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平潭县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游击队以英勇之姿攻占了这座城池,并于十三日正式宣告了红色政权的成立。然而,胜利的曙光并未长久驱散战争的阴霾,国民党正规军七十三军与天九部队迅速集结了两万余人,意图重夺失地。六月上旬,闽中地委下达紧急命令,要求游击主力必须在十五日之前撤离平潭,深入敌后继续开展斗争。
十五日,游击队员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了平潭县城,将根据地转移到了小练岛上。十六日,他们搭乘“海驹号”与“永太号”轮船,从长乐松下秘密登陆,次日便向福清七社进发。在七社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部队继续向福清西区老根据地云中洋村挺进。当他们抵达时,受到了当地地下党同志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云中洋村成为了游击队新的战斗堡垒。他们迅速组织起小分队,日夜出击,不断骚扰敌人,使得敌人夜不能寐。连福清县城内的国民党七十四军,晚上也不敢轻易开灯,生怕成为游击队的攻击目标。
为了更有效地打乱敌人的部署,游击队精心策划了三支小分队。吴秉华同志带领二十人前往北西亭以南,对县城北面进行袭扰;高名山同志则率领二十人在西门方向发动突然袭击;而吴兆英同志则带领二十人在西、北之间灵活机动,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打击。这三支小分队不断逼近敌人的北门、西门,向他们的岗哨开枪示威。
二十二日晚,高名山分队在完成袭击任务后,进驻了菜安村。而盘踞在福清县城的国民党七十四军,由于日夜受到游击队的袭扰,终于忍无可忍,派遣了一个整编团、一千多人的兵力,企图围剿游击队的根据地云中洋村。
从福清县城到云中洋山区,仅有三条通道。其中,天吊岭山高路险,敌人不敢涉足;绕道官口则路途遥远,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敌人也无法选择此路。因此,从菜安进攻成为了唯一便捷且可行的路线。菜安距离福清不过十多里,一旦敌人夺得此地,便可凭借山高之势,控制地势较低的南楼,进而对云中洋构成严重威胁。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国民党七十四军的一个团,全副美式武装,从菜安出发,向云中洋进发。他们的前哨在菜安山上发现了游击队的岗哨,并立即开枪射击。游击队员们听到枪声,迅速上阵迎敌。虽然敌人人数众多、武器精良,但游击队员们凭借有利的地形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占据了四个高地,对敌人进行了有效的阻击。
正在洋下一带活动的吴兆英、吴章富两位同志,听到西边传来的枪炮声,立即带领队伍赶来助战。此时,菜安战斗的消息也迅速传回了云中洋。支队长高飞果断决定,派遣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增援队伍前往战场。他将支队部带来的一面大战旗交给吴自古同志,让他带一排人插在最后面的高山顶上。正在战斗的游击队员们看到红旗后,斗志倍增。
战斗从早晨五点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期间敌人多次组织冲锋,但都被游击队员们英勇地击退。吴翊耀同志在坚守山头时英勇负伤,但他仍坚持将受伤的战友吴咸用背到附近墓穴掩蔽,返回阵地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其他山头的同志们也个个英勇无畏,以手榴弹和大刀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得益于游击队员们的英勇奋战,更离不开菜安群众的鼎力支持。战斗打响后,菜安的群众们家家户户赶制馒头、烧煮茶水,冒着炮火将物资送上山头。而敌人则因为得不到人民的半点支持,加上伤亡惨重,最终被迫溃退到城里。
这一仗打得敌人心惊胆战,从此不敢再轻易出兵进犯。他们万万没想到,只有七十多人的游击队,竟然能够打退他们一个整团的兵力。
战斗结束后,福清地下党、附近的游击队以及群众都纷纷前来慰劳英勇的战士们。他们每经过一个村庄,都会受到当地地下党同志和群众的热情接待。这些深情厚谊让游击队员们深感温暖和感动。
闽中地委和闽中游击纵队司令部在得知菜安山战斗胜利的消息后,也立即派遣代表前来慰问。他们带来了几十套黑色的游击队制服和四两黄金的慰劳品,表达了对游击队员们的深切关怀和鼓励。
二十六日晚上,司令部还特地为他们举行了庆祝菜安山大捷的文娱晚会。陈副司令员在会上高度赞扬了游击队员们的英勇事迹。他们深知,这一切荣誉都是党赋予的,他们将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满怀报党的激情继续前行。
菜安山阻击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围剿云中洋根据地的阴谋,也彰显了平潭游击队的英勇和顽强。至今,当地的群众仍常常谈起那场战斗中二十位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他们深知,如果不是平潭游击队的及时增援和英勇抵抗,云中洋很可能无法保住。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援和爱护。游击队员们深知“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这一道理,并将永远怀念和感激那些曾经给予他们无私关怀、爱护与支持的人民群众。
文中图片搜集自网络
本文参考自 《平潭文史资料》第1集中,吴秉熙同志撰写的《菜安激战前后》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