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年袁术自豫州沛国到淮南的时候,还好好的。没想到进入淮南九江郡后,前路被堵了,沛国也回不去了。
陷入绝境扬州刺史陈瑀本是袁术所立(裴注《三国志·袁术传》案《英雄记》),占据九江郡北部的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北部)一带。
(袁术自沛国逃往寿春)
袁术此行,就是寄希望与陈瑀一起,在淮南东山再起。
(陈)瑀既领(扬)州,而(袁)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陈)瑀拒术不纳。--裴注《三国志·袁术传》案《英雄记》
屋漏偏逢连夜雨,袁术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他遭到了好友下邳陈氏的落井下石,被陈瑀派兵阻拦,不让他到寿春。
就像那些富二代家里破产了一样,谁还愿意请你来当大爷供着啊!下邳陈氏现在背后已有了陶谦这个新靠山,自己占块地盘不香吗?
按说袁术能顺顺利利地经过沛国来九江,前路受阻回到沛国立住阵脚,再图淮南才是更好的选择。
(袁术淮南受阻也回不去沛国)
为什么他不按正常思路先回沛国呢?只能说明他回不去了。
史料中陈珪成为沛相的具体时间不详,但我们能知道袁术立足淮南后陈珪已是沛相。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陈)球弟(之)子也。(袁)术与(陈)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陈)珪曰......《三国志·袁术传》
信中提到曹操匡扶汉室,及称曹操为将军而非公,可知是196年曹操初迎天子之时。
原沛相袁忠是袁术的从祖兄,后来看到“天下大乱”,弃官去了扬州。(《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在192年十二月时,袁忠参加过陶谦利用朱儁组建的讨李傕联盟。(《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
(陈珪193年成为沛相)
在193年袁术取得九江后,已经翻脸的下邳陈氏的陈珪,想取代袁忠成为沛相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袁忠弃官的时间,当正是在193年袁术最凄惨的时刻,陈珪才有机会窃取沛国。
但是袁术封丘之败后,逃经沛国的时候,沛相可能是袁忠,也可能已是陈珪。
如果是陈珪,下邳陈氏这步棋就走得更暗黑了。
那就是事先谋划好故意放袁术到九江,然后陈瑀、陈珪两兄弟夹击无立足之地的袁术,要将他彻底消灭。
我们不把陈珪想得这么阴险,袁术逃到沛国时沛相还是袁忠。
虽然袁忠与陶谦关系也不错,但和袁术关系也很好,何况袁术和陶谦之间有共同的盟友公孙瓒,也算是一个阵营的。
袁忠和袁、陶双方关系都好,也不觉得“乱”。
(原沛相袁忠因袁术陶谦闹僵很难受)
有这层关系,袁术没必要兼并袁忠的沛国,去淮南更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但是陈瑀和袁术一翻脸,局势骤变,下邳陈氏及背后的支持者陶谦,和袁术成为了敌对关系。
而且袁术陷入了很被动的局面,这让为人“清亮”的袁忠觉得天下彻底乱了套,夹袁、陶之间难以自处,所以两边都不站队,远远地逃到了扬州会稽郡。
陶谦趁机扶植陈珪为沛相,占据了沛国。
总之,史料没有明写,袁术此时落入的是被陈瑀、陈珪兄弟夹于九江、沛国之间的绝境。没有后方,没有粮草补给,没有立足之地。
袁术后来在给吕布的信中说封丘之败后“几至灭亡”(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就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袁术被夹堵于九沛之间)
转攻周昂,得以立足作为汉末传统旧军阀守旧派的冠楚,袁术能脱颖而出不只靠身世,还靠的是智商和果决。
身处绝境的袁术,立即为自己找了个立足之地。
陈瑀这个扬州刺史在扬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掌控九江郡南部的九江太守周昂、丹阳太守周昕是袁绍的人,而庐江太守陆逊的从祖陆康、吴郡太守盛宪等也不一定鸟袁术派的这个刺史。
(袁术果断转身攻打阴陵的周昂)
周昂的郡治所设在阴陵城(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
他在191年曾在袁绍的唆使下偷袭袁术的豫州(《三国志·公孙瓒传》)。袁术又和袁绍敌对,打他是名正言顺。
这周昂的出身不能小看,他和大哥周昕同为二千石的太守,三弟周喁被袁绍任命为豫州刺史,和周昂一起偷袭的豫州。
(会稽周氏三兄弟)
会稽周氏,妥妥的汉末传统豪门世家。
孙贲是孙坚的侄子,在孙坚死后曾被袁术任命为豫州刺史,后来带着孙坚灵柩回了吴郡安葬。在此袁术危难之时,带着人马前来相助。
得此大将,袁术便派孙贲统兵攻打阴陵。
(《三国志·宗室传》)
攻城战不是那么好打的,需要耗费大量时日。
在会稽老家的周喁,得知周昂被打,带着子弟兵赶到阴陵相助。
两兄弟再次合璧,但依然城破,周昂下落不明,大概是没了;周喁败回会稽,路上被时为吴郡都尉的许贡所杀。
(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会稽典录》)
(袁术攻陷周昂的阴陵城)
善于钻营,很有想法的活跃分子许贡,不知道是支持袁术,还是和会稽周氏有仇。
这下,袁术得到了阴陵这个可以立足的地方了,形势稍微好转了一点。
稳住陈瑀,聚兵淮北袁术攻打周昂时,陈瑀为什么不趁机一起把他灭了,眼睁睁地看着他有了立足之地?
