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泽连斯基总统在基辅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主动说了乌军的阵亡数量,“不是30万或15万,而是3.1万...”
结果,这个数字被泽连斯基公布后,不仅俄方马上嘲笑说——“所有乌克兰人都清楚他们的总统撒谎了”,就连一向以颠倒黑白而闻名的美联社和CNN都没随便引用,而是在报道中,特意标注了“无法核实”的字样。
当然,大部分网民,也非常不认可这个数字。
要知道,乌克兰至今已经搞了十几次全国动员了,连“欧洲子宫”都给动员了。乌军曾多次被拍到出现大量老头,女性,甚至有孕妇乌军被俄军在前线俘虏。
还有这个唐氏综合症男孩,也被征召并安排到了前线战壕。结果他连怎么正确把炮弹放进去都做不到,竟然将炮弹反方向放入炮管里,差点害惨了其他乌军士兵。
很显然,这一切都在暗示,前线兵源的缺口非常厉害,预备役和青壮年男性根本不够用。
那泽连斯基总统口中的3.1万阵亡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要解释这个疑惑,网上的答案很多很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可能,乌克兰政府,参考了美军那个异常苛刻的阵亡标准。
按照咱们的理解,但凡在对敌军事活动中死亡的,应该都属于阵亡。
然而,事实上,美军有关这方面的规矩,素来很细致很繁琐。
毕竟,做美国大兵,是很可能会被送上真实战场的。
有战争就得有牺牲,最近这些年,美国的国家军人公墓(阿灵顿公墓)已经快满员了。即便他们一直在不懈地扩建园区,并“巧妙”的深挖了地下空间进行“分层埋葬”,还在墓园的围墙上开辟了安放选择火葬者的纳骨塔,但仍然面临着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
但你再看美军的一些阵亡数字——
沙漠风暴(第一次海湾战争)阵亡:148人;十年的阿富汗战争阵亡人数合计为2465人。
对比下来,2023年,美国各类枪支暴力事件造成了大约4.2万人死亡;全年共发生了超过650起造成除枪手以外至少4人伤亡的群体性枪击事件。
从这个角度看,甚至可以说,作为美国人,加入美军出境作战,似乎比呆在家里更安全。
遗憾的是,统计数字这东西,以及规范统计数据的各色条款,那都是活人造出来的。
死人,又不会说话。
典型的,就拿1991年的“沙漠风暴”举例。牵头多国部队的美军,除了148人阵亡,还有138人属于“非战斗死亡”;另有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
显然,这些死亡或者受伤的美军,由于“定义”的区别,身份就很不一样了。
那么,怎么个死法,在美军才能算是“阵亡”呢?
1.主要死因必须是“敌对火力”直接导致——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遭受攻击而引发的死亡。
这导致,很多意外袭击所致的死亡,一般不会划归“阵亡”,而被称作的“非战斗死亡”。
比如,越战的时候,一家舞厅被北越火箭筒击中,舞厅内外50多名美军非死即伤。
但这些稀里糊涂死掉的美国大兵们,全部都归成了“非战斗性减员”。家属只能拿到一笔保险赔偿金,无法享受“阵亡”相关的抚恤待遇。
另外,就是“因公因战事命亡”——虽然不会被统计到“阵亡”数据里,但其家属也能享受到阵亡军人同等的抚恤待遇。
比如,被恐怖组织俘获后,遭虐待杀而死的美国大兵,都不算阵亡,会被定义为“因公因战事命亡”,待遇等同阵亡。
更早的,像二战时期,美军第39特遣舰队司令,威尔科克斯海军少将,1942年3月27日,他在随航母舰队开赴欧洲途中,遭遇暴风雨,意外落水溺亡,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挂掉了;
类似的还有下面这位莱斯利·麦克奈尔中将,1944年7月25日在前线视察时,被美军自己的战机误炸身亡。
他也是整个二战中,美军死于前线的将领中军衔最高的那位。同样,莱斯利·麦克奈尔中将之死被定位为了“因公因战事命亡”,而非阵亡。
再后来的朝鲜战争中,美军第八军军长沃克中将,半路上遇到了伏击,他乘坐的吉普车躲闪不及,不慎跌入深沟,车毁人亡。事后,中将的正式死因被定义为了——因公车祸。
