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之道的“反人性”与“反者道之动”

三棱心爱文学 2024-10-20 14:52:51
如果正确地理解了“反人性”和“反者道之动”这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很有可能使投资者提升指数级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技能。 何为正确理解?对于“反者道之动”来说,并非是传统解读错误认为的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意思,虽然股市的运行规律中偶而、些许有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迹象,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股市的运行之道,就等着把裤衩都赔掉吧。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传统解读对于“反者道之动”理解的谬误。 而对于“反人性”来说,也并不是说要与人性对着干、反着来,而是一种建立在对人性弱点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基础上的交易之道,指的是交易者需要学会在交易中克服人性弱点,以更加冷静、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市场,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自控力和决策能力。 那么人性的“弱点”又是什么?除了贪婪、恐惧、过度自信或自卑外,还有一种不能称之为“弱点”的“弱点”,人人都在用,而且还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却往往控制着人们的决策心理,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需要说明的是,几乎99.9%的《道德经》解读者,对这句话的解读出于“想当然”,导致这句话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功用”。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人们对万物的认知逻辑,来自于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主观反映(有),而主观反映来自于客观实在(无)。 套用在股市投资交易上,就是:投资者的交易决策,来自于脑子里产生的“有”(即一笔投资的主观确定性,如果没有对这笔投资确定性的认知,是不会作出这笔投资决策的);而“有”来自于投资标的的运行情况“无”(即不确定性)。 大家发现了没有——促使交易者作出交易决策的,是主观认知中产生的确定性,而不是投资标的客观运行的不确定性。 《道德经》的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客观的运行之道,只负责呈现,不负责表达,也就是说事物本身不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所谓“无”,就是事物客观的运行之道,是“无逻辑”的。而支配人们做出决策的,是人们根据事物客观的运行之道做出的逻辑判断——所谓“有”,就是人们根据“无”而做出的“有限认知逻辑”。前者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后者虽然使我们做出行动决策,但这个决策又是主观的、局限的、相对的、片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人类的悲催之处莫过于此。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知和思维要尽量客观正确地反馈“无”,这是认知和思维之道;而行动和实践要尽量不受到主观认知和思维“有”的控制,这是行动和实践之道。 人类喜欢确定性,是因为人类的认知规律就是这样,无法改变。因此,顺人性的交易者会尝试各种方法去预测未来走势,寻找高胜率的入场方式,在交易中则尽可能地寻找到“确定性”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激励自己。然而,市场的走势是不确定的,入场仅仅是一个试错的开始。而反人性的交易者则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不会过度依赖预测,常常弱化自己的主观判断,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才是交易“反人性”的真谛所在。 所以,好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各种应对策略,而不是寻找市场的“确定性”。这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投资交易中的实践运用。
1 阅读:77
评论列表
  • 2024-10-27 11:14

    短线要赚钱一定要很懂才行,半懂不懂的就是被耍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不要做短线。做短线的不及时抽身,大多倾家荡产,就像玩网游一样。不过也有稳赚的,除非命不好,那就是放长线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