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钧儒说古代 2024-08-13 02:33:23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掌握了多种多样的防寒保暖手段,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更是有集中供暖来保证人们的冬日生活。

而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的防寒方法就十分有限,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通过穿着棉服,盖棉被来度过寒冬的。

然而我国棉花的大规模种植是从元代开始的,在此之前先民们又是怎么抵挡严寒的呢?

在古代众多取暖方法中,历史最悠久同时效果最好的自然是烧火取暖。

在周口店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原始人使用火来加工食物以及取暖的痕迹,而且他们为了保存火种,还会制作专门的陶器,这也是如今我们常用的炉灶的发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在房屋中建造了专门用来生火取暖的设施。

最开始这种设施只是一个用土垒起来的小洞,上面放着石板防止火焰窜出,之后经过改造这些小土包就成了灶台,排烟用的烟囱也被发明出来,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生火做饭的同时取暖了。

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条件显然要比百姓更加优越,在他们的住所中有着专门的取暖房,这种房间的墙壁多用花椒和泥土混合而成,因此它们也被称作“椒房殿”。

为了保暖和美观,椒房殿的墙壁上还要挂着绸缎,并在屋内设置屏风阻挡冷气入侵,在汉代皇宫中人们还要在里面铺上西域进贡的毛毯,可谓奢华至极。

除了椒房殿之外,皇宫中的其他房间也都有相应的保暖措施,其中比较小的房间往往采用壁炉取暖,而大的房间中则是用火墙取暖。

所谓火墙,即在宫殿墙壁中铺设中空的管道,之后在管道下燃烧木炭等燃料,热气就可以充斥整个墙壁,这和如今北方地区的暖气十分相似。

汉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屋内炉灶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始终都是百姓们最为依赖的取暖手段,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木炭和煤炭都是十分昂贵的物品。

在宋代买十五斤木炭的价格能够买下六斗大米,因此普通百姓只能捡些柴火烧火取暖,木炭则是达官显贵们的专属物资。

宋朝时朝廷为了体现出对百姓的关爱,会从市场中收购部分木炭,再以低价卖出,每次都会引起百姓的哄抢,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取暖燃料的渴望。

宋代时北方辽金地区百姓发明了火炕,这令燃料的热量被充分利用,并且可以起到长时间保暖的效果,这即是如今东北等地火炕的原型。

时至今日,火炕依然以绝佳的取暖效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虽然古人可以通过在屋子中烧火等方式取暖,但他们不能一冬天都待在家里,如何在出门时做好保暖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远古时代人们大多通过穿着兽皮制成的衣物取暖,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稀少的兽皮显然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因此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兽皮和禽类羽毛制成的衣物就已经成为了贵族们的专有服饰。

普通百姓只能穿着麻布制成的衣服,并在其中填充芦花、柳絮、茅草来起到防寒作用,但其效果十分有限。

到了宋代,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用一种特殊藤条为材料生产出来的纸张不仅坚韧,而且还有着不错的透气性和保暖性。

于是人们开始用这种特殊的纸张制作保暖衣物,并将其命名为“纸裘”。

其价格远比皮草衣物便宜,也成为了宋朝普通百姓冬天最重要的出行衣物。

南宋年间纸衣的生产技术走向成熟,生产成本被进一步压缩,南宋朝廷也会在冬天来临前向百姓发放纸衣以示皇恩,可见其在当时的普及程度。

有了纸衣后古人外出时的保暖有了一定的保障,这让他们冬天最大的挑战变成了如何在寒夜中入睡。

由于古代百姓的屋子大多都是用茅草建成,因此其保温效果非常一般,而且在睡觉时必须扑灭火种,以免发生火灾,这就使得冬天的寒夜显得十分难熬。

达官显贵们自然可以盖着绸缎制成的锦被或者毛毯入睡,还有人甚至高价收购了从西域等地进口的棉花制成棉被,这让他们能够在温暖的环境中安然入睡。

而平民百姓则只能盖着粗布入睡,根本没有合适的被子。

直到南宋时期,终于有人研发出了纸被,但其由于制作繁琐因此价格远高于纸衣,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当年朱熹曾经托人给陆游送去了纸被,这让陆游深受感动,并写下了诗歌表达谢意:

木枕藜床席见经,卧看飘雪入窗棂。

布衾纸被元相似,只欠高人为作铭。

直到元代随着我国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人们才终于能够用较低的价格买到棉织品。

棉服,棉被开始取代纸衣和纸被,成为人们的御寒首选。

这让百姓们在冬天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每年因为寒冷天气被冻死的人数也大幅下降,因此我们要永远铭记黄道婆等技术先驱,为我国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的生活条件大多非常简陋,因此对他们而言,能够熬过冬天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了。

他们对于取暖方法也不甚考究,火炉和纸衣就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而古代的贵族们虽然住着椒房,烧着木炭,穿着华丽的皮草衣物,但他们对于这些措施的保暖效果依然不太满意,并开发出了许多“取暖神器”。

其中手炉和汤婆子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所谓手炉,即古人们放在袖子里用于暖手的炉子,这种炉子一般用铜制成,形制小巧,其中盛有木炭或者刚刚烧尽的灶灰。

之后再在这个炉子上放置罩子,避免烫伤,这样他们在出行时就有移动的袖珍火炉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在手炉中加入香料,这也促进了我国熏香文化的繁荣。

所谓汤婆子则和如今的热水袋较为类似,其多是用锡或者铜制成的椭球状或南瓜状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用于暖脚。

当时很多家庭都把汤婆子作为传家宝传承,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和依赖。

除了这些常见的取暖装备之外,一些贵族还发明了其他令人瞠目结舌的取暖方式。

比如唐玄宗的堂兄李成义,就会在冬天让宫女围着自己坐成一圈,自己则在中间靠她们的体温取暖,并将其命名为“妓围”,其奢侈与荒淫由此可见一斑。

在技术水平尚不发达的中国古代,大多数百姓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饥饿与寒冷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这也是“饥寒交迫”一词的由来。

好在古人们利用仅有的条件发明了不少取暖的方法,这才保证了基本的生存需要。

而与此同时,古代贵族阶级的取暖手段却让人目不暇接,两个群体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人们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了深刻的认识。

目前网络上有人大肆鼓吹这些贵族的取暖手段,认为这是一种“先进性”的象征。

笔者则认为这未免有失偏颇,因为这些“先进性”是建立在严酷的剥削之上的,并不是值得称颂的事情。

参考资料:

1、额尔瑾:《古人怎样过冬天》,科学大观园,2016年第20期;

2、张嵚:《冬天到了,古人如何御寒》,同舟共进,2022年第1期。

3 阅读: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