简短说就是,只要他们没死在敌方火力之下,即便官至将军一级,按规矩,也只能被划为“因公因战事命亡”,不被统计到阵亡人员行列之中。但遗骸仍会被隆重安葬在阿灵顿公墓,家属可以享受阵亡军人同等抚恤待遇。
2.现场死亡原则。
“阵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要求必须在“被送达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之前的死亡”。
也就是说,大兵们要在遭遇敌对火力的现场“及时”挂掉;或者被抬到躺上担架之后,没撑住,到达医院前就咽了气,才算阵亡。
而那些在送达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之后死掉的大兵们,虽然满足了第一点“交战中的敌对火力”,但也不能算做阵亡。因为,他们并没有挂在“阵地”上,只能被归类为“战斗受伤死亡”(die from wounds)。
“战斗受伤死亡”的相关待遇跟阵亡基本是一样的。他们的遗体通常会被盖着国旗运回来,其家属也能受阵亡军人的抚恤待遇。只是被“巧妙”的排除在了“阵亡统计”之外了而已。
典型的像下图这位,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迈克·蒙苏尔——2008年,在伊拉克的一次战斗任务中,紧要关头,他为了保护集体,主动扑向了来不及躲闪的手榴弹,被炸得血肉模糊,送至医院后,艰难的挺了两天多后不治身亡。
最终,迈克的家人不仅享受了“阵亡”军属的所有待遇,还代他接受了由时任总统奥巴马亲自颁发的美国国会荣誉勋章。
所以,即便这种死法不算阵亡,但美国大兵也不会因为最后一气“咽错了地方”,就差了钱。不然的话,美军的战地医疗兵那都没法做了。
3.死者的尸体面部尚可供辨认或者具备DNA识别的条件,同时能有效收集到死者的身份标牌,即咱们通常说的“狗牌”。
因此,那些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大兵,往往只能以“失踪人员”的身份上报。
不过,“失踪人员”家属相关的待遇,其实也是相当可以的。
被报成失踪的官兵,美政府会把此人的工资直接发给其家属,并根据军队调资,同步上涨。而且,失踪人员的家属还可以一直享受现役军属待遇。
典型的,像朝鲜战争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级战斗群(就是那个“北极熊团”)代理指挥官唐·费斯中校,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在美军记录里一直算作“失踪人员”...直到2004年朝鲜新发掘出了一批美军遗骸,经DNA比对确认是费斯本人,再加上中方提供的资料,最终证实,1950年11月30日,费斯中校早已在长津湖战役中,就被志愿军击毙了。
至此,这位失踪了半个多世纪的美军中校,才终于“阵亡”了。
这半个多世纪,美军光给费斯中校发下来的工资,累积起来应该已经远超一次性抚恤金了。
或许也正因如此,对于失踪官兵的寻找,美军向来都很上心。
现代战争中,火力烈度很大,有时候阵亡的士兵连可供辨认的残肢都很难存留,只剩下一堆DNA。
即便如此,美军也会专门下功夫,区分仅存的遗骸,并专门运回来,盖着国旗隆重下葬。
显然,美军如此苛刻的“阵亡”条件,还真的并非只像人们通常认识的那样,只是为了克扣军人福利,或许更多的,还是在追求数据上的“好看”罢了——这么一变通,阵亡数量就大幅度降低了。
总之,按照美军对“阵亡”的定义——
1.我方或者友军误杀不算阵亡;
2.战场事故不算阵亡;
3.重伤后死在医院不算阵亡;
4.被俘后虐杀不算阵亡;
5.找不到尸体的,不算阵亡,只能报“失踪”。
最终,咱们再看乌克兰,还是开头那句话。之所以乌克兰确认阵亡只有3.1万,一部分原因或许是他们也“机智”的参考了美军的阵亡标准吧。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两年间,多少东斯拉夫家庭,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女尚可教歌舞,生男切莫学弓弩。歌舞嫁得欧美妾,弓弩化做路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