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遮“火”,也失了人心!一块遮羞布引发的三个之问

南蓉谈汽车 2024-08-08 20:31:32

马曰:“你以为,这仅仅是一块布?不,这或许是彻底斩断你与消费者之间,本就不牢靠之情感链接的一把刀!”

事情发生在上周,刚好就在马拉车市所在的成都。

8月1日,在龙泉驿区某公司门口,两辆电动汽车起火。据现场人士向媒体透露,一辆白色电动车赛力斯SF5起火,随后引燃了旁边的一辆蔚来。从网上流出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在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后,现场疑似有工作人员给那辆白色的赛力斯SF5盖上了黑布。而当媒体次日就此事咨询赛力斯官方客服时被告知,“暂时没有该事件的反馈,现场盖黑布可能是救援的一个过程。”

其实,电动车起火已经不稀奇了。但我们在祈祷所有事故都不要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却诧异于起火车辆被灭火后“又一次”盖上了黑布这件事。

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新能源车发生起火事故后,疑似厂家工作人员盖黑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多次。而就在前不久极狐汽车刚被曝出,新车发生“过火”(声明里用的是这个词),疑似车企工作人员到场后拆车标、盖黑布。彼时,此举引发了不小的热议,针对抠标盖黑布一事,极狐汽车还进行了回应并致歉。

有了极狐的前车之鉴,疑似赛力斯的工作人员为何还要第一时间去盖黑布?难道果真如赛力斯客服人员所说,“盖黑布”是救援的一个过程?而且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几天,我们也没看到任何赛力斯汽车针对此事的官方回应,更别说针对盖黑布一事进行道歉了。

这样看来,极狐岂不是很冤。因为大家都在盖黑布,凭啥就它一家站出来道歉呢,难道就因为除了盖黑布它还抠了车标?好像扯远了点,回到正题上来。

我们有必要先强调一下,本文不会过度讨论新能源车自燃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已不稀奇);且在相关调查机构或是厂家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之前,也不会主观地去臆断车辆为何会起火;更加不会扯到此事到底和某为、某米甚至某迪,有没有关系上去(虽然个别网友对此更感兴趣)。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单纯讨论一下盖黑布这件事。

从安全的角度看,该不该盖黑布?

关于新能源汽车起火灭火的相关知识普及,想必大家已经看过了很多。我们姑且以绝大多数人能够达成共识的一个观点来看,即该车若是配备的锂离子电池,而其已达到了电池爆燃的程度时,这场火其实是很难被普通灭火器和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所能扑灭的。

这时需要的是专业的消防人员,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进行灭火。因为大量的水能够带走热量,掐断起火的源头热失控,同时还能起到隔绝热源和空气的作用。它的最大作用在于隔绝电解液等有机物,让其大部分脱离接触,从而达到可燃的碰不到氧气,碰到氧气的已不可燃之有利局面。

而疑似车企人员盖黑布的“操作”,往往发生在消防人员基本确认火已扑灭之后,相信也没有哪个工作人员敢提前去盖黑布。然而,此时就立马盖上黑布真的安全吗?

按照此次赛力斯起火视频中所呈现出的情况来看,从火被扑灭到有疑似工作人员为车辆盖上黑布,期间并没有经过太长的等待时间。而此时的车辆也并没有处于完全烧毁的状况,那么谁也无法保证盖上黑布的车辆,到底会不会复燃。

去年江西某加油站内,某品牌电动车疑似失控撞上了加油站的一根立柱,随即车辆起火,好在加油站内的工作人员集体出动,迅速启动了灭火程序,最终将火扑灭。而就在火被扑灭约二十分钟后(监控所显示时间)车辆竟然再次复燃,最终化为了一个空壳。

假如被盖上黑布的车辆,同样发生复燃事故,那么这个黑布反而或成为升级火势的导火索,更有爆燃的风险。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锂离子电池起火,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其进行覆盖,这样会阻止热量散发,导致设备内部的热量积累,增加爆炸的风险。

姑且不论已起火车辆,值不值得被安全对待,若因复燃造成更大的伤害想必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故而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不赞成对灭火电动车盖黑布,至少在不确定它会否复燃的情况下更不应该盖布,不管它是不是黑的。

从安全的角度看,该不该盖黑布?

疑似厂家工作人员盖黑布之举,其本质是为了快速地让现场得到一定的控制,避免路过的网友拍到起火车辆,在没有调查出事故的具体原因之前,就在网上带节奏,对车企的产品安全口碑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们不排除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毕竟我们身处于拿起手机就是自媒体的时代,之前也发生过许多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而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的所谓“博主”在带节奏。盖上黑布,可以减少一些类似的事情发生。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盖黑布之举实属大可不必。我们早已过了那个看到电动车自燃起火就觉得有多好奇的阶段。

汽车消费者,特别是新能源车意向客户,其实心里都知道但凡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基本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0自燃,他们选择电动车除了自身需求,也慢慢开始考虑品牌的安全背书。相对安全更有保障的品牌,自燃事件报道相对较少的品牌,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备选。

当车辆发生起火,还不确定是不是电池燃烧的情况下,就急忙盖上黑布,甚至抠去车标,反倒会让消费者对你持怀疑的态度。

以上个月的极狐“过火”事件为例,如果不是疑似工作人员的那些操作,而是当发生这种事故之后,第一时间收集好资料进行通报,并帮车主妥善解决好这起事故,以及后续的事宜。这样消费者其实会更认同你,觉得你是个负责的车企。

极狐在“过火”事件之前,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自燃起火”案例,至少马拉车市没看到过相关报道,在我们心里甚至对其产品还是十分肯定的。但经过此番抠标盖黑布的事情,反倒动摇了不少类似我们这样的消费者。从这个角度看,那份声明致歉,它是一点儿也不冤。

此外,正如我们开篇马曰所言,“你以为,这仅仅是一块布?不,这或许是彻底斩断你与消费者之间,本就不牢靠之情感链接的一把刀!”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公开、透明、直链。而不是一边喊着“与用户在一起”,一边又用黑布遮上了照亮一切的光。

从行业的发展看,该不该“盖黑布”?

除了安全和消费者的维度之外,我们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这块黑布究竟该不该盖上。

而这里的“黑布”,并非疑似工作人员为车辆盖上那块有形的布,而是一些行业专家、意见领袖们,或有意或无意中带来的一张让消费者无法明辨是非的遮挡“布”。

接连出现的“盖黑布”事件,让马拉车市联想到今年3月,欧阳明高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那一次演讲。

院士在演讲中抛出了“目前新能源汽车起火率比燃油车更低”的惊人言论。彼时,马拉车市也曾撰文直言院士此观点的论据缺乏说服力,甚至数据都可能是错误的,并指出其六点回应中的7处错误。

试想,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就连德高望重的院士也能“盖黑布”,误导消费者,那么新能源车企和其工作人员,出于品牌口碑和销量考虑,盖了黑布,也倒成了能够理解的事情。

但这对行业的发展真的有利吗?

我们无数次表达了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观点,但同时我们也是为数不多仍在坚持,让大家不要忽视新能源车自燃风险的声音。我们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影响力,去提醒那些用自己荷包,甚至是生命安全来为新能源车企打CALL,为它们产品买单的消费者。

当你在决定购买某品牌新能源车型时,千万不要被那些无形的黑布,所遮挡了视线,轻易地就做了一个可能会让你后悔,甚至是付出惨痛代价的决定。

新能源车企们,请掀起你们的黑布来,愿车市不再有黑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