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每天早上带着他跑5公里,这次总能减肥成功了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营养门诊里,小石头的爸爸骄傲地对医生说。
年仅11岁的小石头体重150斤,是个实打实的“小胖墩”。放假不久,爸爸就带着他来到浙大四院营养门诊,准备趁着暑假好好给儿子减肥,这次是来复诊。
但营养科李晓林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盯着一份血化验报告单皱起了眉头:11岁的孩子肌酸激酶竟有794U/L(正常参考范围50-310 U/L)。
在李晓林的坚持下,小石头到急诊血化验进行复查,最终复查结果令人震惊,肌酸激酶较前进一步升高达4339U/L(正常参考范围50-310 U/L)!随后,他直接在急诊收治入院。
11岁小胖墩体脂率近50%,严重超重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小胖墩”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营养门诊进行医学营养减肥,150斤的小石头就是其中之一。
7月16日,爸爸带着他来到浙大四院营养科门诊,准备趁着暑假假期好好减肥。
营养科医师李晓林给孩子进行全面的肥胖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腰围测量,人体成分分析检测,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常规、甲状腺功能及肝脏B超等。经测量检测,石头身高155cm,体重67.5Kg,腰围91cm,体脂率高达42.2%,属于严重超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晓林为小石头制定了一份“减肥套餐”,包括控制热量、全面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
7月底,爸爸再次带着小石头来到营养科复诊。短短1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小石头肉眼可见瘦了一些,看上去减肥颇有成效。
爸爸自豪地告诉医生,这段时间每天带着儿子晨跑5公里,“每天挥汗如雨,他都坚持下来了。连我都瘦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李晓林却发现,小石头虽然瘦了,但整个人精神不佳,气色不好。化验报告显示,他的肌酸激酶竟有794U/L(正常参考范围50-310 U/L)。职业的敏感性告诉她,这并不正常。
过量运动,孩子的肌肉“溶解”了
李晓林追问小石头,跑步时是否有明显的肌肉酸痛、乏力、恶心不适等症状,但都被他否认了。
虽然爸爸一再拒绝复查指标,李晓林医生还是坚持劝说父亲带孩子到急诊血化验进行复查,“如果肌酸激酶仍旧严重超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最终复查结果令人震惊,肌酸激酶较前进一步升高达4339U/L(正常参考范围50-310 U/L)。
李医生立即联系浙大四院儿科专家马鸣主任进行联合会诊,最终诊断考虑“横纹肌溶解”。很快,孩子在急诊收治入院。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医学称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顾名思义就是有横纹的肌肉。人类肌肉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和心肌都有横纹。
而横纹肌溶解征就是指一些原因造成的肌损伤,影响细胞内外钠-钙稳态,最后导致细胞膜完整性破坏等一系列的系统表现。破损的肌细胞内成分释放入血液,极易堵塞肾小管,最终会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有哪些危害?
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时, 肾脏最容易受到伤害,容易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甚至急性功能衰竭;②造成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高钾血症,诱发恶性心率失常;③重症横纹肌溶解案例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儿童“横纹肌溶解”?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家长开始暗暗担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运动?多大的运动量会导致儿童横纹肌溶解呢?请放心,其实儿童横纹肌溶解征发病率并不高。只有平时几乎不运动,突然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锻炼,再结合感染、高温、高湿等因素,才会有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发生。做好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儿童横纹肌溶解。
(1) 肥胖儿童减肥应至正规医院就诊,遵从医生指导完成肥胖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根据孩子既往基础运动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
(2) 儿童减肥期间,尤其在暑期高温天气下,应格外注意补充充足水分,避免在11am-2pm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户外活动;
(3) 平时注意预防儿童感染发生,存在发热、咽痛、流涕等感染症状时应暂停体育锻炼,绝对禁止高强度体育锻炼;
(4) 如孩子在体育锻炼后出现明显持续地肌肉酸痛不适、发力或尿色加深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排除“横纹肌溶解”情况。
(5) 社区医院在接诊主诉“肌痛、乏力、尿色加深”儿童时,也应注意询问患儿近期运动情况,必要时给予化验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识别儿童“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预防重症病例发生,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金南星 李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