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影戏,有几点共识,一是又名影子、灯影,是民间古老而奇特的傀儡戏曲艺术;二是起自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怀念李爱妃触景生情演绎为寄;三是陕西是皮影戏的发源地,有东、西路之分;四是东路皮影的代表有同朝(同州、朝邑)派和二华(华州、华阴)派。
大荔有个沙苑,沙苑有个沙底,就在县南的沙底西寨一带,除了蔬菜瓜果久负盛名,“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下敷陈千古事,影中搏舞鼓乐声”的碗碗腔皮影戏早已颇具声望,誉称同朝皮影的“戏窝窝”。民国李自反先生《沙苑志》(1944版)“弁言”所载:同、朝独有之灯影戏剧,沙苑之沙底村、西王寨等处习之者甚多。在世居沙苑人的记忆里,各个村子、街巷、家族甚至家庭都有皮影班社,都可以随时搭台点戏演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请皮影戏班子搭台助兴是绝对少不了的。追溯历史,隋唐时期的沙苑筑看花台、南阳宫和北阳宫,宫内特设皮影戏班,随着政权败落宫内艺人流落沙苑一带,使得皮影艺术传入民间。沙苑地跨同州和朝邑县两个行政区域,因此人们习惯称这一地区的皮影为同朝皮影。
《大荔县志》(1994版)载:碗碗腔,是大朝一带早期流行的民间皮影戏。其实早在明正德年间(1505—1521),沙苑名士、音乐理论家韩邦奇即对宋元时期已跻身杂剧之列的皮影戏有所研究,在名著《苑洛志乐》《乐律举要》上,一改同州梆子慷慨激越、粗犷豪放的唱腔,开始对皮影唱腔碗碗腔音乐正音,确立了其委婉细腻以板式变化来表达丰富情感内容的戏曲音乐结构。历经明清和民国,沙苑皮影戏在建国前后发展到极盛,大荔、朝邑各有一个官办皮影剧团,分别在1956年和1959年参加了陕西省皮影木偶汇演,1956年朝邑团更是代表陕西省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党和国家领导彭真、习仲勋及戏剧专家田汉观看演出并接见慰问。遗憾的是,1958年两县合并后没几年,皮影一团被陕西省戏曲剧院接收,皮影二团也因压缩城市人口而解散。以浓缩历史、讲述老百姓故事为特色,2000年同朝皮影戏参加了德国国际艺术节,在萨尔吕布肯市精彩演出。2010年同朝皮影参加上海世博会,又一次登上了国际交流大舞台。皮影戏源出同朝地区是有地域渊源的,这里农业商业俱发达,雄厚的经济力量为戏剧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加上悠久的文化传统支撑,皮影戏首先在这里形成后流入二华和渭南各地不足为奇。
“华州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陕西剧种志》第一辑)。不仅在大荔人的记忆里,多部市县史书对发源兴盛于沙苑的同朝皮影戏亦有记载。民国时期华县政府县志局编纂的《重修华县县志稿》载:时腔,即碗碗腔,来自同朝一带。《华县志》(1992版)亦载:碗碗腔皮影于清乾隆十一年至三十年(1746—1765)逐步由今大荔县流入境内。只是到了2012年编撰《华县志》(1990—2005)时才“改立门户”“另起炉灶”,闭口不提皮影源于大荔的事了。而《渭南市志》(第四卷,2011版)载:碗碗腔是流行于同州、朝邑一带的皮影戏剧种。在其后的记述中,历数大荔的核桃儿祖孙四代、碗碗腔名家数十人,及至提及朝邑沙底业余剧团、朝邑红星皮影剧团、伯士公社文工团等民间班社的演出逸闻,大荔县竟占了“碗碗腔”章节80%的文字篇幅。后期好者抄录的460多本传统剧目,李家班、齐家班、祥盛班等著名班社,沙苑老辈人耳熟能详的七喜、王蔓、参苗子等众多名艺人,都是沙苑皮影戏的记忆活化石。
大荔是文化大县、戏剧之乡,享有“全国文化先进县”盛誉多年,淳朴的乡民心胸大度,大大咧咧不在乎,不计较嗦是你的我的,文化遗产共有共享深入人心。更何况以社会公认源出大荔的梆子腔鼻祖——同州梆子、包括入列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十多项文化瑰宝为代表,丰富的文化资源让知足的大荔人有些“自满”了,满满的文化自信之下“主动舍弃”已是太多太多。
作者简介:王小民,1961年生,大荔羌白人。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理事,渭南市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大荔文联主席。出版有《风情同州》《大美大荔》《沃土情思》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