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宛如一条河,使其源源不断流淌的因素有三:一为经典之水,二是学者之舟,三乃民族文化之岸。经典之水是最纯粹、最原始的本质,它静默地滋润人心,映照出内在的源远流长。然而,这股清流虽晶莹剔透,却非人人皆能洞悉其深邃的奥秘,如同漆黑夜晚的明星,虽光芒万丈,却需要拥有穿透夜色的慧眼辨识。
学者之舟,则承载着智慧的火花,穿梭于学派的海洋之中。他们或是舵手,引领思潮的方向;或是灯塔,照亮探索的航道。但正如航行中的船只易受风向与洋流的影响,学者的见解亦不免受到学派体系的牵绊,使得人们的心智之舟,在追随与质疑间摇曳不定,时而偏向某位大师的主张,时而又会陷入某些思辩的漩涡。
至于民族文化之岸,它宽广而厚重,是信仰传承的天然渠道。在这片河流中,信仰的浪花与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渠道也悄然发生变化,有些地方混杂了其它习俗,渐渐地改变了性质。一旦民族文化被修改,或者掺杂了其它东西,那么,信仰之河就会被污染。
当社会的喧嚣遮蔽了人们解读经典的能力,文化被扭曲,人们便会或是盲目地随波逐流,或是陷入派别之争的漩涡。此时,学者便成为正本清源,信仰传承的关键因素。仁慈主说:“法老确实在国中傲慢,他把国民分成许多宗派,而欺负其中的一派人;屠杀他们的男孩,留下他们的女孩。他确是伤风败俗的。”(28:4)
文/马石头,图/众木