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基金投顾体验周记”系列第55篇。聊几个最近讨论度比较高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意义何在?在这个寒冬坚守的孤勇者和蛄蛹者们,最近经常在讨论灵魂之问:基金投顾的意义何在?
纵使投资者有万般期待,基金投顾能够满足的只有一个“小目标”。如果陪伴也算需求的话,那还有一些情绪价值。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和框架下,基金投顾以组合的形式存在,在投资上只能尽量争取实现较为单一的投资目标。比如说权益类的组合长期战胜指数表现或者更高一点跟得上偏股基金的平均水平,再高一些就是还有一定超额。
投顾能做到什么呢?
其实大家静下来都知道,在投资上不管做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都是比较难的。以相对收益为例,其实就是“摸人口袋”,一部分投资者依靠能力以及经验,跑赢一些投资能力、经验欠缺的投资者。投顾的价值其实就是帮这些投资者提高水平,跟上市场乃至超越市场平均水平。
至于一些更高的期待,比如保证赚钱,在资管新规下,不合规,也不现实。越高的期待,实现的概率就越低,高到离谱的期待,对应的基本上就是离谱的天赋或运气。
当然,哪怕是不算高的小目标,可能现在投顾组合实际运作下来,表现也不如预期,更要命的是之前可能还立下比较高的flag。
很多特征是行情给的基金投顾组合实际运作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就3年时间,一些成立较晚的组合可能也就是2年多点。有的投顾组合接续了之前基金组合时期的业绩,但是这部分一定要考虑从组合到投顾组合,投资范围和策略有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的组合接续业绩没什么问题,有的组合有比较大变化,接续业绩其实不合适。
在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很多基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特征都是行情给的。
比如说这3年A股表现不太好,投顾组合的业绩表现也很难脱离市场表现,结论是投顾不赚钱,这样的结论大家很容易分辨。如果投顾是2019年铺开的,那估计老本现在还能吃。
同理,纯A的权益组合不如多元市场的组合收益高;指数基金组合比主动权益基金组合强;短债基金组合很有价值等,我觉得都得再看看。
还有在比较的时候,投顾组合可能成立时间相差不多,但是由于统计周期行情始末点位相差不大,成立点位看似高不了多少的组合在各种统计上就明显吃亏,反之就占便宜。其实这数据都没什么参考价值。
还有什么日胜率,持仓基金正收益比例,参考价值也不大。日胜率高不见得总收益多,只能说表现更稳一些。
“换个方式卖基金”?关于基金投顾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另一种当下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换个方式卖基金”。之前是卖基金单品,现在是卖一篮子基金。
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观点不同是很正常的。比如在销售的眼里,投研的价值是弱的,因为供应不了销售想要的又稳又赚的产品。既然投研是不靠谱的,那么销售就会找其他卖点,这些年可能投资者也很长见识了。
现在不给主理人带货压力的投顾机构很难得,不复制单品销售模式的销售平台很难得。
其实讨论来讨论去,柠檬君觉得作为投资者,认清为收益还是陪伴付费比较重要。
因为投顾主理人基本上是“投研+销售品宣+客服”样样都要强,这样的人才基本上堪比讲课满堂彩、科研成果丰还能搞好人际关系的教授。这样的教授有多少?又能带多少学生?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