期的缩影,当时的苏联在充满活力的美利坚面前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在美军展现出其高科技现代化战争体系之后,世界各国应该已经对“冷战”实际对决的最终结果有了一个大致的预判。

三、T-72的火力配置

T-72坦克的标准武器配置包括1门125mm 2A46坦克炮、1挺7.62mmPKT-KT机枪和1挺用于防空的NSVT 12.7mm机枪,而作为主武器的2A46坦克炮自然是该型坦克作战时的核心。这种火炮可以发射包括破甲弹、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炮弹,普遍安装在当时苏联其他类型的坦克之上。这种火炮的弹药设计可谓是独具匠心——为了炮弹适应自动装弹机,2A46在设计时采用了分装式可燃药筒的布局,便于装填。不过这也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比如弹芯的重量和长度就受到了很大限制。军方最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改进了装弹机部件,使其可以适应弹芯更长的炮弹,提高了弹道性能,增强了主炮威力。2A46具有双轴稳定的特性,这让坦克在行驶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设计并有着不错的精准度——主炮的瞄准仪可以自动调整仰角,炮手可以借助其垂直轴稳定装置来保持装填炮弹过程中的持续瞄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行进间开火的优势只能在近距离体现出来,在远距离时精准度欠佳。除此之外,T-72还拥有夜视瞄准设备,不过相比于西方坦克装备的热成像系统,这种以红外线作为主要技术支撑且有效范围较小的夜视瞄准仪显得有些落后。这一点也是T-72在随后的战争中屡屡陷入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海湾战争之后,加装热成像装置就成为了技术人员提升T-72主战坦克性能的重要方向。

而上文提到的自动装弹机应该是T-72坦克武装系统中最亮眼的一环了,这种装置可以减少装填弹药的人员配置,杜绝人为装弹时可能发生的失误并提升坦克射速。在它的帮助下,T-72的射速可以达到最多8发/分钟,而目前最新的自动装填机可以在主炮发射后自行装填同一种炮弹,这一功能可以使T-72在十几秒内快速发射3枚炮弹。类似的改良是T-72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这都离不开该型坦克良好的基础设计。

平心而论,身为一种性能适中、成本适中的坦克,T-72的设计理念十分出色,其现代化的紧凑车身搭配威力巨大的2A46坦克炮在整个七十年代都处于领跑地位。虽然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但是其良好的设计还是吸引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将其视作本国坦克发展的基础——苏联为数不多的欧洲盟友以及伊拉克等国的主力坦克都是来自对T-72的仿制,而我国的85式坦克也受到了它的影响。可以说,虽然T-72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不佳,但是其性价比极高的设计思路以及实战中表现出的可靠性对世界各国坦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