(袁)术走阴陵,好辞以下(陈)瑀,(陈)瑀不知权,而又怯,不即攻(袁)术。--裴注《三国志·吕范传》引《九州春秋》
这陈瑀就是传统军阀中的迂腐派,思想被四书五经桎梏了,远不及袁术活泛。
袁术在攻打阴陵的时候,放下身段花言巧语麻痹住了陈瑀。
(扬州刺史陈瑀错失消灭袁术的良机)
陈瑀不懂因时利变,抓住战机,又心里畏惧和袁术交战,就没有和堂兄陈珪一起主动发起夹击,趁袁术最脆弱的时候将其消灭。
反而可能考虑的是,袁术毕竟是故主,攻之有失人心。反正周昂和自己之前分属两个阵营,是敌人,让袁术和他消耗,到时说不定还能捡个漏。
待袁术占领阴陵,陈瑀还是没有趁其立足未稳立即攻击,大概是开始心里发怂了吧!
一时喧嚣的九江郡突然安静了下来,陈瑀这边没多大变化,而袁术这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越来越大。
前面说到过在袁术最艰难的时候,孙贲赶来帮助他。袁术这个被史料和演义极度丑化的人物,怎么还会有人对他这么忠诚?
人设的崩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此时的袁术,人设还是以正面的为主。
(袁术大军集结于淮河之北)
跟着袁术有好处,跟着袁术有前途,袁术这样的大人物一定还会东山再起!
这么想的人远不止孙贲。
(袁)术于淮北集兵向寿春。--裴注《三国志·吕范传》引《九州春秋》
阴陵城和寿春一样,也在淮河的南边。袁术在淮北集结的兵,是从哪里来的?
正是封丘之战被曹操打得四散的散兵败将。
特别是得知袁术得到阴陵后,他们一直在向袁术靠拢,被集中安扎在了淮北,准备发起对陈瑀寿春的进攻。
强弱已逐渐明显地异势,身陷谷底的袁术,翻身的时刻即将来临!
此处应该开始有背景音乐,张靓颖的那首“啊~~”在耳畔响起。
(袁术进攻寿春)
进攻寿春,获取九江袁术不是陈瑀,碰到机会从来都是当机立断,出手坚决!
随着淮北集结的兵力准备好,跨过淮河,向寿春城发起了猛攻。对北面陈珪的方向,袁术必然也留下了人马阻挡。
(陈)瑀惧,使其弟(陈)公琰(陈琮)请和于(袁)术。(袁)术执之而进,(陈)瑀走归下邳。--裴注《三国志·吕范传》引《九州春秋》
当初不趁袁术攻打阴陵时背刺,如今的寿春就成为了当时的阴陵。
陈珪的援军也来不了,困守寿春的陈瑀怕了,派出亲弟弟陈琮向袁术求和。
我错了,再也不敢了,我愿意继续做您的小弟!看在当年我们年轻时一起飞鹰遛狗的情分上,原谅小弟这一回吧!
(袁陈子弟皆在洛阳时有交情)
袁术没一点优秀的素质,岂能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有了一次背叛,就会有无数次!
他逮捕了昔日的玩伴陈琮,正好可以废物利用做个人质,继续向寿春发起进攻。
罢了,还是你袁公路够狠,搞不过你!此事又是我们下邳陈氏背叛在先,趁还有机会保住小命,赶紧逃吧!
陈瑀逃回了徐州下邳老家,袁术先后消灭了九江的周昂、陈瑀两大势力,获得了淮南的九江郡。
终于是绝境逢生,有了一个像样的立足之地了!接下来是东山再起,再创辉煌!
总结有些事,站在上帝视角看,觉得理所当然。但从细节来看,每个人的每一次成功都不容易。
了解历史不是只图个好看有趣,不同历史人物的失败教训,成功经验,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